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导游词

白洋淀导游词

发布时间:2019-08-21 20:23:47

      首先我代表白洋淀人民欢迎你的到来!我国有句古话"千年修的同船渡",现在我们就将同乘一船去饱览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看来我们是千年修来的缘份,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呦!在这里我还要提醒一下各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手机、照相机等,否则不小心掉到白洋淀里可就变成"落汤机"了。预祝大家度过一个愉快、难忘的白洋淀之旅!
             
    现在我们的游船已经荡漾在美丽的淀区,现在我把白洋淀的概况和历史渊源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有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传说很久以前,一个中秋之夜,天上的嫦娥偷吃了仙药,朦胧中飘然离开月宫,就在她即将落入凡间的时候,突然惊醒,随身的宝镜跌落下来,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变成了大小不等的143个淀泊。您若不信,就请在中秋之夜到白洋淀来,您一定能看到美丽的嫦娥对着白洋淀梳妆打扮。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其实白洋淀大约形成于一万年以前,是古雍奴泽遗址。白洋淀目前有大小143个淀泊,且各有其名称。或根据它的物产命名,如荷花淀、菱角淀;或根据它的形状命名,如葫芦淀、羊角淀;或根据它的历史传说而得名,如捞王淀、烧车淀等等。其中白洋淀的面积最大,因此而命名。 

                
  白洋淀的143个淀泊被三千多条沟壕所连接,河淀沟壕纵横相连,芦荡荷塘星罗棋布,水域辽阔,气候宜人,风景绝美,四季竞秀,水光天色,妙趣天成。春光降临,芦芽竞出,满淀碧翠;每至盛夏,"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芦花飞絮,稻谷飘香;隆冬时节,坚冰似玉,坦荡无垠。一年四季,景随时移,气象万千,一派北国水乡风光。白洋淀水产资源丰富,鱼类达17科54种,鸟类有19科26种,盛产鱼虾蟹贝,莲菱藕芡,特产有青虾、绒蟹、皮蛋、鸭蛋、鸭肝、熏鱼等,所以素有"华北明珠"、"北地西湖"之称,有"鱼米之乡"、"日进斗金"之说。
              
白洋淀是华北天然的蓄滞洪区,四周有堤防围绕,它上承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等九条河,下通渤海,是华北最大的湿地,有"华北之肾"的赞誉。淀中有纯水村39个,生活着10万勤劳勇敢的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白洋淀的治理,以淀造福,以淀生财成了治理的主攻方向,淀区人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强。1991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来白洋淀视察工作,欣然题词:"华北明珠白洋淀",为白洋淀的建设和发展掀开了崭新一页。
              
  白洋淀地处燕南赵北,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上不乏名臣硕辅、文人墨客、艺人工匠。关于白洋淀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晋代辞赋家左思的《魏都赋》,书中写道"…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掘鲤淀特指今天的白洋淀,北宋年间始称白羊淀,后因"汪洋浩渺,势连天际",遂称白洋淀。据史志记载,北宋杨延昭曾在白洋淀屯兵御辽,现在境内的营、寨、口、垒等村名即来源于此;明成祖朱棣曾带兵到留通淀、莲花淀修筑台田,并在洛王淀边修建"乐驾台"记功;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到过白洋淀,在端村、郭里口、赵北口、圈头等地修过行宫,康熙皇帝以"溪光映带"赞美白洋淀大淀风光。此外,众多文人墨客来白洋淀观光游览,写出大量的诗词歌赋,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奇闻逸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是革命老区。活跃在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有利地形,驾小舟出入芦苇荡中,辗转茫茫大淀,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救国的壮歌。他们打日寇、锄汉奸、端岗楼、打伏击,进行大小战斗70余次,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有31名雁翎队战士为了民族独立和祖国的解放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会儿我就将带大家参观雁翎队纪念馆。
  现在您来到的是雁翎队纪念馆。参观之前,请允许我先给您诵读几段抗日战争时期在白洋淀流传的民谣: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汉奸心里直打颤,鬼子跺脚喊头疼。
    雁翎队,是奇兵,端岗楼,像拔葱。淀头、刘庄、十方院,眨眼端个干干净。
     雁翎队,是天兵,打了伏击打保运。水路切断运输线,旱路击毙杨文凤。
    雁翎队,是子弟兵,白洋淀百姓最欢迎。群众是水他是鱼,鱼水相连骨肉情。
                
