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征文20号作品老师花名册(2005年教师节)
发布时间:2019-09-01 18:50:31
教师节征文20号作品老师花名册(2005年教师节)
老师花名册
文/小农
Thursday, September 08, 200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作过学生,经历了小学、中学、大学,因此有机会接触小学、中学、大学各个不同阶段的老师,由于时间空间与地理位置的差异,扶我拾阶的各位“老师”颇具时代印痕,特色明了,与众不同。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给经历过的、留在记忆箱底的老师点点名——
小学:段老师,李老师,园老师——
段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因为历史年代特殊,加上穷乡僻壤,段老师几乎是我小学阶段的全部老师。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段老师是我唯一的、也是全部的老师,语文和算术都由老师教,而语文和算术也是我小学的全部课目。至于体育、美术、音乐……,这些都是上了中学以后才听说的新名词,小学我几乎就知道语文和算术,音乐就是唱支歌,体育就是男老师、男学生打篮球……
段老师弟兄三人,段老师行大,他们家的老三和我同班,当然段老师也是他的老师。段老师的三弟学习很好,每个学期结束,他几乎都能拿到我们班的最高荣誉奖——“三好学生”。那时候小,不懂事儿;也可能因为穷,期待奖品,当然也期待荣誉,三好学生谁不想当?我当然不服气,凭什么!论学习成绩,咱们比比,论勤工俭学,咱们也比比,哪点儿我比你差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高年级的教室里风起云涌,学堂变成了意见场,墙上贴出了白纸黑字的大字报!但学校规定大字报是属于高年级学生的,而我们只能给老师提口头意见。
形势给了我权利,无知给我提供勇气,段老师征求班级学生意见给我创造了机会,总之各种因素综合,诞生了我此生怒气冲冲的处女意见——
“段老师,你,偏心!”全班哗然!
至于段老师的课,讲得是否好,是否清楚明白,因为没有比较发言权就被“没收”了,如果凭感觉说,我觉得应该属于好、清楚之列,至少我很容易就能听明白,作业也能很迅速地做出来,作文通常都是记叙类,内容也比较单调,差不多都是忆苦思甜,好人好事之类的,明确表达并不困难。如果再经历了后来各个阶段的老师后,现在做个简单的评判,我认为段老师的课讲得好,给我们至少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启蒙。
李老师是小学的校长。到了四年级,段老师的手有点儿“小”了,“一掌”遮盖整个班集体有很大的难度,这样,刚刚送走毕业班的李老师,顺理成章承担了我们的语文老师。
对李老师的印象不如对段老师的深刻。只记得他讲课的音调极具特色,起初我们不适应,课下经常有“不怀好意”的学生奋起模仿。模仿者当中,我为其一。尤其是李老师那句全班著名的“社会主义社会儿——”,此生都难以磨灭了。另外还有一个极深刻的印象画面,就是放学时分,李老师这里应该称呼李校长了——
李校长站在全校学生的最前面,面向全校“黑压压”的学生,临危不惧地讲话,讲完话后,总是右手握成拳头,带动胳膊,振臂领呼“毛主席万岁——”
李校长的振臂高呼,就是下达放学的命令。作小学生的我们几乎都很听话,学生队伍高呼着整齐的口号,蜿蜒流出学校,而且一路口号声声,到了谁家门口,谁自动出列回家,队形几乎一直保持整齐……
我感觉初进学校校门的时候,我们学校只有这两个土生土长的老师,后来调进一个吃皇粮的女老师,据说这个老师出身相当“高”,可能不是地主就是资本家,由于历史上的污点比较严重,该老师下放到了我们这个小地方。这个老师就是园老师。当时大概有四、五十岁,风韵犹存,一看就能得出曾经美人的结论,估计年轻的时候曾经迷倒过一大片。园老师没有教过我们,但据高年级的同学讲,园老师讲课特别好听,很容易接受。
园老师是我们小学的风景。夜里她竟敢住在学校,这一点就足够我佩服的了。因为我们学校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听大人讲,那里经常闹鬼的。
再后来,高年级的学生更高了,低年级的就相应升值了。这时候,学校的老师逐渐多起来,学校前后大概招了三个老师,其中一个是邻村嫁过来的漂亮女老师,虽然她小学文化,只能教一年级,但因为歌唱得不错,当孩子王还是相当胜任的。
