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07 11:35:57
新余市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咸宁市教育局 袁 震
2005年5月28日,省教育厅职成教处根据路纲厅长的指示,组织市州职成教科长、校长兵分二路分别赴江西和四川学习考察职业教育。这两个地方都是全国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教育部分别在这两个地方召开过现场会,周济部长到场组织参观并在现场发表过重要讲话。全国各地不断组织学习考察团到二个地方学习考察,我们咸宁、黄冈、黄石、鄂州、孝感等市在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召慧带领下,来到江西新余市,对该市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习考察。新余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全市人口仅110万,面积仅3178平方公里,但该市教育发展呈现二个显著特点:一是职业教育特别红火。全市共拥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53个,在校生人数近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3%。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中,中职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65:35,在校生比例达59:41,在江西省率先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二是民办教育特别发达。民办教育在全国设区市级城市中办学规模最大、招生人数最多。目前,全市有民办教育机构198个,其中民办高校6所(含两所高职),中专21所,中小学20所,幼儿园138所,短训机构13个,在校生6万多人。今年,民办教育机构共招生万余人,创历史新高。
一、“新余现象”的成因和质特
这次参观考察,我们亲身感受到新余市在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中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投资、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职教发展新路。解读“新余现象”我们感觉到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因与本质特征: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观念超前
新余市是一个1983年恢复建市的地级中等市。最近20年,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致力营造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新余现象”的加快形成,充分体现了决策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超前意识和观念。
一是坚持把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途径来抓,变就业压力为发展动力,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20年来,新余职教累计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20余万人;全市每年新增约3000个就业岗位也直接得益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是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通过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自主创业的能力,促进大批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政府设立了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基金,规定每征用一亩土地增收1000元用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实行政府买单、招标培训,既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职业培训难题,又充分利用了市内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仅2004年,全市就有20个乡镇组织青年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并实现90%以上定向上岗。
三是把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宣传新余、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办法。市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作为新余市的特色和品牌来发展,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现代职业教育城,并通过面向全国培训、输出合格人才,通过职业学校及其在校生的主动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新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余的职业教育如今已经形成了“两头在外”(职业学校招生生源90%以上来自市外;学生毕业90%在市外就业)的良好局面,全市职业学校3800名教职员工中的70%也来自市外。
四是坚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招商引资密切结合起来。职业教育的优先和快速发展,优化了当地劳动力的技能结构,奠定了其强大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新余,职业教育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日益凸现。
(二)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办学的发展方针,着力营造职业教育良好的办学环境
新余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20年中,全市上下形成了“抓经济建设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的共识,坚持把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列入新余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民办职业教育作为支撑新余经济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着力营造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良好的发展环境。考察团一行亲身感受到:新余的职业教育是以民办职业教育为龙头和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学习新余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学习其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经验。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扶持,为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早在1988年,新余市政府就出台了《新余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细则(暂行)》; 1989年,新余市就在江西省率先成立了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组建了由分管副市长挂帅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委员会”(1998年大量压缩非常设机构,不仅没有取消该机构,还在市教育局常设了“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中心”),不断加大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和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995年4月,新余市教委制订了《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职高工作方案(草),提出了改革办学体制,打破职高单一办学的旧格局,走与行业、企事业各方面力量联合办学的路子;允许校内设校,校外设点办班,可以“一校两制”——公办和民办(个人承包所设分校)。该份工作方案得到了时任副市长赖世平同志的肯定,并做了专门批示。此后,该市先后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议教制度和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等制度,定期组织督查评估,研究解决职教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表彰民办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市主要领导每学期都要深入民办学校开展调研、现场办公,分管副市长每季度都要亲临职业学校视察指导。