     从这段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出雁翎队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它令敌人闻风丧胆,它与人民血肉相连;它有无数传奇式的故事,它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这是雁翎队纪念馆的序厅。迎面屏风上的照片是原新华社副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委员石少华同志,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六进白洋淀所拍摄的照片,反映了白洋淀的旖旎风光。屏风西侧的画面是以淀区景色为背景,上面的歌曲是《雁翎队之歌》;东北侧,我们看到的是身姿矫健的雁翎队员正娴熟地驾驶小船划行在广阔的白洋淀水面上。从画面上,我们不仅看到波光粼粼的淀水,纵横交错的苇塘,而且欣赏到雁翎队员的勃勃英姿。
                
    现在我们来到第二展厅。这里介绍了华北明珠白洋淀的总体情况(因在白洋淀综合导游词中有介绍,此处略)。各位游客,下面这个展室是以历史图片为依据,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抗战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第一组图片集中反映了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对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上奋勇还击的场面,以及北平、天津、保定相继沦陷的情况。第二组照片突出反映了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情况,朱德同志号召全军指战员将抗战进行到底,毛泽东同志撰写了指导我国抗战的《论持久战》,八路军东渡黄河,投身于保卫祖国的抗日斗争中去。第三组照片反映了我军著名将领吕正操、孟庆山受中共中央派遣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吕正操将军任八路军三纵队及冀中军区司令员,孟庆山任冀中军区副司令员。从此,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侵华日军展开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殊死斗争,而雁翎队便是这场斗争中开展水上游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五展室,我们怀着十分愤慨的心情看到侵华日军在白洋淀制造的许多惨案。请看,这是侵华日军在白洋淀决堤128处,致使千里田园变成汪洋一片,造成200万灾民无家可归;这是侵华日军在白洋淀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后被洗劫一空的水乡村庄。日军的暴行与他们书写的"王道乐土"的标语形成强烈对比,这也正是对侵略者的无情讽刺。从展出的图表中,我们看到日军侵略者先后在端村、关城等地制造了一系列惨案。敌人的暴行,遭到白洋淀人民强烈反抗。在喇喇地村一名15岁女童被日军堵在屋里,奋起反抗,在其父与敌人搏斗时,抄起菜刀砍下敌人的脑袋。像这样奋不顾身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事例在白洋淀屡见不鲜,这为雁翎队以后的成立和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第六展室的重点是雁翎队的建立。
  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白洋定人民奋起反抗。为镇压白洋淀人的反抗,日军于1938年秋以"献铜、献铁"为由,强迫当地猎户交出土枪土炮,这对以渔猎为生的猎户来说,等于掐断了他们的生命线,因而猎户十分愤怒。针对这种情况,中共新安县三区区委书记徐建、区长李刚义赶到猎户集中的大张庄村,召集猎户开会,揭露日军收缴猎枪的阴谋,号召组织抗日武装。当场有22名猎户报名参加,并自带枪排、大抬杆、火枪组成了由陈万任队长的抗日武装。因为火枪和大抬杆的引火处易被水打湿,所以插上雁翎。又加上猎户过去行围打猎时,小船行驶像雁翎群飞翔的"人"字形,因而当时的县委书记侯卓夫便为这支队伍起名为"雁翎队"。
  大家请看,这是大抬杆、火枪、枪排子和鹰排子,大抬杆、火枪射出的铁砂,杀伤力极大,枪排子、鹰排子灵活快捷,是雁翎队战斗用的武器和船只。
  这些照片是雁翎队初建时的几位领导和队员。当时雁翎队员驻扎在芦苇丛中,对这种生活情况,雁翎队员的形容是:
  "天当被,地作床,芦苇是屏障。喝的淀中水,吃的人民粮!咱是人民子弟兵,打败鬼子保家乡。"

    第七展室介绍的是雁翎队水上战斗情况。
  雁翎队成立后,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水上游击战,伏击日伪军过往船只,截断敌人的水上运输线。本展室的照片集中反映了雁翎队员听取上级指示,袭击敌船、俘获日军以及对俘虏实行人道主义救治等活动的场面。
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雁翎队员利用战斗空隙时间进行军事训练的情况。他们练泅渡,搞演习,察地形,讲战斗,不断提高作战本领。请看第一组照片是雁翎队员实弹演练情况;第二组照片是雁翎队员实施渔战结合的情况;第三组照片是摸察敌情,为下一步战斗作好准备。

    第八展室详细介绍了雁翎队对敌斗争的另一条战线--端岗楼、拔除敌人的据点。
敌人在水区不少村庄建起了岗楼,妄想遏制雁翎队的活动。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雁翎队以智取胜,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分化瓦解,里应外合,端掉了敌人一个个岗楼,挫败了敌人封锁雁翎队的阴谋。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