园老师是挣工资的老师,有商品粮吃。单就这点就足够令我们这些几乎没见过钱、没吃过白面的乡下孩子流馋水、瞪大眼了。我们非常羡慕,也很尊重园老师,尽管我们目睹过高年级同学曾经贴个园老师的大字报,也看到过园老师为此暗自神伤落泪……
园老师身体不好,走路相当迟缓,说话慢条斯理。乡村没有自来水,也不知道水还有自己流出来的。因为个子高大,大概三年级我已经负责家里的吃水、挑水问题了,50斤一桶的水,一前一后,挑起来跟玩儿似的。所以负责园老师的吃水用水小组,我是最重要成员之一,因此才有幸进过园老师的办公室,目睹过园老师整齐、干净、“豪华”的家当……
严格来说,园老师不是我的老师,应该与我没有师生关系。但因为有一定的接触,又因为园老师地位比较“显赫”,情况比较特殊,故也列入我老师的花名册之列。
特别遗憾的是,无论是段老师还是李老师,他们都听不到我这为2005-教师节的特别点名了。段老师因为心脏病复发,四十多岁就撒手人寰;李老师驾鹤的原因是癌症,享年才五十多岁!园老师的情况不详,好像也不在人世了。
老师花名册
文/小农
初中:李老师,姜老师,许老师,刘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常老师,谢老师……
初一到初三,除临时代课老师外,凡是教我们的老师,都到齐了。稍微交代一下,我得初中老师,除了姜老师、许老师为师专毕业外,其他老师都是高中及高中以下毕业生。
初中,填充的是疯狂年代的疯狂故事——
李老师——语文老师。语文老师个子不高,圆圆脸上,颇有秩序地排列着褐色小型斑点群,头发不多,经常揪个马尾,自然地垂在脑后,那长度好像够不着肩膀。
在记忆的画面里,我怎么都搜索不到李老师讲语文课的情景,语文课不讲语文讲什么呢?大家一定很奇怪吧?
刚进初中那会儿,因为语文课本没到,李老师上课就给大家讲故事,讲小说。这就是“先入为主”,在我的记忆里,竟然只留下了李老师讲故事的情景,而语文老师讲语文的正面形象却怎么都找不回来……
李老师故事讲得真好!抑扬顿挫,绘声绘色,清楚明白,最主要的是她能够把死书讲活,能够把50双眼睛牢牢地、齐刷刷地吸引到讲台上去,能够把同学们的听力欲望尽情地挖掘出来,课堂纪律格外的好。
《烈火金刚》里肖飞抓药、月夜、青纱帐,《野火春风斗古城》里银环、李晓冬,我对这些革命情节,抗日英雄的认识,都来自李老师的语文课。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今年,电视里到处都在播放李老师当年给我们上的“语文课”,令我强烈地思念李老师。
李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记得初一的时候,李老师曾组织大家参加县剧团的选拔赛,记得选拔曲目是《大海航行靠舵手》;组织我们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永垂不朽”的“灵堂”前悲痛欲绝地痛哭流涕。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伤心,我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不明伤心的真正原因,老师哭,大家就跟着流眼泪,甚至哇哇大哭……
我们班几乎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来自农场。李老师喜欢农场的学生,而农场的学生也非常给李老师争气,不但穿着打扮入时,气质优雅,而且长相出众,男若潘安,女似西施,天天“爱”得李老师喜不自胜、心花怒放。
后来李老师因要做军妻而放弃了教师职业,这实在是学生的损失和遗憾,因为我虽然记不起李老师是怎么上课的,但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语文成绩都很好。
数学老师姜老师来自农场,给人的感觉是干净清爽,稍携学子之究气。文科出身,数学课上偶有地理、历史的客串秀。在所有的初中老师里,姜老师的年龄最大,最震不住学生,几乎谁都知道,数学课的课堂秩序比较乱。另外姜老师的数学表达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班数学成绩普遍较差。对姜老师黑板前的印象很深,但因为发生在姜老师身上的特色故事都是“道听途说”,等我考察证实再公示。
说起教化学的许老师话可就长了。从结识到现在,有关她的故事,估计几天几夜都讲不完呢。她的课堂魅力是独具的,她的人格魅力也是独具的。她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决定性的。我之所以走进化学这个行当,基本上就是上了许老师的“大当”。没办法,她在化学上施展的魅力,确实影响巨大,具有“侵略性”和“渗透性”。
