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岭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15 16:25:22
关于铁岭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探索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新途径,近期,市档案局对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铁岭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与涉农部门密切配合,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和社会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切实做好档案工作,在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档案基础工作不断强化
1、乡(镇)和村级建档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全市乡镇建档率达100%,档案管理升级率达74%(晋升省、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村级建档率达94%。建档的乡(镇)、村基本上达到了档案工作有分管领导、有具体工作人员、有规章制度、有库房或装具、档案实现规范化统一管理的目标。
2、乡(镇)、村档案的种类和载体已由单一的会计、文书档案向文书、会计、科技、专业、村民、声像、电子等多门类和载体档案并存发展。有的乡镇、村还建立了地方特色专业档案。如铁岭县凡河镇蔬菜档案、开原市三家子乡草莓档案、靠山镇苗木花卉档案、昌图县付家镇花生档案、大洼镇马铃薯档案。截止到现在,全市乡(镇)共保存档案106823卷,村级档案室保存档案281824卷。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不仅如实记载了农村的发展变化,为农村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也成为农村百姓致富的家底和财富。
3、除乡(镇)、村建档外,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开始建档,初步形成了林、药、蛙、菌、畜和优质米、山野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案。
(二)"三农"档案工作新领域不断拓宽,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
各级档案部门把为"三农"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档案工作,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和维护农民利益提供服务。如与税务部门一起建立规范农村税费改革档案,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依据;与宣传部门共同建立农村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档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劳动部门联手创建劳务输出人员档案、农村富裕劳动力档案(全市共计12172卷),为农民务工、增加收入提供了方便;与城建部门共同建立小城镇建设档案(全市共计23897卷),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与农业等部门联手建立土地(荒山、滩涂、山林、鱼塘)承包、流转档案(全市共计6072卷),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各地档案部门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联合体"档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收贷难的难题,为农民和金融部门架起了信用桥梁;各县、区档案部门还指导帮助村级组织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2004年4月,国家实行向种粮农民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昌图县档案局把构建"三农"档案的重点放到两项补贴的建档和管理上。切实做到精心组织、全面安排、跟踪指导、规范建档,使建档与粮补工作同步进行,形成补贴档案17389件,其中粮食直补12528件、良种补贴4861件、光盘114盘,为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及时、足额发放的历史凭证。由于粮补建档工作跟的紧,粮补工作落的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在2004年的种粮投入高于以往任何一年。昌图县2004年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总产量达34亿斤,比上年增产13亿斤。总之,"三农"档案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村好于经济条件差的乡(镇)、村,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全市尚有6%的村级组织未建档。二是有的乡(镇),特别是村级档案疏于管理、有法不依。有的村收集的档案材料严重不全,甚至散存在本人手中,有的已经丢失;有的村档案保管条件简陋,安全措施不到位,火险、水险、盗险隐患突出。三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和农村改革新形势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形成的一些新领域档案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户、专业户、示范户档案意识薄弱,未建立自己的档案,档案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重点不够突出,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有些涉农部门和乡、村领导对档案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对"三农"档案工作发展缺少规定、部署、检查、考核等方面的约束和引导,更缺少资金投入。乡、村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流动频繁,难以胜任工作的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思想不解放,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工作重点不突出,方法单一,存在着广泛宣传、宏观管理和具体指导、培训、检查不到位的问题。
二、加快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建议
(一)健全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县、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涉农部门要明确档案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充分发挥主管作用,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当做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档案的保管条件,制定有利于"三农"档案工作发展的办法、规定,将"三农"档案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和"三农"工作计划之中,将村级建档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的考核内容,做到档案工作与"三农"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验收,使"三农"档案工作与"三农"工作同步发展。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农业、民政、建设、水利、土地、林业、科技、卫生、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配合涉农部门共同抓好对"三农"档案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以加强乡(镇)、村、农事企业档案室建设为主体,以广大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条块结合,行业主抓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管理体系。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机制
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做好为"三农"服务方面的档案工作当成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筹划、组织、管理、监督"三农"档案工作的职责,依据《档案法》、《辽宁省档案条例》和《铁岭市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要讲究工作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宏观指导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要针对我市"三农"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并以市委办和市政府办的名义下发;制定和出台《铁岭市村级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铁岭市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标准》。要开展针对乡(镇)、村档案管理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对违法案件严厉查处。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乡(镇)、村档案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大、专业水平不高的特点,改进培训内容,开展经常性、专题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要进一步巩固乡(镇)、村建档成果,在规范管理、提高水平上下功夫。乡(镇)、村档案部门要把收集全农业和农村档案信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特别要注意收集与农民切身利益有关的文件材料,整合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同时,要注意改善乡(镇)、村档案的保管条件,加强安全保管制度建设和防范措施,杜绝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档案的安全。对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可开展"村档乡管"的尝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
