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我的一点教学感悟
发布时间:2024-08-25 12:32:26
我的一点教学感悟--教学中的矛盾(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来到盐城中学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月内,虽然不敢说自己兢兢业业,但是至少自己是刻苦努力的了。把以前在大学中学的教育的理论现在搬到时实践中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是知道自己不足和困的地方了。发现不足只有努力弥补,进一步学习,学习之余便是反思,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在学哲学的时候学习了矛盾的理论,现在在教育中用矛盾的理论分析,有所小得,所以写出来,不怕贻笑大方。
教学中也有矛盾,教学的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就是教的矛盾,一个是学的矛盾。教的矛盾实际上也是教师的矛盾,学的矛盾也多是学生的矛盾。
教师现在有的矛盾就是:
一、 博与专的矛盾。
博大精深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相互依靠也相互排斥着。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博就是了解各种相关的知识,如地理学、人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专就是在专业领域内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譬如说是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本来就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属于体育的范畴,但是民俗属于社会学的内容,一个体育教师想要透彻地了解民俗体育就必须对社会学有所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体育有不同的地方,又要求体育教师有相关的地理学的知识。就是有个专业内容,要求博的积累。这是博和专的统一。但是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专业出色,必然要经历千锤百炼,花大量的时间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无论博和专的知识都是无限的,这样的一个矛盾就出来了。解决的方法只有教师个人勤学苦练,赶在时间的前面。
二、师道尊严和融入学生之间的矛盾。
师道尊严是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部分,所以又说天地君亲师这样的排序。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还要不要提倡师道尊严?当然要,这是促进教学工作的一个良好的条件,当一个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恶劣威信感,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和活动,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很容易实现。但是同是也提倡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才有恶劣对学生的了解,了解以后才可能会因材施教。师道尊严是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实现的,但是矛盾就是过分融入学生的生活,可能就很容易失去师道尊严。尊严在一定的意义上讲也是在一定的神秘感上产生的,除非是圣人,但是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不代表每个教师也是神圣的,教师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一个度的问题上,如何把握这样的一个度,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渐渐地摸索了。
三、师逸和师勤的问题。
我们知道有各种不一样的风格的教师,有的教师的风格偏向逸型,这里的逸不是懒惰,而是对学生采取一种相对来说是让学生感觉能够比较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教师的控制少了。而令有种教师是师勤型的,这样的教师勤勤恳恳地工作,一丝不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对学生的培养尽心尽力,这样的教师的风格当然也提倡,那么什么样的风格更适合学生,恐怕也要看学生的整体风格了。
四、人格力量和社会陋习的矛盾
往往教师很辛苦地教育学生,尤其是道德教育,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是社会的一些非主流的思想的影响,使学生的概念发生了碰撞,这样学生选择了怎样的一种概念教师却很难有办法控制,这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社会的一方面陋习的矛盾。]
教的过程中存在矛盾,学过程中也有矛盾。
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矛盾往往更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 主课与非主课的矛盾
主课的学习一直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的组成成分,非主课的内容以调节的身份出现,既然是调节,自然不可以喧宾夺主,也不能完全没有,这样学生学习的选择也成了一种矛盾,非主课,经常因为本来压力比较小,而且相对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而成为学生的兴趣趋向。
二、 多和寡的矛盾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之多,或失之寡,或失之易,或失之止。这样中的多和寡就是一个矛盾。多,就是学习的内容多了点,多确实是件好事情,但是往往很多时候贪多嚼不烂,这样就有可能要减少学习的量而提高学习的深度,同样,少也是一种失,太少,思路则窄,不能收到左右逢源的效果。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决定了多和寡。相对体育教学来说,选择篮球的学生非常多,因为兴趣所在,也是专业的特质决定的,相对来说,选择排球的学生就少了很多,这样既是兴趣决定了多寡的问题,同时也是易和止的问题,因为排球的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一点,对学生来说,不容易掌握,这样才会停滞不前。
三、 易与止的矛盾
同样,易和止也是一种矛盾,有人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学习上就不肯用心深入钻研;有的畏惧困难,一遇到疑难就停止不前。这样的两中矛盾要解决就要看学生的对学习的认识水平的问题,同时也在提醒教者注意,让学生来学习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或者能力所不能达到的内容。就是举上面的例子,学生喜欢篮球打得好的却是并不多见,因为学生觉得篮球容易打,只要会把篮球扔到蓝框中就算会打了,这样,容易使学生不会深入钻研,更不会积极主动用物理的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部分问题了。
四、 创新和规则的矛盾
规则是一种学生必须遵守的传统的条文,创新很多时候就是要的打破传统,建立新的规则,尽管不是每一样创新和规则都是有剑拔弩张的矛盾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和规则之间也存在矛盾。这样学生在创新的时候是是否需要遵守规则也是一种矛盾。有的饿规则是可以打破的,有的规则却是不容易打破的,好在这是一个提倡创新的时代。
五、 勤劳和方法的矛盾
在教学中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学生,有的非常勤劳,学习也很刻苦,但是成绩提高不是很快,有的学生表现得不是特别积极,但是学习的效果却是很好。这样就要让做教师的人发生感慨,如果将两者完美糅合在一起有多好。而事实的情况存在是两者依然是独立的群体现象。归纳原因就是学习者的方法的问题,一部分的学习者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就懈怠下来,反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的方法的学生,仍然埋头苦学。这样就是一个需要为师者来正确引导的课题。
教学中处处都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必须需要的条件,因此,矛盾并不可怕,相反,了解和掌握了矛盾,对于进一步来发展教学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我想,我在教学中的 任务其实就是推动这些矛盾动态平衡地向前发展。
