大学生求职简历--自我评价不必花哨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大学生们越来越注重求职简历的制作,因为一份成功的简历无异于给自己多赢得一次成功的机会。但近日,河南省针对毕业生求职简历进行的抽样调查报告发布后,结果却令人尴尬。报告显示,76%的高校毕业生求职简历难令专家满意;但有意思的是,78%的学生却给自己的简历打了80分。
此次调查覆盖了河南省内37所不同层级的高校,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21930名,回收简历19893份。针对这份调查报告反映出的高校毕业生求职中的一些误区,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希望能为遭遇就业寒冬的毕业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76%的简历“以我为中心”
调查显示,76%的大学生简历都是按照个人成长经历组织内容的,但围绕工作岗位组织内容的简历却寥寥无几,这是最令专家难以满意的地方。
中国就业促进会大学生就业服务项目办公室主任赵玲认为,这个反差,充分反映出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以我为中心”的误区。她说:“在制作简历过程中,不能以自己的判断来要求用人单位。求职要做到知己知彼。否则,你辛辛苦苦制作的简历,虽然自己看起来很满意,却难让用人单位满意。”
此外,调查还显示,写明求职意向的简历虽占64.8%,但求职意向与投递职位相关的仅占12.6%。赵玲认为,这同样反映了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以我为中心”的问题,很多毕业生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就进行“海投”,然后等着招聘单位找上门来。她表示,“海投”并没有错,但不能用同样的简历应对所有单位,应聘几类职位,就应该有几份不同的简历。
郑州前程无忧招聘网的人事经理黄玉说:“有时候,同一家公司的两个不同职位会收到完全相同的简历,企业一看到这样的简历,就会直接淘汰掉。”
对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毕业生周尧深有体会,他说:“去年我找工作,就是用同一份简历‘海投’。只要有公司、有职位,我就把简历投过去,很少针对不同的职位对简历进行修改。结果,得到回应的也就三四成吧。今年,我就不再偷懒了,会针对不同职位,对简历作出相应的调整,突出不同的重点。所以,七成左右的简历都能得到回应。”
宾果求职网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王语则提醒毕业生一定要围绕岗位来盘整资源。应聘什么样的职位,决定了你写什么样的简历。在制作简历前,一定要理解自己的职位是什么样的要求,没有包打天下的“万能”简历。
近九成简历缺少完整工作经历
在企业越来越注重的工作经历、实习经历方面,调查结果同样难如人意。调查显示,将近90%的学生把自己专业的全部课程罗列出来,占据很大篇幅。相对应的是,只有12.2%的学生能够完整填写工作经历,还有将近10%的学生在这一栏交了白卷。
赵玲认为,这是两组相关的数据,正是因为工作或实习经历的缺乏,才导致学生在教育经历上花费很多笔墨。实习经历的缺乏也导致毕业生在社会招聘中投递简历的成功率不高。调查显示,校内招聘会中投递简历的平均成功率为1比35,而社会招聘会中投递简历的平均成功率仅为1比52。
周凯莉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告诉记者:“我投的简历一般都能通过,因为我有很多媒体的实习经历,官方媒体、时尚媒体、都市报、电视台等。”在全球经济遭遇寒流,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她凭借自己丰富的实习经历,在同招聘单位的过招中,赢得主动权。
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将达到610万人,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那么,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那些缺乏工作或实习经历的毕业生该如何应对呢?
对此,郑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钦表示:“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
宾果求职网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王语表示,没有实习经历的也不要瞎编。她还为缺乏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提供了应对策略:“在学校里,肯定参加过很多活动,就在其中选择一些能够展现自己能力,也符合职位要求的出来,如实陈述,同样能打动招聘单位。”
赵玲还提醒在校大学生,要把学校当成没有围墙的平台,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也要不断寻找实习机会,向社会学习。
简历成本无需太高 自我评价不必花哨
这份调查还显示,高校毕业生求职简历的平均成本为每份1.95元,单份最低成本0.1元,最高成本13元。针对这个数据,赵玲表示,简历的平均成本并不算高,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在简历包装上花费过多。她提醒毕业生,简历首要的是传递信息,包装是其次的。一份简历能否脱颖而出,关键还是靠内容。简历包装只要简洁大方,纸张和字体大小合适就行了。
另外,调查还显示,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超过90%的学生喜欢用一些赞美性的形容词来展示自己。采访中,也有毕业生表示自我评价最难写。孟耀辉是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也是今年毕业生求职大军中的一员。谈到简历制作,他说:“感觉简历中的自我评价最难写,因为既要写得简练,还要写得吸引人。”
对于这个问题,宾果求职网的王语经理给出的答案是:“自我评价一定要考虑岗位。比如,应聘销售,就要强调自己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和说服能力,不要用过多的形容词。如果实在觉得无话可说,也可以写上自己对岗位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