二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为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资金支持上,市政府把每年20%的教育附加费足额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新余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在市教育局设立了“新余市民办教育发展信用担保基金”、“新余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专户,通过担保、贴息等办法,解决民办职校融资难问题。在学校用地支持上,对民办职校所需用地,实行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到目前,全市累计在城区划拨近4000亩土地用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在学校收益管理上,允许民办职业学校比照公办学校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对职业学校所产生收益的地方所得部分,一律实行全额返还。在人才支持上,新余市积极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及具备资格的教师到民办职校就职任教,积极鼓励和支持退休的教育系统领导到民办职校任职。在职校任教任职的机关干部和教师,在原单位仍然保留其各项待遇,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提拔不受影响。该市甚至派出机关党务工作者和公、检、法、司机关人员进驻学校,义务从事党务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先后有200多名离退休机关干部及600多名在职或离退休教师到民办职校就职任教。
三是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实行无干扰保护措施和呵护式服务,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新余重视职业教育,重在无干扰外部保护和呵护式服务,重在逐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新余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初期,为促进民办职校快速发展,该市坚持“先发展后规范”(亦称 “先上车后买票”),放宽办学主体,放宽办学条件,放宽办学方式,只要符合基本办学要求,就允许其兴办职校,并率先在全国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各级、各部门对民办职业教育,普遍做到了不提意见、不说困难、不设障碍,实行全过程呵护式服务。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兴建教学楼,拟于春季开学前搬入使用,但“三通”问题没有解决。时值年关,市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放弃年假,加班加点,保证了教学大楼的如期交付使用。渝州高级职业学校在建设第三校园时,遇到许多问题,时任市长召集十多个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十分钟之内解决了全部问题。每年招生期间,全市范围内实行招生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在火车站划出专门路段供各校接待新生,市教育局派出专人24小时在现场值班,维持秩序。
(三)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特色化的职教发展之路
在发展和壮大职业教育方面,新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形成了“资金投入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校管理企业化、教育教学特色化、就业推介市场化”的办学格局。
1、在投资主体社会化方面,新余突破了单一政府办学的格局,走出一条以合作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道路,通过不断吸收多方资本进入新余教育领域,形成“洼地效应”,建成了新余职业教育投资的“蓄水塘”,充分体现出“抓经济建设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在新余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市政府就十分注重发挥社会投资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路子,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办学,鼓励市内各公办、民办学校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办学,不仅解决了职业学校发展中普通存在的资金难问题,减轻了财政负担,满足了青少年受完义务教育后继续深造的需求;而且为职业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难题,实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基础。在新余的中等职业教育中,民办教育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市共有中职教育机构53个、学生万人,其中民办中职教育机构47个、学生万人;2000年以来,全市民办职校就新增校园面积3000多亩。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新余全市民办职业学校固定资产总额已达亿元;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以每生人均年消费额8000元计算,仅这一项新余市一年从市外聚集资金可达亿元,加上每年近2亿元的(职校)固定资产投资,有亿元资金直接带动新余市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对新余市GDP的贡献率高达13%。
2、在办学形式多样化方面,新余市坚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指导方针,全市职业学校基本上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市政府十分注重放活办学形式,创新办学模式。目前该市既有公民个人办学,又有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和事业单位办学;既有国有民办,又有民办公助;既有集团办学,又有一校两制等办学形式,形成了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并举、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并行的多样化办学格局。市职业高中在公办职业高中内开设民办中专,实行公办学校、民办机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扭转了过去长时间招生不足、流生严重、声誉不佳、举步艰难的现象,一跃跻身于全省职高办学先进行列。分宜三中试办综合高中,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班,实行“二一分段,高三分流”,通过增加技术类课程和职业预备教育等方式,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为升入高职或直接就业打下基础。渝州、中山等职校实行“校外设校”,让学生在外地学习文化,一年后到新余学习专业技术,逐步形成了集团化办学的格局。
3、在学校管理企业化方面,新余市政府注重引导学校引入企业经营、企业管理的理念,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于合作办学,注重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民办职校建立董事会,形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全市的民办职业学校,在财务上实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人事上全面推行聘用制,在工资报酬上全部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高职低聘与低职高聘并行,建立健全“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灵活管理体制。部分职校还推行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4、在教育教学特色化改革方面,坚持 “贴市场、特色办学、质量立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特色办学理念,已经成为新余职业教育真确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突出职教职业性的过程中,他们真正做到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新育人才”和“办学形式多样性,专业设置职业性,培养目标应用性,教学方法实践性”。渝州高级职业学校自创办之初,就坚持以电子工程专业为龙头,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从1998年至2003年连续六年夺得全省学生电子电脑大赛团体总分第一;赣西职校依托华丽服装厂,以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为龙头,形成了“厂校结合,产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以计算机专业为龙头,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技术为特色的学校。全市各职校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专业。