来到盐城中学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月内,虽然不敢说自己兢兢业业,但是至少自己是刻苦努力的了。把以前在大学中学的教育的理论现在搬到时实践中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是知道自己不足和困的地方了。发现不足只有努力弥补,进一步学习,学习之余便是反思,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在学哲学的时候学习了矛盾的理论,现在在教育中用矛盾的理论分析,有所小得,所以写出来,不怕贻笑大方。
教学中也有矛盾,教学的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就是教的矛盾,一个是学的矛盾。教的矛盾实际上也是教师的矛盾,学的矛盾也多是学生的矛盾。
教师现在有的矛盾就是:
一、 博与专的矛盾。
博大精深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相互依靠也相互排斥着。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博就是了解各种相关的知识,如地理学、人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专就是在专业领域内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譬如说是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本来就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属于体育的范畴,但是民俗属于社会学的内容,一个体育教师想要透彻地了解民俗体育就必须对社会学有所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体育有不同的地方,又要求体育教师有相关的地理学的知识。就是有个专业内容,要求博的积累。这是博和专的统一。但是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专业出色,必然要经历千锤百炼,花大量的时间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无论博和专的知识都是无限的,这样的一个矛盾就出来了。解决的方法只有教师个人勤学苦练,赶在时间的前面。
二、师道尊严和融入学生之间的矛盾。
师道尊严是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部分,所以又说天地君亲师这样的排序。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还要不要提倡师道尊严?当然要,这是促进教学工作的一个良好的条件,当一个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恶劣威信感,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和活动,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很容易实现。但是同是也提倡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才有恶劣对学生的了解,了解以后才可能会因材施教。师道尊严是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实现的,但是矛盾就是过分融入学生的生活,可能就很容易失去师道尊严。尊严在一定的意义上讲也是在一定的神秘感上产生的,除非是圣人,但是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不代表每个教师也是神圣的,教师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一个度的问题上,如何把握这样的一个度,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渐渐地摸索了。
三、师逸和师勤的问题。
我们知道有各种不一样的风格的教师,有的教师的风格偏向逸型,这里的逸不是懒惰,而是对学生采取一种相对来说是让学生感觉能够比较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教师的控制少了。而令有种教师是师勤型的,这样的教师勤勤恳恳地工作,一丝不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对学生的培养尽心尽力,这样的教师的风格当然也提倡,那么什么样的风格更适合学生,恐怕也要看学生的整体风格了。
四、人格力量和社会陋习的矛盾
往往教师很辛苦地教育学生,尤其是道德教育,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是社会的一些非主流的思想的影响,使学生的概念发生了碰撞,这样学生选择了怎样的一种概念教师却很难有办法控制,这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社会的一方面陋习的矛盾。]
教的过程中存在矛盾,学过程中也有矛盾。
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矛盾往往更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 主课与非主课的矛盾
主课的学习一直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的组成成分,非主课的内容以调节的身份出现,既然是调节,自然不可以喧宾夺主,也不能完全没有,这样学生学习的选择也成了一种矛盾,非主课,经常因为本来压力比较小,而且相对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而成为学生的兴趣趋向。
二、 多和寡的矛盾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之多,或失之寡,或失之易,或失之止。这样中的多和寡就是一个矛盾。多,就是学习的内容多了点,多确实是件好事情,但是往往很多时候贪多嚼不烂,这样就有可能要减少学习的量而提高学习的深度,同样,少也是一种失,太少,思路则窄,不能收到左右逢源的效果。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决定了多和寡。相对体育教学来说,选择篮球的学生非常多,因为兴趣所在,也是专业的特质决定的,相对来说,选择排球的学生就少了很多,这样既是兴趣决定了多寡的问题,同时也是易和止的问题,因为排球的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一点,对学生来说,不容易掌握,这样才会停滞不前。
三、 易与止的矛盾
同样,易和止也是一种矛盾,有人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学习上就不肯用心深入钻研;有的畏惧困难,一遇到疑难就停止不前。这样的两中矛盾要解决就要看学生的对学习的认识水平的问题,同时也在提醒教者注意,让学生来学习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或者能力所不能达到的内容。就是举上面的例子,学生喜欢篮球打得好的却是并不多见,因为学生觉得篮球容易打,只要会把篮球扔到蓝框中就算会打了,这样,容易使学生不会深入钻研,更不会积极主动用物理的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部分问题了。
四、 创新和规则的矛盾
规则是一种学生必须遵守的传统的条文,创新很多时候就是要的打破传统,建立新的规则,尽管不是每一样创新和规则都是有剑拔弩张的矛盾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和规则之间也存在矛盾。这样学生在创新的时候是是否需要遵守规则也是一种矛盾。有的饿规则是可以打破的,有的规则却是不容易打破的,好在这是一个提倡创新的时代。
五、 勤劳和方法的矛盾
在教学中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学生,有的非常勤劳,学习也很刻苦,但是成绩提高不是很快,有的学生表现得不是特别积极,但是学习的效果却是很好。这样就要让做教师的人发生感慨,如果将两者完美糅合在一起有多好。而事实的情况存在是两者依然是独立的群体现象。归纳原因就是学习者的方法的问题,一部分的学习者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就懈怠下来,反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的方法的学生,仍然埋头苦学。这样就是一个需要为师者来正确引导的课题。
教学中处处都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必须需要的条件,因此,矛盾并不可怕,相反,了解和掌握了矛盾,对于进一步来发展教学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我想,我在教学中的 任务其实就是推动这些矛盾动态平衡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