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街道驻村工作情况总结
为让驻村干部安心基层、扎实工作、做出成效,**街道将驻村干部工作与考核提拔挂钩抓好驻村干部管理,促使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做出成效。
一、主要做法有:
一是强化驻村干部工作纪律,加强监管和检查。从行为上规范,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的自觉性。街道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驻村干部工作,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走访慰问,关心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工作不在状态、不在岗、反映较差的驻村干部进行谈话教育、调换人员等方式处理。
二是建立驻村干部定期工作汇报制度。结合进户入企大走访活动,要求驻村干部定期将驻村开展工作形成总结,说明每月在村的工作天数,并自觉做好民勤日记,记录好在驻村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接受街道组办和纪委办的监督管理,保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三是积极开展下基层走访群众活动,加强督查。组织督查组不定期的对驻村干部进行明察暗访,发现没有在村或在村不在状态的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并积极听取村民对驻村干部的意见和反响,对反映特别差的干部找到本人进行谈心谈话教育,要求立即整改,保证驻村工作成效。这种以群众反响为重要考核依据的方式,真正实现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实让驻村干部真正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工作,造福一方百姓。
四是建立完善考评机制,建立驻村干部工作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制度。年终考核时,由驻村干部形成年度工作总结,同时,村委书记和主任参加对机关干部年终测评打分,最终的测评分作为评定当年考核的重要依据。这种与驻村干部利益挂钩的制度,大大地增加了驻村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将村工作当成自己工作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干。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机关干部不能胜任驻村工作。由于**街道处于主城区,所辖的村大部分为城乡结合部,村民素质较高,对驻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相应的提高。对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从机关部门调入的同志来说,对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缺乏深入了解,一时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推进“三农”工作。特别是当碰到宗族派系错综复杂,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发展经济的路子少,人才缺、资金少的落后村,驻村干部在短时间内很难理不出头绪,一些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搜集情况,发现问题这一最初的工作层面上,要想取得实质性的工作成效,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和学习期。
二是部分机关干部对待驻村工作存在浮躁心理。由于农村工作重心发生变化,乡镇街道的工作重心也出现了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区的趋势,寻求资金、项目、信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成为乡镇街道干部的一大任务。同时,一些驻村干部工作不深入,下村时间少,驻村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很少接触群众。即使下村,也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
三是对驻村工作的重心把握不准。部分驻村干部没能及时找准自身定位,正确担当起农村政策宣传、上下信息沟通、群众信访调解、农民致富服务和组织建设督导的职责。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有些驻村干部直接插手于村里各项具体工作中,混淆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工作职责,没能起到正确的指导和监督作用,降低了村干部对其的信任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挤,反而不利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纠正思想。要加强教育指导,要让驻村干部认识到农村工作的特点。村干部、村民在家的主要时间是晚上,驻村干部要多运用“农民夜校”、“农民课堂”等形式统一思想、开展工作;白天要走到田间地头一起劳动一起交流,晚上要多走访,多亲民情、多察民意。
二是严格要求,树立形象。驻村干部要想尽快适应新角色,必须加强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实践中学;不仅要自己学,还要带动身边的人学;要虚心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要认真钻研,不断夯实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领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群众中树立一个勤奋好学的新形象。
三是锤炼素质,健康成长。一方面,要树立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另一方面,要有过硬的本领及综合能力,具备zz思想工作的驾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尽快熟知和掌握农村工作的能力、促进增收的创新能力、生产指导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