5、在推介就业方面,新余的职业教育坚持“订单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根据职业岗位订单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学校负责全部推荐就业,实现了技能培训与高位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可以说是全国职业学校的普遍做法,然而,政府出面并亲自参与这项工作,恐怕就是新余市特有的做法。1992年,新余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教育局、市科协等部门负责人随同职校赴深圳考察毕业生就业情况;1997年该市教委主任同职校一道赴深圳特区跟踪调查已就业毕业生情况。正是这种上上下下都高度重视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观念和做法,造就出新余“所有职校都与沿海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与订单就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签订长期用人合同,开通校企直通车”的喜人局面;同时还密切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实践与企业需求的关系。新余职校的实训教材全部参照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设置,根据企业要求量身施教,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上岗;部分职校专业课程由用人单位派专业人员教授,真正做到了“招得进、教得好、送得出”。深圳富士康公司10万员工中有6000多名来自新余职校;步步高集团5000名员工中有1000多名毕业于新余职校;中国百强企业之一的东莞金宝集团18名中层管理人员中有12名毕业于渝州职校。深圳的康佳、赛格、华强、锡威、中航等大型合资企业,都把新余职校列为人才培养储备基地。目前,该市职校毕业生一次性推介就业率已达98%以上。
二、“新余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根据全省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省教育厅今年分配给咸宁中等职业学校15500人的招生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参观、学习了新余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后,考察团结合咸宁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以下观点,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根据周济部长的话讲,中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而当前我市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比较差,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还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尽快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从“新余现象”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职业教育对城市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在咸宁我们也确实能够看到 “办好一所学校,繁荣一条街道”的现象。咸宁市城区目前大中专学校在校生约4万多人,按生均年消费8000元计算,源自大中专学生教育消费每年就可以聚集资金亿元;如果今年咸宁职业学校实现15500人的总体招生规模,仅职校新生给咸宁带来的资金聚集就会超过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进入咸宁,对我市城域经济的发展、对拉动咸宁的消费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强力作用。由此可见,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而且周期短、见效快。
各级党委、政府对咸宁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站得高、看得远,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上下形成“抓经济建设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的共识,克服重普轻职的倾向,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咸宁“科教兴市、兴工强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与咸宁普及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科技兴农等有机结合起来。借助各类媒体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宣传“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决定财富”的观念和成功典型,引导社会各界、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公众认识、重视、认同、接受职业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科学、理智地规划职业未来,形成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创新思维,长远规划,合理构建咸宁职业教育体系,把咸宁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咸宁比邻九省通瞿的武汉市,交通便捷,地域环境优势明显;另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2005~2007年三年间,全市初中毕业生每年都将保持在55000~60000人之间。2004年,我市普高、中职招生人数分别为17497人和12068人,普、职招生协调比为59∶41。要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83%计算),每年普、职招生规模必须保持在45650~49800人以上,按“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中职年招生规模最少应达到22850人以上。而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已基本饱和,新建高中或扩大普通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太现实。因此,咸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着强大压力,必须创新思维,长远规划,果断决策,按照“四统筹、四侧重”(统筹普教与职教,侧重职教;统筹城、乡职教,侧重农村职教;统筹高职与中职,侧重中职;统筹公办与民办职教,侧重民办职教)思路,大力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
1、整合职教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我市目前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7所,在管理体制上既有部门办学,又有政府直属,条块众多,各自为政,不便统一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出现重复建设,产生资源浪费,经常发生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我们建议象黄石市一样,根据温泉、咸安城区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统筹全市职教资源,对中职学校采取合、并、改等形式进行重组,抓住全省“325工程”(省教育厅决定从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市州中职学校中,重点建设20所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以上的中职学校,教育部和教育厅将给予大力扶持)的机遇,力争建成1~2所符合“325工程”要求的中职学校。同时,结合这次资源重组,在市直全力打造3—4所办学规模较大、办学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并将所有中职学校统一归口管理。具体方案如下: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以工商、财经类专业为主要特色。将交通学校并入咸宁高级技工学校(咸宁市工业学校)以办好数控专业、模具设计、机械制造为主要特色的职业学校。将咸安职教中心和咸宁市商贸学校并入市生物机电工程学校,办好农类专业和机电类专业特色的中职学校。咸宁市卫生学校,办好以卫生类专业为主的特色学校。将市艺术学校和体育学校合并成一所具有体育艺术特色的中职学校。其他各县市全力办好一所职教中心。同时,调整中职学校中综合高中规模结构,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实现把我市职业教育做强做大的目标。
