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邦香茗雅韵历史文化
礼仪之邦香茗雅韵
茶会的盛起
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以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
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祐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
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含茶成语
【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低唱浅斟】斟着茶酒,低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遣兴消闲的样子,一种安乐自适的情态。
【壸浆箪食】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家常茶饭】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挑茶斡刺】寻事生非。
【三茶六饭】谓茶饭周全。
【一茶二饭】一般泛指日常生活琐事。
【粗茶淡饭】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
天下名泉之当阳珍珠泉
(22)湖北当阳珍珠泉
珍珠泉位于当阳城西南的玉泉山麓,泉池正处于幽篁丛丛的斑竹园内。又名玉泉,也称金龙池。泉水系来自玉泉山岩裂隙下渗的地下水,因其受隔水岩层阻挡,所以,才呈上升状涌出,被围在一座石池内。由于泉水碧透如玉,无数泉眼从池底涌起串串水泡,宛如颗颗珍珠,故名珍珠泉。
说到珍珠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当地本是银河系段,一次南极仙翁奉玉帝之命从东海龙王处运一船珍珠路过这里,神船牵夫提醒仙翁,此处多暗礁,应绕道而行。仙翁把话听错了,说: "龙王本是水族之王,河里当然蛟(礁)多,不必绕道而行"。结果,神船颠覆,珍珠翻入河底。仙翁虽幸免于难,却受到玉帝处罚,从此,银河改道于天上,当阳一带成为一片陆地。不知过了多少年以后,此事为龙伯国大人们知道,便挖土凿船取珍珠。结果,珍珠随着留存的银河圣水涌出,但一出水面,就不见踪影。最后,当龙伯国的大人们知道神物入不了凡人之手时,池坑已成为涌水如珠的泉水,珍珠泉也因此得名。
其实,珍珠泉在唐代时已经盛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个宗侄李英,系当阳玉泉寺僧,法名中孚,深通佛理,善于词翰,尤喜品茶,每年清明前后,吩咐小沙弥于寺左采摘茶树鲜叶,制成仙人掌茶,施舍过往香客。中孚禅师后云游至金陵(今江苏南京)栖霞寺,拜会族叔李白,并呈上仙人掌茶,于是李白作《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相谢。诗中,李白用雄奇豪放的诗句,将仙人掌茶作了详细的描述。这种茶,叶片外形如掌,色泽银光隐翠,香气清鲜淡雅,汤色微绿明净,饮后齿颊留香,如果配以寺前的珍珠泉,其味尤妙。明代诗人袁宏道与他的好友黄平倩同游玉泉山寺后,写了一首《玉泉寺》诗,诗中写的"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描绘的就是诗人与好友在珍珠泉闲语品仙人掌茶的情景。直到今日,玉泉山以绿显翠,玉泉寺因珍珠泉出雅,珍珠泉有仙人掌茶为贵,可谓是名山、名寺、名泉、名茶俱美的旅游胜地。
古寺与名茶
神州大地 ,山川秀丽。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名山出名茶,名山藏古寺。我国佛教众僧在饮茶和名茶栽培方面起到了可贵的推广作用。
隋唐,名山古寺种茶相当普遍 ,茶叶与佛教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山茶产于广西桂平县西山寺,为寺中僧侣所植。唐代开始种植,到明代已誉满两广及湖闽地区。
南山白毛茶产于广西横县。相传是明代建文皇帝南逃避难在南山寺时所亲手种植 ,共有七株,称之“圣种”。后又由南山寺众僧培植。
君山茶产于湖南洞庭湖君山 。相传 ,唐代有一位名叫“ 白鹤真人”的老道士,他巡游至君山落脚。他将带来的8 株茶苗在君山种植,后繁植而成为今天有名的君山茶。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 。唐代陆羽《茶经》一书中指出:“杭州天竺寺、灵隐寺产龙井茶。”如今, 尤其是灵隐 寺周围,茶树遍坡,碧绿如染,重重叠叠, 直上云天。龙井茶叶与虎跑泉水,被誉为“西湖双绝”。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据《黄山志》记载:“莲化庵旁就石隙养茶,多轻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 雾。”黄山毛峰茶园,主要分布在黄山桃花峰桃花溪两岸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及半山寺周围,这与黄山众僧历代培植有关。
仙人掌茶产于湖北省“ 天下四绝”的当阳县玉泉寺。据史料记载,该茶创制于唐代玉泉寺中孚禅师之手。
鹿苑茶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据记载:鹿苑茶创制于南宋,清乾隆时定为“贡茶”,受御封。
专家“复原”陆羽煮茶法
“茶圣”陆羽是如何煮茶的?这一失传千年的唐代茶艺,经过中国农科院专家近1年的科学实验,终于得到科学“复原”。
茶是中国的“国饮”。据考证,中国人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法。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为杰出代表。
参与“复原”唐代茶艺研究的姚国坤说,“复原”陆羽煮茶法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煮茶前先要烤茶。二是碾茶要适度。当水温达86℃至88℃发生“一沸”时,按一定比例加盐;当水汽增加,“缘边如涌珠连泉”的“二沸”时,舀出一瓢沸水待用,并用夹有节奏地向同一方向搅水,当中心出现旋涡时,按量放入茶叶,至茶水“腾波鼓浪”的“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一瓢水止沸,随即端下煮茶锅,舀茶汤分成3至5碗。这就是唐代茶艺的精髓。
“禅茶一味”——中国茶道与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
1、“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2、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
中国的饮茶普及于何时?
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利用茶,茶最早是作食用和药用,茶作饮用则晚于食用、药用。饮茶始于何时?中国的饮茶普及于何时?如何饮茶?下面略加论述。
一、饮茶始于西汉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稀罕说、三国说。
(一)先秦说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
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
(二)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集古录》则认为始于魏晋。
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三)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茶。"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
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一般都认为"买茶"之"茶"为茶,而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县,说明四川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中国的饮茶不晚于公元前一世纪。
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