老师花名册
文/小农
Thursday, September 08, 200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作过学生,经历了小学、中学、大学,因此有机会接触小学、中学、大学各个不同阶段的老师,由于时间空间与地理位置的差异,扶我拾阶的各位“老师”颇具时代印痕,特色明了,与众不同。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给经历过的、留在记忆箱底的老师点点名——
小学:段老师,李老师,园老师——
段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因为历史年代特殊,加上穷乡僻壤,段老师几乎是我小学阶段的全部老师。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段老师是我唯一的、也是全部的老师,语文和算术都由老师教,而语文和算术也是我小学的全部课目。至于体育、美术、音乐……,这些都是上了中学以后才听说的新名词,小学我几乎就知道语文和算术,音乐就是唱支歌,体育就是男老师、男学生打篮球……
段老师弟兄三人,段老师行大,他们家的老三和我同班,当然段老师也是他的老师。段老师的三弟学习很好,每个学期结束,他几乎都能拿到我们班的最高荣誉奖——“三好学生”。那时候小,不懂事儿;也可能因为穷,期待奖品,当然也期待荣誉,三好学生谁不想当?我当然不服气,凭什么!论学习成绩,咱们比比,论勤工俭学,咱们也比比,哪点儿我比你差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高年级的教室里风起云涌,学堂变成了意见场,墙上贴出了白纸黑字的大字报!但学校规定大字报是属于高年级学生的,而我们只能给老师提口头意见。
形势给了我权利,无知给我提供勇气,段老师征求班级学生意见给我创造了机会,总之各种因素综合,诞生了我此生怒气冲冲的处女意见——
“段老师,你,偏心!”全班哗然!
至于段老师的课,讲得是否好,是否清楚明白,因为没有比较发言权就被“没收”了,如果凭感觉说,我觉得应该属于好、清楚之列,至少我很容易就能听明白,作业也能很迅速地做出来,作文通常都是记叙类,内容也比较单调,差不多都是忆苦思甜,好人好事之类的,明确表达并不困难。如果再经历了后来各个阶段的老师后,现在做个简单的评判,我认为段老师的课讲得好,给我们至少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启蒙。
李老师是小学的校长。到了四年级,段老师的手有点儿“小”了,“一掌”遮盖整个班集体有很大的难度,这样,刚刚送走毕业班的李老师,顺理成章承担了我们的语文老师。
对李老师的印象不如对段老师的深刻。只记得他讲课的音调极具特色,起初我们不适应,课下经常有“不怀好意”的学生奋起模仿。模仿者当中,我为其一。尤其是李老师那句全班著名的“社会主义社会儿——”,此生都难以磨灭了。另外还有一个极深刻的印象画面,就是放学时分,李老师这里应该称呼李校长了——
李校长站在全校学生的最前面,面向全校“黑压压”的学生,临危不惧地讲话,讲完话后,总是右手握成拳头,带动胳膊,振臂领呼“毛主席万岁——”
李校长的振臂高呼,就是下达放学的命令。作小学生的我们几乎都很听话,学生队伍高呼着整齐的口号,蜿蜒流出学校,而且一路口号声声,到了谁家门口,谁自动出列回家,队形几乎一直保持整齐……
我感觉初进学校校门的时候,我们学校只有这两个土生土长的老师,后来调进一个吃皇粮的女老师,据说这个老师出身相当“高”,可能不是地主就是资本家,由于历史上的污点比较严重,该老师下放到了我们这个小地方。这个老师就是园老师。当时大概有四、五十岁,风韵犹存,一看就能得出曾经美人的结论,估计年轻的时候曾经迷倒过一大片。园老师没有教过我们,但据高年级的同学讲,园老师讲课特别好听,很容易接受。
园老师是我们小学的风景。夜里她竟敢住在学校,这一点就足够我佩服的了。因为我们学校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听大人讲,那里经常闹鬼的。
再后来,高年级的学生更高了,低年级的就相应升值了。这时候,学校的老师逐渐多起来,学校前后大概招了三个老师,其中一个是邻村嫁过来的漂亮女老师,虽然她小学文化,只能教一年级,但因为歌唱得不错,当孩子王还是相当胜任的。
园老师是挣工资的老师,有商品粮吃。单就这点就足够令我们这些几乎没见过钱、没吃过白面的乡下孩子流馋水、瞪大眼了。我们非常羡慕,也很尊重园老师,尽管我们目睹过高年级同学曾经贴个园老师的大字报,也看到过园老师为此暗自神伤落泪……