2、创新办学模式和投资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采用联合、连锁、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转制、股份制和企业办学、企校联办,甚至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形式、多样化办学模式;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和保护民间资本投资职业教育,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职业教育投资机制。咸宁应该借鉴新余经验,大力引进和扶持民办职业教育,通过兴办民办职业教育,引进职教精英,培育职教龙头,培植竞争环境,创新竞争机制,并以此为起点,刺激和带动现有职业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我市已有几所中职学校通过改制、引进合作办学等方式进行探索性改革。咸宁电子科技学校主动与赤壁机电信息技术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引入“订单”培养办学模式;咸宁生物机电工程学校与湖北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3 2”直通式教学合作;咸宁市艺术学校与武汉市旅游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开办旅游、空乘等热门专业;咸宁市商贸学校引进新加坡籍华人投资办学,开展涉外输出培训;赤壁市教育局对职教中心实行国有民办改制,引进浙江职教专家和资金办学;通城、嘉鱼、通山等县职教中心也在与本县劳动培训学校、乡镇成校和农村中学进行广泛合作,积极开展初中学生中途分流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职教育的对接工作。
3、建立扶持机制,创新职教环境。对《职教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进行政策性研究,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应该做到“扶优扶强”,提高职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例如可以设立职教融资信用保证基金、职业教育贷款贴息专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经费专户、政府投资建设职业学校公用实习、实训基地等),实现多种举措并举,多渠道共存,逐年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夯实职教发展基础。在职业学校融资、建校征地、招生政策、职校学生助学贷款、民办职校师生户籍管理、人事管理政策、教师职称评聘和毕业生安置服务、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大统筹和协调力度,出实招、出硬招、出新招,积极营造出咸宁优良的职教发展环境。
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已经对我市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以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市教育局也就咸宁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六个五”的目标,即2005—2007年的三年间,每年中职学校招生不少于15000人;争取通过三年努力,市直建成1—2所在校生规模超过5000人的中职学校;连续三年每年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的中职学校不少于5所;经过三年努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协调比接近或达到5∶5;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三年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达到50000人以上。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把咸宁的职业教育事业做大做强、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咸宁市教育局 袁 震
2005年5月28日,省教育厅职成教处根据路纲厅长的指示,组织市州职成教科长、校长兵分二路分别赴江西和四川学习考察职业教育。这两个地方都是全国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教育部分别在这两个地方召开过现场会,周济部长到场组织参观并在现场发表过重要讲话。全国各地不断组织学习考察团到二个地方学习考察,我们咸宁、黄冈、黄石、鄂州、孝感等市在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召慧带领下,来到江西新余市,对该市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习考察。新余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全市人口仅110万,面积仅3178平方公里,但该市教育发展呈现二个显著特点:一是职业教育特别红火。全市共拥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53个,在校生人数近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3%。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中,中职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65:35,在校生比例达59:41,在江西省率先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二是民办教育特别发达。民办教育在全国设区市级城市中办学规模最大、招生人数最多。目前,全市有民办教育机构198个,其中民办高校6所(含两所高职),中专21所,中小学20所,幼儿园138所,短训机构13个,在校生6万多人。今年,民办教育机构共招生万余人,创历史新高。
一、“新余现象”的成因和质特
这次参观考察,我们亲身感受到新余市在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中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投资、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职教发展新路。解读“新余现象”我们感觉到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因与本质特征: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观念超前
新余市是一个1983年恢复建市的地级中等市。最近20年,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致力营造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新余现象”的加快形成,充分体现了决策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超前意识和观念。
一是坚持把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途径来抓,变就业压力为发展动力,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20年来,新余职教累计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20余万人;全市每年新增约3000个就业岗位也直接得益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是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通过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自主创业的能力,促进大批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政府设立了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基金,规定每征用一亩土地增收1000元用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实行政府买单、招标培训,既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职业培训难题,又充分利用了市内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仅2004年,全市就有20个乡镇组织青年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并实现90%以上定向上岗。