(三)突出重点,为"三农"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各级档案部门要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牢牢把握农业和农村改革方向,紧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和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找准为"三农"服务的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为农民服务的各项措施,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以及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创新服务方式,扎扎实实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1、要围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档案监督管理工作网络。把档案工作纳入村务、政务公开考核内容,建立由一把手亲自主抓,有关人员互相协作,档案员具体操作的运行机制,形成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检查的工作格局,保证村务公开档案管理与村务公开工作同步进行。
2、要围绕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做好小城镇档案的管理工作。把小城镇建设档案工作纳入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小城镇建设档案管理与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
3、要围绕阳光工程,建立并管理好农村富裕劳动力档案,为各级政府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提供服务。
4、要围绕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和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管理。根据省档案局和省农委的要求及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的现状,县(市)、区档案馆应将土地承包档案接收进档案馆一份,实行专题、专门管理,并无偿向乡(镇)、村级组织和农民提供利用。乡(镇)村档案部门要及时将土地承包与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形成的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无偿提供利用,保证土地流转收益归农户,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要围绕省政府《关于支持县城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抓好农业园区和基地档案建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家、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五家。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农户总数2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3%以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一千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36个。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等作为档案工作服务的重点,重点抓好这些龙头企业档案工作,促进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案的建立。要加强对农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建档的引导和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特别要指导、帮助农民建立农产品种植、养殖档案,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抓起,对种养殖基地农副产品生产环境、条件及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
6、围绕"农业科技入户"、"百万农民上网"工程,配合农业科技部门建立农业农村档案信息平台。争取用五年时间基本建成以涉农部门为主要信息源,以乡镇档案室为信息站,以村档案室和示范户为信息点的三级农业档案信息网络。
7、围绕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对村级财务会计档案的管理。实现"代理制"的乡镇要建立会计档案室(柜),明确专人对村级会计档案进行管理;未实行"代理制"的村,由村会计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保管、调阅工作。会计年度结算后,移交村委会档案室。
铁岭市档案局 谷占秀 王洪庆 宁文丽
二○○五年十一月五日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探索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新途径,近期,市档案局对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铁岭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与涉农部门密切配合,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和社会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切实做好档案工作,在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档案基础工作不断强化
1、乡(镇)和村级建档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全市乡镇建档率达100%,档案管理升级率达74%(晋升省、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村级建档率达94%。建档的乡(镇)、村基本上达到了档案工作有分管领导、有具体工作人员、有规章制度、有库房或装具、档案实现规范化统一管理的目标。
2、乡(镇)、村档案的种类和载体已由单一的会计、文书档案向文书、会计、科技、专业、村民、声像、电子等多门类和载体档案并存发展。有的乡镇、村还建立了地方特色专业档案。如铁岭县凡河镇蔬菜档案、开原市三家子乡草莓档案、靠山镇苗木花卉档案、昌图县付家镇花生档案、大洼镇马铃薯档案。截止到现在,全市乡(镇)共保存档案106823卷,村级档案室保存档案281824卷。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不仅如实记载了农村的发展变化,为农村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也成为农村百姓致富的家底和财富。
3、除乡(镇)、村建档外,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开始建档,初步形成了林、药、蛙、菌、畜和优质米、山野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案。
(二)"三农"档案工作新领域不断拓宽,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
各级档案部门把为"三农"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档案工作,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和维护农民利益提供服务。如与税务部门一起建立规范农村税费改革档案,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依据;与宣传部门共同建立农村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档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劳动部门联手创建劳务输出人员档案、农村富裕劳动力档案(全市共计12172卷),为农民务工、增加收入提供了方便;与城建部门共同建立小城镇建设档案(全市共计23897卷),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与农业等部门联手建立土地(荒山、滩涂、山林、鱼塘)承包、流转档案(全市共计6072卷),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各地档案部门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联合体"档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收贷难的难题,为农民和金融部门架起了信用桥梁;各县、区档案部门还指导帮助村级组织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2004年4月,国家实行向种粮农民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昌图县档案局把构建"三农"档案的重点放到两项补贴的建档和管理上。切实做到精心组织、全面安排、跟踪指导、规范建档,使建档与粮补工作同步进行,形成补贴档案17389件,其中粮食直补12528件、良种补贴4861件、光盘114盘,为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及时、足额发放的历史凭证。由于粮补建档工作跟的紧,粮补工作落的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在2004年的种粮投入高于以往任何一年。昌图县2004年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总产量达34亿斤,比上年增产13亿斤。总之,"三农"档案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村好于经济条件差的乡(镇)、村,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全市尚有6%的村级组织未建档。二是有的乡(镇),特别是村级档案疏于管理、有法不依。有的村收集的档案材料严重不全,甚至散存在本人手中,有的已经丢失;有的村档案保管条件简陋,安全措施不到位,火险、水险、盗险隐患突出。三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和农村改革新形势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形成的一些新领域档案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户、专业户、示范户档案意识薄弱,未建立自己的档案,档案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重点不够突出,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有些涉农部门和乡、村领导对档案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对"三农"档案工作发展缺少规定、部署、检查、考核等方面的约束和引导,更缺少资金投入。乡、村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流动频繁,难以胜任工作的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思想不解放,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工作重点不突出,方法单一,存在着广泛宣传、宏观管理和具体指导、培训、检查不到位的问题。