园老师身体不好,走路相当迟缓,说话慢条斯理。乡村没有自来水,也不知道水还有自己流出来的。因为个子高大,大概三年级我已经负责家里的吃水、挑水问题了,50斤一桶的水,一前一后,挑起来跟玩儿似的。所以负责园老师的吃水用水小组,我是最重要成员之一,因此才有幸进过园老师的办公室,目睹过园老师整齐、干净、“豪华”的家当……
严格来说,园老师不是我的老师,应该与我没有师生关系。但因为有一定的接触,又因为园老师地位比较“显赫”,情况比较特殊,故也列入我老师的花名册之列。
特别遗憾的是,无论是段老师还是李老师,他们都听不到我这为2005-教师节的特别点名了。段老师因为心脏病复发,四十多岁就撒手人寰;李老师驾鹤的原因是癌症,享年才五十多岁!园老师的情况不详,好像也不在人世了。
老师花名册
文/小农
初中:李老师,姜老师,许老师,刘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常老师,谢老师……
初一到初三,除临时代课老师外,凡是教我们的老师,都到齐了。稍微交代一下,我得初中老师,除了姜老师、许老师为师专毕业外,其他老师都是高中及高中以下毕业生。
初中,填充的是疯狂年代的疯狂故事——
李老师——语文老师。语文老师个子不高,圆圆脸上,颇有秩序地排列着褐色小型斑点群,头发不多,经常揪个马尾,自然地垂在脑后,那长度好像够不着肩膀。
在记忆的画面里,我怎么都搜索不到李老师讲语文课的情景,语文课不讲语文讲什么呢?大家一定很奇怪吧?
刚进初中那会儿,因为语文课本没到,李老师上课就给大家讲故事,讲小说。这就是“先入为主”,在我的记忆里,竟然只留下了李老师讲故事的情景,而语文老师讲语文的正面形象却怎么都找不回来……
李老师故事讲得真好!抑扬顿挫,绘声绘色,清楚明白,最主要的是她能够把死书讲活,能够把50双眼睛牢牢地、齐刷刷地吸引到讲台上去,能够把同学们的听力欲望尽情地挖掘出来,课堂纪律格外的好。
《烈火金刚》里肖飞抓药、月夜、青纱帐,《野火春风斗古城》里银环、李晓冬,我对这些革命情节,抗日英雄的认识,都来自李老师的语文课。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今年,电视里到处都在播放李老师当年给我们上的“语文课”,令我强烈地思念李老师。
李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记得初一的时候,李老师曾组织大家参加县剧团的选拔赛,记得选拔曲目是《大海航行靠舵手》;组织我们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永垂不朽”的“灵堂”前悲痛欲绝地痛哭流涕。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伤心,我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不明伤心的真正原因,老师哭,大家就跟着流眼泪,甚至哇哇大哭……
我们班几乎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来自农场。李老师喜欢农场的学生,而农场的学生也非常给李老师争气,不但穿着打扮入时,气质优雅,而且长相出众,男若潘安,女似西施,天天“爱”得李老师喜不自胜、心花怒放。
后来李老师因要做军妻而放弃了教师职业,这实在是学生的损失和遗憾,因为我虽然记不起李老师是怎么上课的,但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语文成绩都很好。
数学老师姜老师来自农场,给人的感觉是干净清爽,稍携学子之究气。文科出身,数学课上偶有地理、历史的客串秀。在所有的初中老师里,姜老师的年龄最大,最震不住学生,几乎谁都知道,数学课的课堂秩序比较乱。另外姜老师的数学表达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班数学成绩普遍较差。对姜老师黑板前的印象很深,但因为发生在姜老师身上的特色故事都是“道听途说”,等我考察证实再公示。
说起教化学的许老师话可就长了。从结识到现在,有关她的故事,估计几天几夜都讲不完呢。她的课堂魅力是独具的,她的人格魅力也是独具的。她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决定性的。我之所以走进化学这个行当,基本上就是上了许老师的“大当”。没办法,她在化学上施展的魅力,确实影响巨大,具有“侵略性”和“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