三是把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宣传新余、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办法。市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作为新余市的特色和品牌来发展,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现代职业教育城,并通过面向全国培训、输出合格人才,通过职业学校及其在校生的主动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新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余的职业教育如今已经形成了“两头在外”(职业学校招生生源90%以上来自市外;学生毕业90%在市外就业)的良好局面,全市职业学校3800名教职员工中的70%也来自市外。
四是坚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招商引资密切结合起来。职业教育的优先和快速发展,优化了当地劳动力的技能结构,奠定了其强大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新余,职业教育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日益凸现。
(二)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办学的发展方针,着力营造职业教育良好的办学环境
新余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20年中,全市上下形成了“抓经济建设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的共识,坚持把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列入新余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民办职业教育作为支撑新余经济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着力营造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良好的发展环境。考察团一行亲身感受到:新余的职业教育是以民办职业教育为龙头和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学习新余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学习其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经验。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扶持,为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早在1988年,新余市政府就出台了《新余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细则(暂行)》; 1989年,新余市就在江西省率先成立了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组建了由分管副市长挂帅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委员会”(1998年大量压缩非常设机构,不仅没有取消该机构,还在市教育局常设了“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中心”),不断加大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和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995年4月,新余市教委制订了《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职高工作方案(草),提出了改革办学体制,打破职高单一办学的旧格局,走与行业、企事业各方面力量联合办学的路子;允许校内设校,校外设点办班,可以“一校两制”——公办和民办(个人承包所设分校)。该份工作方案得到了时任副市长赖世平同志的肯定,并做了专门批示。此后,该市先后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议教制度和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等制度,定期组织督查评估,研究解决职教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表彰民办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市主要领导每学期都要深入民办学校开展调研、现场办公,分管副市长每季度都要亲临职业学校视察指导。
二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为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资金支持上,市政府把每年20%的教育附加费足额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新余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在市教育局设立了“新余市民办教育发展信用担保基金”、“新余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专户,通过担保、贴息等办法,解决民办职校融资难问题。在学校用地支持上,对民办职校所需用地,实行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到目前,全市累计在城区划拨近4000亩土地用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在学校收益管理上,允许民办职业学校比照公办学校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对职业学校所产生收益的地方所得部分,一律实行全额返还。在人才支持上,新余市积极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及具备资格的教师到民办职校就职任教,积极鼓励和支持退休的教育系统领导到民办职校任职。在职校任教任职的机关干部和教师,在原单位仍然保留其各项待遇,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提拔不受影响。该市甚至派出机关党务工作者和公、检、法、司机关人员进驻学校,义务从事党务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先后有200多名离退休机关干部及600多名在职或离退休教师到民办职校就职任教。
三是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实行无干扰保护措施和呵护式服务,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新余重视职业教育,重在无干扰外部保护和呵护式服务,重在逐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新余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初期,为促进民办职校快速发展,该市坚持“先发展后规范”(亦称 “先上车后买票”),放宽办学主体,放宽办学条件,放宽办学方式,只要符合基本办学要求,就允许其兴办职校,并率先在全国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各级、各部门对民办职业教育,普遍做到了不提意见、不说困难、不设障碍,实行全过程呵护式服务。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兴建教学楼,拟于春季开学前搬入使用,但“三通”问题没有解决。时值年关,市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放弃年假,加班加点,保证了教学大楼的如期交付使用。渝州高级职业学校在建设第三校园时,遇到许多问题,时任市长召集十多个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十分钟之内解决了全部问题。每年招生期间,全市范围内实行招生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在火车站划出专门路段供各校接待新生,市教育局派出专人24小时在现场值班,维持秩序。
(三)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特色化的职教发展之路
在发展和壮大职业教育方面,新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形成了“资金投入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校管理企业化、教育教学特色化、就业推介市场化”的办学格局。
