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
发布时间:2024-08-08 20:36:11
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
一、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公益活动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支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人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承办的一项全国性的公益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调查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需求,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是本次调查主要目的之一。
调查目的
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线下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同时收集数据。
1、线下调查
针对大学生:由“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公益活动项目组深入高校发放学生版调查问卷。
针对企业:对象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利用中人网丰富的线下培训,对参与培训的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发放企业版调查问卷。
2、网上调查
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企业版)”主站点,在大学中人网上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学生版)”主站点,同时中青在线、中国教育在线、中国外包网等网站发布调查站点地址。
调查时间:2005年11月—12月
调查对象
1、06届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
2、企业hr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调查数据
大学生数据:共收集有效数据3456份,其中,网上收集数据1836份,北京地区数据1092份,广州地区528份。
企业hr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数据:503份
二、调查摘要
针对大学生
基本情况
※ 毕业生
1、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
调查显示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
2、“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的06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
调查显示: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高达%的毕业生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其次为国企,有%的毕业生把国企作为自己的就业时的首选单位;政府机关排名第三,所占比例为%。选择前三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
4、地区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 在校大学生
1、在校大学生在就业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
与06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与06届毕业生(%)相比,比例上升为%。而表示“信心十足、应对自如”的比例相应下降,与06届毕业生(%)相比,比例降为%。
2、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
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06届毕业生(%)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超过了国企(%),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3、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薪酬期望整体高于06届毕业生
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第一份薪酬的期望整体高于06届毕业生,与06届毕业生(%)相比,3000-4000元的薪酬期望(比例:%)大幅增加,另外4000元以上的比例也相应增加,说明在校大学生对自己薪酬的预期还是挺高的。
就业需求描述
1、“提高自己的技能” 是06届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
数据统计显示,06届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选择最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两项选择因素均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这说明毕业生对自己在高校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职业素质能否符合单位要求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高校的教育内容缺乏自信。
2、“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缺乏有效、实质沟通交流,供求之间没有建立相互了解的渠道。
3、0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在06届毕业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社会经历”(%)。
针对用人单位
现状描述
1、绝大多数企业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受调查者所在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偶尔一两年不招聘大学生企业比例为%。
2、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
调查显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表示对所招聘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为%,表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表示“一般”的比例为%。
3、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
整体上看,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调查显示:%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基本不变。
4、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
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 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需求描述
1、“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的选择的话,发现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2、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3、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依次是:综合能力、潜力、品德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4、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要求依次为: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品德
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第三为毕业生的“品德”。这与毕业生对自己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毕业生自己对“品德”的要求。
5、“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这是一个问题
在众多hr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建议最多的是要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在hr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一种是“先择业,后就业”,有代表性的建议前者是: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后者很有代表性的建议是: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从高校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同时由于人力供需之间结构性的差异,资源内耗将会持续增加,对企业及毕业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具体差异之处可以从硬性和软性条件两方面来看
硬性方面
1、毕业生数量剧增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06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0万,0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三倍,而从我们调查的企业06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06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2、就业区域选择的集中,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
不论从06届毕业生的对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还是从在校大学生对预期的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都呈现相同的趋势:大学生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青睐,直接导致了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对人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区域性人力供给矛盾显著。
3、大学生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的青睐形成新的“独木桥”现象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06届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外企、国企、政府机关,三者所占比例均接近70% ,可见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可预见的未来是“公务员热”将继续升温。
4、大学生薪酬预期仍与企业有差距
从对大学生的调查看,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已经调到1001—2000元,在校大学生对薪酬期望略高,大部分也集中在1001—3000元之间。但这样的预期在企业看来如何呢?从企业的调查数据看,仍然存在很大差别。仍然有近40%的企业hr认为毕业生对企业薪酬要求偏高。
软性方面
1、“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不仅仅是大学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调查数据看,无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已经成为主流,然而即使这样,这样的观念就一定适合吗?我们从企业hr者给大学生的建议中还是能听到另外一种声音的:“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2、解决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观点差异巨大
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3、“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和企业在困扰毕业生求职因素选择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可见学生和企业都认识到了彼此缺乏有效的相互接触、了解的途径。
4、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品德”成为大学生和企业选择的最大差异
整体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二者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的选择,在对“品德”的选择成为二者最大的差异。不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品德都被他们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06毕业生选择中,“品德”排在最后一位,在校大学生中,“品德”排在倒数第二位,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这种差异的形成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大学生“成才”的价值取向该如何选择呢?