二、加快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建议
(一)健全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县、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涉农部门要明确档案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充分发挥主管作用,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当做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档案的保管条件,制定有利于"三农"档案工作发展的办法、规定,将"三农"档案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和"三农"工作计划之中,将村级建档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的考核内容,做到档案工作与"三农"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验收,使"三农"档案工作与"三农"工作同步发展。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农业、民政、建设、水利、土地、林业、科技、卫生、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配合涉农部门共同抓好对"三农"档案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以加强乡(镇)、村、农事企业档案室建设为主体,以广大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条块结合,行业主抓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管理体系。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机制
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做好为"三农"服务方面的档案工作当成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筹划、组织、管理、监督"三农"档案工作的职责,依据《档案法》、《辽宁省档案条例》和《铁岭市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要讲究工作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宏观指导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要针对我市"三农"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并以市委办和市政府办的名义下发;制定和出台《铁岭市村级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铁岭市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标准》。要开展针对乡(镇)、村档案管理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对违法案件严厉查处。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乡(镇)、村档案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大、专业水平不高的特点,改进培训内容,开展经常性、专题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要进一步巩固乡(镇)、村建档成果,在规范管理、提高水平上下功夫。乡(镇)、村档案部门要把收集全农业和农村档案信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特别要注意收集与农民切身利益有关的文件材料,整合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同时,要注意改善乡(镇)、村档案的保管条件,加强安全保管制度建设和防范措施,杜绝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档案的安全。对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可开展"村档乡管"的尝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
(三)突出重点,为"三农"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各级档案部门要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牢牢把握农业和农村改革方向,紧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和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找准为"三农"服务的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为农民服务的各项措施,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以及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创新服务方式,扎扎实实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1、要围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档案监督管理工作网络。把档案工作纳入村务、政务公开考核内容,建立由一把手亲自主抓,有关人员互相协作,档案员具体操作的运行机制,形成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检查的工作格局,保证村务公开档案管理与村务公开工作同步进行。
2、要围绕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做好小城镇档案的管理工作。把小城镇建设档案工作纳入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小城镇建设档案管理与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
3、要围绕阳光工程,建立并管理好农村富裕劳动力档案,为各级政府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提供服务。
4、要围绕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和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管理。根据省档案局和省农委的要求及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的现状,县(市)、区档案馆应将土地承包档案接收进档案馆一份,实行专题、专门管理,并无偿向乡(镇)、村级组织和农民提供利用。乡(镇)村档案部门要及时将土地承包与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形成的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无偿提供利用,保证土地流转收益归农户,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要围绕省政府《关于支持县城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抓好农业园区和基地档案建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家、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五家。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农户总数2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3%以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一千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36个。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等作为档案工作服务的重点,重点抓好这些龙头企业档案工作,促进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案的建立。要加强对农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建档的引导和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特别要指导、帮助农民建立农产品种植、养殖档案,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抓起,对种养殖基地农副产品生产环境、条件及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
6、围绕"农业科技入户"、"百万农民上网"工程,配合农业科技部门建立农业农村档案信息平台。争取用五年时间基本建成以涉农部门为主要信息源,以乡镇档案室为信息站,以村档案室和示范户为信息点的三级农业档案信息网络。
7、围绕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对村级财务会计档案的管理。实现"代理制"的乡镇要建立会计档案室(柜),明确专人对村级会计档案进行管理;未实行"代理制"的村,由村会计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保管、调阅工作。会计年度结算后,移交村委会档案室。
铁岭市档案局 谷占秀 王洪庆 宁文丽
二○○五年十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