1、在投资主体社会化方面,新余突破了单一政府办学的格局,走出一条以合作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道路,通过不断吸收多方资本进入新余教育领域,形成“洼地效应”,建成了新余职业教育投资的“蓄水塘”,充分体现出“抓经济建设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在新余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市政府就十分注重发挥社会投资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路子,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办学,鼓励市内各公办、民办学校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办学,不仅解决了职业学校发展中普通存在的资金难问题,减轻了财政负担,满足了青少年受完义务教育后继续深造的需求;而且为职业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难题,实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基础。在新余的中等职业教育中,民办教育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市共有中职教育机构53个、学生万人,其中民办中职教育机构47个、学生万人;2000年以来,全市民办职校就新增校园面积3000多亩。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新余全市民办职业学校固定资产总额已达亿元;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以每生人均年消费额8000元计算,仅这一项新余市一年从市外聚集资金可达亿元,加上每年近2亿元的(职校)固定资产投资,有亿元资金直接带动新余市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对新余市GDP的贡献率高达13%。
2、在办学形式多样化方面,新余市坚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指导方针,全市职业学校基本上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市政府十分注重放活办学形式,创新办学模式。目前该市既有公民个人办学,又有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和事业单位办学;既有国有民办,又有民办公助;既有集团办学,又有一校两制等办学形式,形成了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并举、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并行的多样化办学格局。市职业高中在公办职业高中内开设民办中专,实行公办学校、民办机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扭转了过去长时间招生不足、流生严重、声誉不佳、举步艰难的现象,一跃跻身于全省职高办学先进行列。分宜三中试办综合高中,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班,实行“二一分段,高三分流”,通过增加技术类课程和职业预备教育等方式,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为升入高职或直接就业打下基础。渝州、中山等职校实行“校外设校”,让学生在外地学习文化,一年后到新余学习专业技术,逐步形成了集团化办学的格局。
3、在学校管理企业化方面,新余市政府注重引导学校引入企业经营、企业管理的理念,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于合作办学,注重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民办职校建立董事会,形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全市的民办职业学校,在财务上实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人事上全面推行聘用制,在工资报酬上全部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高职低聘与低职高聘并行,建立健全“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灵活管理体制。部分职校还推行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4、在教育教学特色化改革方面,坚持 “贴市场、特色办学、质量立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特色办学理念,已经成为新余职业教育真确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突出职教职业性的过程中,他们真正做到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新育人才”和“办学形式多样性,专业设置职业性,培养目标应用性,教学方法实践性”。渝州高级职业学校自创办之初,就坚持以电子工程专业为龙头,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从1998年至2003年连续六年夺得全省学生电子电脑大赛团体总分第一;赣西职校依托华丽服装厂,以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为龙头,形成了“厂校结合,产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以计算机专业为龙头,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技术为特色的学校。全市各职校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专业。
5、在推介就业方面,新余的职业教育坚持“订单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根据职业岗位订单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学校负责全部推荐就业,实现了技能培训与高位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可以说是全国职业学校的普遍做法,然而,政府出面并亲自参与这项工作,恐怕就是新余市特有的做法。1992年,新余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教育局、市科协等部门负责人随同职校赴深圳考察毕业生就业情况;1997年该市教委主任同职校一道赴深圳特区跟踪调查已就业毕业生情况。正是这种上上下下都高度重视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观念和做法,造就出新余“所有职校都与沿海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与订单就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签订长期用人合同,开通校企直通车”的喜人局面;同时还密切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实践与企业需求的关系。新余职校的实训教材全部参照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设置,根据企业要求量身施教,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上岗;部分职校专业课程由用人单位派专业人员教授,真正做到了“招得进、教得好、送得出”。深圳富士康公司10万员工中有6000多名来自新余职校;步步高集团5000名员工中有1000多名毕业于新余职校;中国百强企业之一的东莞金宝集团18名中层管理人员中有12名毕业于渝州职校。深圳的康佳、赛格、华强、锡威、中航等大型合资企业,都把新余职校列为人才培养储备基地。目前,该市职校毕业生一次性推介就业率已达98%以上。
二、“新余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根据全省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省教育厅今年分配给咸宁中等职业学校15500人的招生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参观、学习了新余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后,考察团结合咸宁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以下观点,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根据周济部长的话讲,中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而当前我市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比较差,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还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尽快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从“新余现象”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职业教育对城市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在咸宁我们也确实能够看到 “办好一所学校,繁荣一条街道”的现象。咸宁市城区目前大中专学校在校生约4万多人,按生均年消费8000元计算,源自大中专学生教育消费每年就可以聚集资金亿元;如果今年咸宁职业学校实现15500人的总体招生规模,仅职校新生给咸宁带来的资金聚集就会超过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进入咸宁,对我市城域经济的发展、对拉动咸宁的消费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强力作用。由此可见,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而且周期短、见效快。
