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纪念五四运动领导讲话稿
老师、同学们:
今年是“五四”运动八十六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大会,并以“青春放歌”的形式,纪念这一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内忧外患频紧,中华民族灾难深重。1915年5月9日,窃国大盗袁世凯公然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二十一条”,丧权辱国,民愤沸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会。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等3点正当要求,但均遭无理拒绝。在英、美、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列强伸出瓜分中国的魔爪的时候,军阀政府派出的代表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群情激奋。5月3日晚,爱国学生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集会,听了进步记者邵飘萍关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失败的经过和原因的报告,悲愤交加,失声痛哭。5月4日下午,北大等13所学校3000多位学生,冲破重重阻力,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头可断,青岛不可失”、“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会后,游行队伍冲向赵家楼,火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痛打章宗祥。北洋军阀政府慑于爱国运动的威力,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内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也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五四”运动八十五周年的大会,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就是要把“五四”的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并发扬光大。
一、“五四”青年为救国,挺身反帝反封建;当代青年要为强国,投身建设和学习。
面对民族危亡,“五四”青年不是麻木不仁,而是心明眼亮,挺身抗争,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把爱国的热情、爱国的责任积极地身体力行,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当代青年投身建设和学习,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早日到来,率先感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等口号,这些口号响彻了神州大地而成为时代主旋律。当代青年一如既往地顾大局、识大体,以信心和理智对待改革,以耐心和智慧为改革奉献,从而保持了改革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局面。所有这些,都是“五四”爱国精神在新时期的新表现。
青年人处在学习求知的重要人生阶段,致力于祖国建设是爱国,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样是爱国。由于人类知识不断更新、增长,各行各业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层出不穷,给人们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青年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大兴学习之风,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以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二、在各种社会思潮中,“五四”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当代青年要认准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和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里清醒过来,开始看出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开始怀疑和否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转而向往社会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迅速传播,在国内出现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潮。众多的先进青年在运动中经过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确信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好武器,确信中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正确选择,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进程。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最彻底的体现了“五四”精神的科学理论。它们在中华大地上产生了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实践它们,坚持它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有了正确的方向,伟大的“五四”精神就能得到光大和发扬。
三、弘扬“五四”精神,应顺应时代要求,当代青年要为科教兴国而奋斗。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抢占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许多国家不遗余力地发展科教事业,都把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看成21世纪竞争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世纪。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就要继续发扬“五四”爱国精神。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全国青年所希望的那样:努力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牢牢记住这四个统一,时刻用这四个统一检验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那么,广大青年的成功之路和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就会在青春的足迹下无限延伸。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弘扬“五四”的爱国精神,为祖国的振兴,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去谱写更加灿烂美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