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把先进性体现在带领群众致富上
把方向定位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上
甘肃省静宁县委组织部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贴全县经济发展这个中心,超前谋划工作,创造性开展工作,抓点示范推动工作,把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作为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新的载体,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由个体扶贫济困到整体致富奔小康的跨越式大发展,促进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工作的良性循环互动。
去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在认真学习四川乐山“支部 协会”和借鉴灵台县党员专业经济合作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结合全县果、薯、畜、菜“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实际,坚持农民自主、自愿的原则,以党员为主体、产业为依托、群众为基础、市场为纽带,积极发展各类带动型、服务型、购销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一批头脑灵活、市场经济意识较强的党员干部推向市场前沿,鼓励他们走出去了解市场行情,领办创办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帮助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6个,覆盖了全县%的行政村,协会会员达到6700多人,其中党员有2256名,参与群众17400多名,带动了全县80%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同时,为了达到“把先进性体现在致富上、方向定位在产业化、根基扎在群众基础上、长效建在机制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目的,按照“支部 协会”的模式,在符合条件的46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了2个党支部52个党小组,使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经济优势和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zz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组织与协会、协会与农户实现互动双赢。
仁大乡南门村党员李恒义带头建立了仁大乡果农协会,覆盖仁大、贾河、李店等3乡27村,发展会员1140名,组织会员开展技术培训,传输市场信息,使会员果农人均增收1700元,被评为全市“十佳”农民技术协会。在仁大乡南门果业、三合乡任岔养牛、界石铺镇李堡瓜菜生产、新店乡小湾散养鸡等协会的辐射带动下,全县农民在支柱产业中人均收入8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蓬勃发展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党员、致富能人和农民群众紧密地联结起来,较好的发挥了能人效应、群众效应和产业效应,加快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