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二、设立“安全工作办公室”, 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
三、学校安全工作要抓住两条主线:一是由校长负责学校设施及物资设备的安全保障;二是由教师充分利用思品课、活动课、社会课、班队会及时组织对师生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
四、实行安全工作检查、考核制度,把安全工作做为教职工日常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五、加强同公安机关的联系,共同维护学校治安秩序,确保教育教学环境的安定。
六、严格执行学生校外活动审批制度,班级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须经校长亲自审批,学校组织校外活动必须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且外出活动必须排查不安全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由大队部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七、学校拒绝社会上任何组织和个人要求学生参加没有教育意义或没有安全保障的各种社会活动。
八、加强教学环节的安全管理,实行课堂安全责任制,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由授课教师全权负责,重点加强体育教学安全管理。
九、加强信息进入学校渠道的安全管理,严把图书资料、音像制品、网络媒介的信息质量关,防止反动、暴力等不健康的东西进入学校。
十、教职工要依法施教,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十一、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作息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延长教学时间。放学后不得随意留学生。
十二、加强对饮食卫生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十三、班主任除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外,在节假日、休息日前和学期初要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工作。
十四、实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对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并在事故处理结束后,迅速妥当处理,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
学校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每学期末,各年级将本学期安全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学校,学校汇总全校的安全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总结并进行班级考核。
2、如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师生伤亡或国家财产重大损失,以及危及社会安定、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要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校长,学校在第一时间向教育局报告。
3、发生学生伤亡事故,必须及时告之学生家长,并全力组织抢救,力争使损失和影响减少到最底限度。
4、凡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首先发现的教师就是第一责任人,要及时向校长报告,并积极实施救护。对推委扯皮、隐瞒、拖延不报的,将根据情节轻重严肃处理。5、学校发生事故后,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妥善处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事故处理后,在一周内及时将事故原因及处理结果书面报告教育主管部门。
学 生 安 全 管 理 制 度
一、学生必须接受学校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严格遵守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二、不准带水果刀等利器、凶器进入校园。同学之间不得玩尖利器具或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
三、不准攀爬围墙、栏杆、阳台、建筑物顶层等有危险性的地方。
四、教室、走廊等教学场所严禁追跑嬉闹,不得向窗外抛扔任何杂物、防止砸伤他人和影响校园环境卫生。123456
五、上、下楼梯靠右行,轻步上楼慢步下,不得拥挤,不得起哄、推拉、严防挤压等事故发生。
七、建议家长为子女办理保险,如家长不同意子女保险,须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或在自愿不参保名单上签字予以学校存档。
八、患有不宜进行剧烈体育活动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应事先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教务处备案并书面通知有关任课教师,该生可免于参加剧烈体育活动。
九、在校期间,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向老师报告,防止延误治疗时机。
十、学生遭遇挫折或心情烦恼,而自身又无法排除时,应及时告诉家长或向班主任、调整好心态,防止意外发生。
十一、按时到校、离校,提倡徒步。
十二、学校组织集体外出,应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有序步行,活动期间,严禁擅自离队游玩。班主任、任课教师自行组织学生赴校外活动,应事先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十三、提高食品卫生意识,不买"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食品和路边摊贩不洁食品。
十四、体育课,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指挥,防止事故发生。
十五、不得站在高处擦教室窗户玻璃。
十六、遵守用电、用火规则,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得触碰校内任何交流电设备。学生不得抽烟、玩火。严禁学生携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进校。
十七、当与他人发生矛盾,而自身又无法解决的时候,应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防止矛盾激化、酿成事端。
十八、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来往,不跟陌生人交往。在校期间不随便走出校门,遇有急事应向班主任请假,不跟陌生人或似曾相识人离开学校,不准私自外出游泳、洗澡。
十九、当发现危及人身安全隐患或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知情者应及时向老师或学校领导报告。
班级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确保班级公物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1、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2、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火灾、交通、中毒和其它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3、班主任要经常检查教室内的电源开关、电线、门窗、照明灯具是否安全、牢固,发生问题要及时报告并调查原因及责任人,并报总务处维修。并告之学生注意安全。
4、班主任要组织好班级各项活动,对安全隐患要有预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5、班主任要每天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时与无故未到校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6、学生要做到:不打架骂人、不看凶杀的书刊、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吸烟喝酒、不损害公物、不在教室内打闹。
7、严禁学生携带棍棒、利器等不安全物品进入学校。
8、学生在校期间因特殊情况离校,需持班主任签发的出门证,方可出校门。
9、学生出入教室,上、下楼梯要有礼、有序,严防混乱、拥挤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0、对在班级安全工作中优秀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班级安全规定或因责任事故造成火灾、公共财务被盗或其他安全事故者进行批评教育与相应的惩罚,并与期末的安全奖挂钩 。 课堂安全管理制度
1、教师必须按时进教室上课,不得迟到或早退,如有学生在老师迟到或早退的这段时间内,出现安全事故及违纪事件由上课教师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