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学校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推进全面教育现代化为主线,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规范教育管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建设内涵丰富、健康和谐、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
学期目标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思路和重点。积极开展“镇江市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传播绿色理念,学习环保知识,倡导健康生活,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2、以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方案为契机,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育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3、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格执行省厅“五严”规定,牢固树立德育为首的全局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打造活力课堂,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完成数学课题的结题工作,同时加强学校语文课题的研究。
4、进一步放大特色项目建设成果,加强学校特色课题的研究,凸显学校特色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弘扬学校个性,促进品牌建设。
5、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科学合理运用的研究,提升教师课件制作的水准和档次,努力锻造一支信息化工作的优秀团队。
主要工作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改革创新。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事关学校全局的重要工作。我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从9月份开始,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要在全市各学校推开。本学期,我校将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认真学习局党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重要精神、重大部署和各项要求。明确我校学习实践活动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工作安排和方法步骤。向教师传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曹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小学教育创新”的主题报告;重点探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两个根本性问题;重点结合“比教学、比科研、比贡献、争当好学生、好教师、好校长”等学校工作开展系列活动,精心谋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通过学习实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体教师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加深对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的认识。通过学习实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和凝聚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上来。通过学习实践,培养和挖掘我校活动的主要成效、鲜活经验和先进典型,及时宣传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各个阶段中有关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方面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首要任务。
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⑴加强zz思想理论学习。
组织好每单周三的zz学习,重点学习有关加强师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及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等。各教师除了要认真参加集中学习活动外,还必须加强自学,进一步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刻内涵。恪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贯彻执行“八要”、“十不准”规定,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依法从教,提高教师zz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⑵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学校党支部、行政、工会、团支部将围绕本学期师德建设的重点,积极开展有关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三关心”系列活动;开展好教师节的庆祝活动;组织“和谐师生关系大家谈”、“把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等主题征文活动;继续开展“百千万爱心大行动”等活动;切实开展好“文明教职工”、“文明教研组”、“文明办公室”等评比活动。
⑶严格师德考核评价制度。
学校将通过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教师执行教育法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情况。根据师德测评结果,作出相应的奖惩,于学期末评选出学校“师德标兵”。教师师德情况还将纳入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之中,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直接与评先评优、职称评聘挂钩。
㈡扎实推进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以常规教学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突破,丰富校本教研活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⑴一条主线——聚焦课堂。
聚焦课堂,自始至终关注“活力”课堂的研究。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来培养活力教师,以激发课堂的生动与灵动,如教师全员培训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课等,完善年级蹲点领导听课制度,随机听课、跟踪听课。在教学中注重反思,关注成长,在反思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能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作出独立思考,提出创新性见解。
⑵两条途径——研训结合。
坚持科研与培训相结合。一是教研例会——有计划,按步骤地召开教研会议,抓住教学中带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组织教师深入研讨,集思广益,边研究,边学习;二是课例研究——以具体的实践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打造成功课例、精品课例;三是课题研究——将各课题的研究作为推动整个学校工作的抓手,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学校将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融为一体,以培训促进教学,以教学促进培训。
⑶三个阵地——理论学习、小组合作、外出学习。
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教师业务学习,教师要向书本学,学理论,学课标,学经验;要向他人学,学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学勤奋钻研的工作精神,学事半功倍的工作方法;向网络学,学“凤凰语文网”和“小学数学教学网”等优秀网站中的教材解读、案例剖析等,博采众长。通过备课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通过外出学习充电,在观摩总结中达到“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效果。
㈢完善人事制度改革,保障教师健康发展。
为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保障教师的健康发展,我校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⑴严格中层领导培养考核。
①完善中层领导考核方案和考核细则,严格各处室的考核。各中层领导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担当责任,在工作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力求效益。②实行民主评议制度,结合目标管理责任状的综合考核,组织中层领导述职活动,召开教师座谈会,请教师对各科室成员进行民主评议。③实行中层干部蹲点负责制。学校将对中层干部的蹲点年级、负责条线进行重新分工,各中层领导要做好相关的服务、指导、督查等工作。④讨论制定《陵口中心小学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的若干规定》,各位行政要对照规定,三省吾身,加强自身修养,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⑵引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长。
①认真执行好《丹阳市中小学教师拔尖人才分层培养管理暂行规定》,落实激励保障机制,鼓励教师岗位成才,创造条件让他们展示和锻炼自已,以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②认真落实好青年教师培养的“一三五”工程,学校尽可能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鼓励和带动他们学理论,钻业务,搞研究,出成果。③学校将继续依据《拔尖人才考核手册》,严格、认真地考核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履行职责情况。
⑶推进绩效工资考核发放。
根据省厅各部门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占绩效工资总量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属于个人工资部分,而是在学校考核基础上发放的绩效奖。我校将根据上级政策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将绩效工资中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纳入分配方案。根据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总量和工作实绩量化为考核指标,科学评估每位教师的工作绩效,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进行发放。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将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
⑷完善民主依法管理举措。
积极实施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民主理财、教代会等制度,健全民主合作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教师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教师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学校是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场所,我校将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为培养21世纪个性完满、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而夯实基础。
㈠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以学习促认知,以规则促养成,以检查促提高。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鼓励学生争当“十星级学生”,重视值日生队伍建设。加强班级管理,争创“七星级班队”,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重训练的原则,抓细、抓严、抓实、抓好每一个育人环节,力求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化为素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㈡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和关爱生命的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有机整合,科学、合理、有序地安排主题教育活动。本学期将结合建国六十周年,组织学生收看“”庆典和“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结合“镇江市绿色学校”的创建,开展“节约一张纸,保护一片绿”的教育活动;结合“平安校园”的构建,开展“安全第一,平安是福”的教育活动等。各班要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和晨会课时间,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克服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言传、轻身教、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倾向。
㈢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
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小星星电视台”、“学校网站”、“学校橱窗栏”、“班级板报”、“班级技艺苑”等媒介,构建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②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进一步规范升国旗仪式,开展好国旗下讲话,定期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③参观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体验、感知,构建立体多维的教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