各级党委、政府对咸宁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站得高、看得远,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上下形成“抓经济建设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的共识,克服重普轻职的倾向,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咸宁“科教兴市、兴工强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与咸宁普及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科技兴农等有机结合起来。借助各类媒体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宣传“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决定财富”的观念和成功典型,引导社会各界、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公众认识、重视、认同、接受职业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科学、理智地规划职业未来,形成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创新思维,长远规划,合理构建咸宁职业教育体系,把咸宁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咸宁比邻九省通瞿的武汉市,交通便捷,地域环境优势明显;另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2005~2007年三年间,全市初中毕业生每年都将保持在55000~60000人之间。2004年,我市普高、中职招生人数分别为17497人和12068人,普、职招生协调比为59∶41。要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83%计算),每年普、职招生规模必须保持在45650~49800人以上,按“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中职年招生规模最少应达到22850人以上。而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已基本饱和,新建高中或扩大普通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太现实。因此,咸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着强大压力,必须创新思维,长远规划,果断决策,按照“四统筹、四侧重”(统筹普教与职教,侧重职教;统筹城、乡职教,侧重农村职教;统筹高职与中职,侧重中职;统筹公办与民办职教,侧重民办职教)思路,大力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
1、整合职教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我市目前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7所,在管理体制上既有部门办学,又有政府直属,条块众多,各自为政,不便统一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出现重复建设,产生资源浪费,经常发生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我们建议象黄石市一样,根据温泉、咸安城区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统筹全市职教资源,对中职学校采取合、并、改等形式进行重组,抓住全省“325工程”(省教育厅决定从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市州中职学校中,重点建设20所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以上的中职学校,教育部和教育厅将给予大力扶持)的机遇,力争建成1~2所符合“325工程”要求的中职学校。同时,结合这次资源重组,在市直全力打造3—4所办学规模较大、办学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并将所有中职学校统一归口管理。具体方案如下: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以工商、财经类专业为主要特色。将交通学校并入咸宁高级技工学校(咸宁市工业学校)以办好数控专业、模具设计、机械制造为主要特色的职业学校。将咸安职教中心和咸宁市商贸学校并入市生物机电工程学校,办好农类专业和机电类专业特色的中职学校。咸宁市卫生学校,办好以卫生类专业为主的特色学校。将市艺术学校和体育学校合并成一所具有体育艺术特色的中职学校。其他各县市全力办好一所职教中心。同时,调整中职学校中综合高中规模结构,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实现把我市职业教育做强做大的目标。
2、创新办学模式和投资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采用联合、连锁、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转制、股份制和企业办学、企校联办,甚至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形式、多样化办学模式;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和保护民间资本投资职业教育,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职业教育投资机制。咸宁应该借鉴新余经验,大力引进和扶持民办职业教育,通过兴办民办职业教育,引进职教精英,培育职教龙头,培植竞争环境,创新竞争机制,并以此为起点,刺激和带动现有职业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我市已有几所中职学校通过改制、引进合作办学等方式进行探索性改革。咸宁电子科技学校主动与赤壁机电信息技术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引入“订单”培养办学模式;咸宁生物机电工程学校与湖北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3 2”直通式教学合作;咸宁市艺术学校与武汉市旅游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开办旅游、空乘等热门专业;咸宁市商贸学校引进新加坡籍华人投资办学,开展涉外输出培训;赤壁市教育局对职教中心实行国有民办改制,引进浙江职教专家和资金办学;通城、嘉鱼、通山等县职教中心也在与本县劳动培训学校、乡镇成校和农村中学进行广泛合作,积极开展初中学生中途分流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职教育的对接工作。
3、建立扶持机制,创新职教环境。对《职教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进行政策性研究,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应该做到“扶优扶强”,提高职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例如可以设立职教融资信用保证基金、职业教育贷款贴息专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经费专户、政府投资建设职业学校公用实习、实训基地等),实现多种举措并举,多渠道共存,逐年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夯实职教发展基础。在职业学校融资、建校征地、招生政策、职校学生助学贷款、民办职校师生户籍管理、人事管理政策、教师职称评聘和毕业生安置服务、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大统筹和协调力度,出实招、出硬招、出新招,积极营造出咸宁优良的职教发展环境。
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已经对我市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以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市教育局也就咸宁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六个五”的目标,即2005—2007年的三年间,每年中职学校招生不少于15000人;争取通过三年努力,市直建成1—2所在校生规模超过5000人的中职学校;连续三年每年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的中职学校不少于5所;经过三年努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协调比接近或达到5∶5;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三年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达到50000人以上。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把咸宁的职业教育事业做大做强、办出特色、办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