5、“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的选择可以发现,除了“综合能力”上,企业和大学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没有一致的。二者之间差异的选择上,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能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培养自己的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歪曲,最后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选择看重毕业生学历学校名气的比很小,可现实中的情况似乎是企业对毕业生这方面的条件非常看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现状,进而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1、结论
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先就业后择业” 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2、建议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
大学扩招:合理利用这柄双刃剑
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
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
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
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 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
一、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公益活动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支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人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承办的一项全国性的公益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调查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需求,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是本次调查主要目的之一。
调查目的
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线下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同时收集数据。
1、线下调查
针对大学生:由“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公益活动项目组深入高校发放学生版调查问卷。
针对企业:对象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利用中人网丰富的线下培训,对参与培训的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发放企业版调查问卷。
2、网上调查
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企业版)”主站点,在大学中人网上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学生版)”主站点,同时中青在线、中国教育在线、中国外包网等网站发布调查站点地址。
调查时间:2005年11月—12月
调查对象
1、06届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
2、企业hr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调查数据
大学生数据:共收集有效数据3456份,其中,网上收集数据1836份,北京地区数据1092份,广州地区528份。
企业hr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数据:503份
二、调查摘要
针对大学生
基本情况
※ 毕业生
1、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
调查显示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
2、“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的06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
调查显示: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高达%的毕业生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其次为国企,有%的毕业生把国企作为自己的就业时的首选单位;政府机关排名第三,所占比例为%。选择前三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
4、地区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 在校大学生
1、在校大学生在就业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
与06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与06届毕业生(%)相比,比例上升为%。而表示“信心十足、应对自如”的比例相应下降,与06届毕业生(%)相比,比例降为%。
2、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
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06届毕业生(%)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超过了国企(%),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3、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薪酬期望整体高于06届毕业生
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第一份薪酬的期望整体高于06届毕业生,与06届毕业生(%)相比,3000-4000元的薪酬期望(比例:%)大幅增加,另外4000元以上的比例也相应增加,说明在校大学生对自己薪酬的预期还是挺高的。
就业需求描述
1、“提高自己的技能” 是06届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
数据统计显示,06届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选择最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两项选择因素均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这说明毕业生对自己在高校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职业素质能否符合单位要求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高校的教育内容缺乏自信。
2、“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缺乏有效、实质沟通交流,供求之间没有建立相互了解的渠道。
3、0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在06届毕业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社会经历”(%)。
针对用人单位
现状描述
1、绝大多数企业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受调查者所在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偶尔一两年不招聘大学生企业比例为%。
2、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
调查显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表示对所招聘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为%,表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表示“一般”的比例为%。
3、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
整体上看,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调查显示:%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基本不变。
4、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
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 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需求描述
1、“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的选择的话,发现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2、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3、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依次是:综合能力、潜力、品德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4、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要求依次为: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品德
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第三为毕业生的“品德”。这与毕业生对自己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毕业生自己对“品德”的要求。
5、“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这是一个问题
在众多hr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建议最多的是要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在hr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一种是“先择业,后就业”,有代表性的建议前者是: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后者很有代表性的建议是: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从高校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同时由于人力供需之间结构性的差异,资源内耗将会持续增加,对企业及毕业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具体差异之处可以从硬性和软性条件两方面来看
硬性方面
1、毕业生数量剧增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06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0万,0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三倍,而从我们调查的企业06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06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2、就业区域选择的集中,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
不论从06届毕业生的对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还是从在校大学生对预期的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都呈现相同的趋势:大学生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青睐,直接导致了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对人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区域性人力供给矛盾显著。
3、大学生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的青睐形成新的“独木桥”现象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06届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外企、国企、政府机关,三者所占比例均接近70% ,可见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可预见的未来是“公务员热”将继续升温。
4、大学生薪酬预期仍与企业有差距
从对大学生的调查看,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已经调到1001—2000元,在校大学生对薪酬期望略高,大部分也集中在1001—3000元之间。但这样的预期在企业看来如何呢?从企业的调查数据看,仍然存在很大差别。仍然有近40%的企业hr认为毕业生对企业薪酬要求偏高。
软性方面
1、“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不仅仅是大学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调查数据看,无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已经成为主流,然而即使这样,这样的观念就一定适合吗?我们从企业hr者给大学生的建议中还是能听到另外一种声音的:“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2、解决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观点差异巨大
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3、“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和企业在困扰毕业生求职因素选择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可见学生和企业都认识到了彼此缺乏有效的相互接触、了解的途径。
4、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品德”成为大学生和企业选择的最大差异
整体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二者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的选择,在对“品德”的选择成为二者最大的差异。不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品德都被他们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06毕业生选择中,“品德”排在最后一位,在校大学生中,“品德”排在倒数第二位,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这种差异的形成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大学生“成才”的价值取向该如何选择呢?
5、“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的选择可以发现,除了“综合能力”上,企业和大学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没有一致的。二者之间差异的选择上,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能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培养自己的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歪曲,最后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选择看重毕业生学历学校名气的比很小,可现实中的情况似乎是企业对毕业生这方面的条件非常看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现状,进而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1、结论
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先就业后择业” 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2、建议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
大学扩招:合理利用这柄双刃剑
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
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
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
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 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