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工作总结

在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挂职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2024-08-28 14:14:26
     
   组织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开展挂职锻炼,是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受组织委托,我于二OO四年四月至九月赴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接受为期五个月的挂职培训。
   我十分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锻炼机会,潜心学习,虚心请教;勤于实践,取回“真经”;广交朋友,推进合作;严格自律,树立好形象,在“多听、多看、多学、多思考”上下功夫。多听,通过参加镇党委常务会议、镇长办公会议、工作会、协调会、报告会等机会,学习了解江桥镇领导的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和落实镇政府决策的行为方式。多看,随镇领导或自己抽空到各部门、企业、村居和重点工程学习调研,到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工业园区、浦东张江工业园区、义乌小商品市场、海宁皮革市场、柯桥纺织品市场等参观学习。通过与南溪作比较,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路子。多学,从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政府工作报告》入手,学习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创造性地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做法。特别是留心各类文件材料中反映出的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经验。多思考,做到每天、每周、每月,将所见、所闻、所感,与南溪工作实际相结合,着力思考南溪经济大发展的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思路和措施。这次挂职锻炼得到了江桥镇党委政府领导同志们的大力关心、指导、帮助,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找到了差距,启迪了思维,增强了加快南溪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挂职培训的地点的基本情况
   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紧紧抓住开发开放浦东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抗波动能力大大提高。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2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XX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240亿元,比上年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在此期间,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方面是第三产的比重突显,金融、信息服务、中介、现代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传统的工业结构已成为过去,电子信息与汽车、石化、精钢、成套设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与支柱产业成为第二产业的主体。与此同时上海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成绩卓著。证券、期货、拆借、产权、航运、人才等市场,在这里构成了完备的市场体系。XX年,这里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财政收入。上海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作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在中国,中国经济的亮点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投资创业的乐土——嘉定区素有“江南明珠”之称的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位居中国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的交汇点,面向太平洋、背倚发展潜力巨大的长江流域经济带,是上海著名的科技城、汽车城、旅游城。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48万人口,下辖15个镇、3个街道以及嘉定工业区和菊园小区。全区水陆交通发达,能源充足,通讯便捷,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布局合理。全区工业基础雄厚,已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外商前来投资,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市郊前列。XX年,全区经济在调整和优化结构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的“一业特强”格局初步形成。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实现工业增长值亿元,比上年增长%.民营经济增势迅猛,全年新增民营企业16934家,比上年增长%;新增注册资本亿元,比上年增长%。
   充满活力的热土——江桥镇江桥镇位于上海市西部,嘉定区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14万。是上海市规划的西北物流园区组成部分,并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目前,正全力推进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曹安路“黄金国道”为轴线,基本形成了“六区一带”的整体布局,即华江小区、“四高”小区、金宝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生态园林区、以新泽源为主的盆景花卉观赏、旅游休闲区和以江桥商业中心、上海电子商城为主的的曹安路沿线市场商贸带,构筑了新一轮发展的战略竞争优势。XX年亿元,同比增长%;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三产增长值亿元,同比增长%;外贸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税收亿元,同比增长%;镇财力元,同比增长25%。
   二、挂职培训的主要体会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除地理、经济基础、人才资源等优势外,它的成功经验在于以发展的眼光、前瞻的思维、市场的手段对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决策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目前,上海改变了经济起飞时期的那种相对多地注重外延性、框架性、基础性和速度性的超越型战略模式,展开全面创新,加快向相对更注重内涵性、整体性、功能性、质量性为主要特征的,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综合创新模式。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一)区域经济全球化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和地区经济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上海市提出,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内、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融入全国、服务全国中加快上海发展,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局面。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到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上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探索采用利用外资新方式,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和跨国采购机构,并推进一批外商投资大项目。通过招商网络建设、提高招商会成效等措施强化招商引资。此外,上海还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营造出完善的法律环境,规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范的政策环境、行政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经营环境和高效的通关环境。如今,外资企业在上海的工业产值、出口等指标中的比重已达到1/3到1/2。特别是一批跨国公司,不仅在上

海投资项目,更把远东或中国总部迁往上海。XX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江桥镇在经济全球化中,依据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突出抓好招商引资。XX年,他们牢固树立了“内外并重、二三结合、政企联动、质量优先”的大招商理念,进一步强化和改善招商引资服务的软环境,尤其在优惠政策、诚信环境、办证咨询和为企业提供亲商、稳商及“家政式”、“保姆式”的跟踪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调整出台了对各村和各大公司招商引资的考核意见,大大调动了全镇干部群众的招商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了江桥形象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了招商引资的舆论氛围。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全镇招商工作虽面临“非典”疫情等不利影响,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引进到位资金4393万美元;引进商贸、服务、科技和工业型民营企业900家,注册资金亿元。
   (二)经济运行市场化不断按照市场竞争主体要求创新企业体制和经营手段是上海发展的基础工程。过去的几年中,上海全面推进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综合配套改革,全市国有企业、城镇集体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国有和集体经济基本上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和众多低、小企业中退出,转为个体私营经济。规范化公司等股份制企业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和基础。市场体系更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全完善了以证券、外汇、期货、技术产权、人才等一批要素市场为核心的大市场体系。咨询、审计、会计、法律等一大批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发展。江桥镇以江桥资产经营公司为载体,采取集资产经营、招商、园区开发三大职能于一体的模式,实现三者的互动。XX年江桥通过对国有、集体企业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的改制,以及金宝工业园区土地使用权转让等资产的经营,收入近亿元,有效解决了招商成本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城市土地和基础设施等资产的经营推上市;把国有、集体企业的存量资产盘活推上市;把物产管理推向市场。对资产的使用、流转、管理全部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
   (三)城乡建设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上海郊区主动融入上海发展大局,接受中心城区辐射的过程。在80年代,郊区定位主要坚持郊区农民粮食立足自给、城市鲜活副食品供应立足郊区“两个立足点”;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城市工业扩散、科技中试和出口创汇“四个基地”。90年代以后,上海郊区功能定位调整为城市鲜活食品供应的基地、城市大工业转移的腹地、市民休闲度假的绿地。进入新世纪,随着生产力布局向郊区转移、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向郊区转移,经济要素流动向郊区转移的“三个转移”的提出,郊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郊区第三产业已形成商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四个支柱产业,其中房地产业差不多占全市的半壁江山。作为郊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三产在郊区三大产业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年均高于郊区工业2至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粮经比例已从6比4调整到4比6,城郊型农业加速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九五看市区,十五看郊区”,上海郊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未来5年发展蓝图初步绘就:基本建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相适应,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开放的经济格局;基本建成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多心多层,组团式的都市城镇体系;基本建成高等级、综合性、枢纽型,与国内外大交通连接的现代化交通网;基本建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环境。
   (四)经济社会协调化上海市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科教兴市战略作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统领全市各项工作,在思想观念创新、体制瓶颈突破、人才资源开发、政策支持聚焦、产业化项目等方面狠抓落实,着力推进,不断增强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一是集中力量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地发挥政府的推动力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创新支持体系,促进资源共享,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平台、科技创业投资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二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在财税、融资、用人和分配等方面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人才、知识和资本等要素有效结合。加大政府和全社会对教育研发的投入,推动国有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科技和教育发展。三是深入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改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人才评价的科学化、社会化,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实行收入与绩效挂钩,完善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四是推进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建设。规划和启动一批经济效益明显、发展联动效应大、有利于支撑产业战略升级的重点科技项目,推动产业高地建设,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