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2006年度工作总结
2006年度,**市局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全面完成了2006年目标任务
一年来,全系统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源头质量监管这条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质监工作新路子。一是创新工作思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今年来,全系统始终坚持“三不变”、“三转变”、“三贴紧”的工作思路,适应了体制转变、职能调整、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为全面履行职能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首先,严格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年初,市局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并制定考核办法,每季度进行工作调度,半年进行考评,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依据。其次,严格落实源头质量监管责任机制。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目标、定责任的“四定”要求,实行划片监管,确保源头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建立完善督查督办、协调机制。重点在“三个加强”上下功夫:即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加强对县(分)局工作指导、加强内外部协调。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实现“四个新突破”。以源头监管、安全监察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在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监管成效上有了新突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zz教育、业务培训,在干部职工的管理、使用机制上有了新突破;以政风评议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管理、执法行为,政风建设有了新突破;以促进事业发展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业务工作与文明创建有了新突破。农业标准化工作受到省局表彰,安全生产、双拥工作、招商引资分别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物质奖励,政风建设被市政府命名为“群众满意单位”。全系统用于基本建设、执法装备、技术设备和办公设施上的投入累计达***万元,占总收入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二、狠抓源头、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工作
今年以来,全系统把监督与服务有机融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强化监督中优化服务,实现了监督与服务的良性互动。
(一)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经济发展。一是扎实推进质量兴市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市政府“质量兴市”工作意见和“质量优秀产品和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质量兴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县质量兴县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获优秀等次。**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兴县工作。开展了2006年度市质量管理奖和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全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二是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确定9家企业11种产品为2006年度安徽名牌产品培育对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名牌产品培育计划,加强引导和扶持。经过精心培育,**、**公司的3种产品荣获“**名牌”称号。三是加快建设质量信用体系。建立了全市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局和市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制定了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质量信誉等级评价细则,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征信和授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曝光”等惩戒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管、市场规范运作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为进一步规范液化气充装市场,组织充装单位在《**日报》公开发布了诚信经营承诺,加强行业自律。通过扎实开展质量诚信活动,企业的诚信意识普遍增强。四是积极为促进发展建言献策。建立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树立大质量观念,整合质量、标准、计量、监督等信息资源,借鉴、利用经贸、工商等部门信息,对2006年全市质量整体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切实从宏观做好服务。组织开展了对全市非金属矿产业及其产品质量状况的深入调研,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委书记***为此专门作了批示。
(二)围绕提升质量水平,服务于企业需要。一是夯实质量管理基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矗认真贯彻《认证认可条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帮助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6家实验室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监督评审,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二是夯实标准化基矗帮助、指导企业制修订产品标准27项,新发展条形码系统成员16家,完成产品采标标志数3个,帮助2家企业建立了标准体系。开拓服务标准化领域,完成了《***风景区服务质量要求》和《***风景区解说要求》2项服务业地方标准初稿。精心打造农业标准化这一“亮点”工程,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制定发布5项省地方标准,建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完成了****国家级示范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组织开展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工作。经过精心挑选和项目论证,将***、***、***和***等项目申报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扎实有效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三是夯实计量基矗建立了计量管理数据库,全市26051台(件)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基本做到按周期检定。大中型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较好地发挥了计量工作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推进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提高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公司通过了一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公司通过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现场核查,获准使用“C”标志。四是扎实开展“一揽子”服务活动。以市政府确定的2006年度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为重点,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针对企业需要,开展质量、标准、计量、安全、认证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服务,向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近400个,成效明显。五是认真开展了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全年开展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管理、标准、名牌产品、计量、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20多次,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各类技术骨干500多人次,编印并发放各类资料5000多份。以提升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理念为切入点,与市工商联联合举办了有68家企业80余位企业负责人参加的质量管理论坛,邀请国家级质量管理专家开展质量知识培训,****等5家企业交流了质量管理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水泥企业生产许可证年审中,针对发现的问题,组织召开了分析会,帮助企业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积极整改,深受企业欢迎。六是服务为先,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依托部门职能,突出做好服务,坚持诚信引商、服务安商,介绍引进投资项目1个,引资额950万元,占市政府下达任务数的380%。**县质监局引资120万元,也超额完成了引资任务。(三)围绕部门职责,服务于社会稳定。一是探索创新源头监管体制。为将“两抓两提高”的要求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建立了“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系统协调、划片监管”的管理工作体制。根据企业分布状况划分监管责任片区,成立片区监管组,履行质量、打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三个责任制,实行综合服务、综合管理、综合执法,建立了源头监管的协调指挥机制、工作运行机制、许可准入机制、部门配合的联动机制、质量诚信机制和责任追究奖惩机制,制发了监管考核办法,规范了工作流程,制定了环环相扣的工作措施。既将有限的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充实了监管力量,而且锻炼了队伍,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同时一个口子对外,避免了对企业的多头检查。新的监管体制运行以来,已全面摸清了辖区生产企业基本状况,建立了电子监管档案库,切实提高了源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深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受理小麦粉等五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39家,新十类食品办证申请2家,组织对已获证的55家企业进行了逐户复查,并顺利通过了省局检查验收和抽查复审。完成了肉制品等十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必备条件调查,对新十类食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宣贯。对获证企业,继续加强证后监管,保证企业生产条件符合发证要求。通过严格市场准入,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卫生环境、质量意识、质量管理都有了明显提高。组织43家企业进行了人造板、眼镜、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管理细则的宣传贯彻,12家企业通过了现场审查。建立了31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档案,完成了26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年审工作。加大无证查处力度,查处生产、销售无证产品违法行为9起。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围绕农资、食品、建材、强制性认证产品和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前三季度,共抽查892批次产商品,合格755批次,合格率85%,对不合格产品,采取公告、曝光、收回、整改、处罚、培训等多
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