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爱国演讲:人大处处为人民说话
各位评委,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人大,处处为人民说话。
朋友们,当你在县城壮观的堵河大堤散步休闲的时候,当你在宽敞的河滩广场健身锻炼的时候,当你在碧绿清澈的河水中游泳嬉戏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这里曾经是垃圾环城,臭气熏人,污水横流。是什么原因使脏乱不堪的护城河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是两年前,县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修建城关防洪大堤的决定》,将饱受水患之苦的数万人民的百年宿愿变成了现实。
三年中,机关干部每人每年自觉捐款200元却没有怨言,许多离退休老干部主动捐款,外地的竹山游子一个个寄回心意一片,是什么凝聚力使他们心系着脚下这片热土,是因为县人大常委会顺民心、集民智,正确行使了重大事项决定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zz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写进宪法的庄严承诺。风风雨雨五十余载,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深入人心。它再不是一个写入法典的难懂的zz概念,不是高居庙堂的少数人的特权,它体现的是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它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有中国特色民主zz的生动实践,它更和我们百姓的生活密切相联、息息相关。
关注民生,代表民愿,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处处都在抓大事、议大事,把人民的需要当作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鄂西北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仅竹山县就有地质灾害点451处,直接威胁到3526户15270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群众生活无小事,生命安全大于天,通过市县人大代表的共同呼吁,在今年2月召开的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把“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为重要议案来办,我县迅速编制出地质灾害扶贫搬迁防治规划,争取列为国家地灾扶贫试点县,编制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了地灾观测人员和经费,对重灾区农户迅速采取了搬迁避让措施。
市财政每年将80万元地灾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一项项治理措施相继出台。这项议案还惊动了省主要领导,当即批示下拨防灾经费100万元。灾区的群众说:“我们的意见有人听,我们的困难有人管,现在可以睡上安稳觉了!” 保障民利,维护民权,人大作为代表机关,处处都在代表人民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zz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
两年前,我县竹坪乡农民陈勇被河北武安警方当成另一个同名的罪犯嫌疑人,从竹山抓到河北关押,在确认错捕后释放,使其身心受到极大伤害,他在四处伸冤无望的时候找到了县人大常委会。人民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错案必须受到责任追究,县人大常委会为此专门成立了调查组,致函河北省武安市人大常委会协助调查,并向全国人大法工委反映情况请求支持,还在《法制日报》等媒体批露真相以争取舆论监督。通过人大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使河北武安市公安机关承认了错误,并赔偿陈勇损失费2万元,陈勇父子含着热泪,为县人大常委会送来一面写有“树正气依法监督,究错案为民作主”的锦旗。象陈勇案这样维护民权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一些群众深有感触地说,有难事找人大,找了人大作用大。
关注热点,破解难点,人大作为民意机关,处处都在广泛地体察民情,集中民智,努力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广大农民如何增收,农村经济如何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个难跨的坎,一道难解的题。我县人大充分发挥广大代表的参谋作用,通过广泛调查研究,集中基层群众智慧,在今年元月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调整结构增收、发展养殖增收、外出务工增收、进镇创业增收、坚持防灾增收、落实政策增收等六大举措,为农村工作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今年3月,全国部分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县人大常委会又迅速组织到基层调研动物防疫实施情况,发现原来一度是农民增收“钱袋子”的养殖业滑坡厉害,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动物防疫队伍很不稳定,一位长达30年工龄的动物防疫员掉着眼泪说,他们的的处境是“站着干事,跪着要钱,老无所养,病无所医。”
县人大常委会了解情况后,及时提出加快畜牧事业发展,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稳定畜牧人才队伍的审议意见,县政府迅速抓好落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请来了武汉大学等高校专家为畜牧业发展把脉,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清理,把年龄在55岁以上的83人纳入低保,其他120人列入养老和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合理核定防疫人员编制并逐步纳入财政预算。人大的一个审议意见,促进了一个产业的发展,解决了一批人的切身利益问题,知情的群众无不拍手叫好。 朋友们,也许你还没有真正了解人大制度的内涵,也许你还没有亲身感受到人大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但请你记住,人大,处处都在为人民说话。
谢谢大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