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博物馆导游讲解词
大家好!
欢迎参观昆虫博物馆,我是讲解员 ,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
昆虫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6月,是中国第一个国立昆虫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虫博物馆,包括展览、收藏、科学研究三大部分,收藏国内外昆虫标本120多万号。现在大家参观的是展览部分,采用仿生建筑,外形像一只巨大的甲虫,总建筑面积为3600多平方米。
现在大家看到的“崇尚科学,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持续发展”是昆虫博物馆的创始人、世界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在1999年昆虫博物馆二期工程落成时的亲笔题词,也是我们办馆的指导思想。
昆虫博物馆分上下两层五个展厅,现在请随我参观第一个展厅--昆虫生命厅!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起源于3亿5千万年以前的泥盆纪,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要早近一亿年。在已知的150多万种动物中,昆虫就占了四分之三,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我们到处都可以发现昆虫。与恐龙同时代的昆虫个体硕大,当时的蜻蜓就有76厘米,犹如一只大鸟。展柜中陈列的是古老的昆虫化石,一亿5千万年前晚侏罗纪的蜻蜓化石,还有蜉蝣、蜚蠊等化石。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的统称,它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6条腿,一生发育多变化。大家可要记住了,只有6条腿的动物才是昆虫,多一条或少一条的都不是。大家看看这些动物,它们都不是昆虫,它们是昆虫的近亲,与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但它们的足多于6条,象蜘蛛、蝎子有8条腿,蜈蚣和马陆的腿就更多了。
知道了什么是昆虫,下面我们再详细了解一下昆虫的体躯构造,昆虫体分三段--头、胸、腹,我们先看头部。头部是昆虫的取食和感觉中心,昆虫种类繁多,由于生存环境和取食习性的不同,它的口器也分化成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咀嚼式口器,如蝗虫、蟋蟀等,它们的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组成,主要取食固体食物;第二种是虹吸式口器,如蝴蝶和蛾等,口器由一根长长的喙管构成,主要吸食花蜜、露水等液体食物;第三种是刺吸式口器,如蚊子和知了等,它们的口器特化成针管状,可以直接刺入人的皮肤和植物组织,吮吸血液或汁液。当蚊子刺吸人体时,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口针插入皮肤后先注射唾液酶,这样就将体内携带的病毒、细菌等传给健康人群。蚊子可以携带和传播80多种疾病,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动物。最后一种是舐(shi)吸式口器,如苍蝇等,取食时用唇瓣直接添吸植物表面汁液。
昆虫头部还有一对触角,就象天线一样,感受外界信息。灵敏度让人吃惊。如,雌性天蛾释放的信息素只有0.0001毫克,而雄性天蛾在十几公里以外就可以嗅到这种气味。当前,美国一些昆虫学家利用受过训练的蛾类来探测出人造爆炸物等非法危险物品,试图训练蛾类成为未来的反恐精英。昆虫触角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棒状,连珠状,羽毛状等等。
昆虫的头部常常还有一对复眼和1-3个单眼,单眼一般只能辨别光线的强弱,复眼能够成像,复眼是由许多6边行小眼组成。昆虫中眼睛最多的是蜻蜓,蜻蜓的复眼是由28000多个小眼组成。许多昆虫也像人一样有听觉,不过它们的耳朵不长在头部,蝗虫的耳朵长在腹部的第一节,蟋蟀的耳朵则长在前足胫节上。
了解完昆虫的头部,我们再来看看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昆虫的跳跃、飞行等运动是靠胸部来完成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昆虫的足发生了分化,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步行足、跳跃足、游泳足、攀援足、携粉足等等。蝗虫的后足很发达是跳跃足,一次跳跃的距离可达体长的100多倍。跳蚤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一次弹跳高度可达其体长的200倍,相当于人跳400米高。航空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英国一飞机制造公司从其垂直起跳方式上受到启发,成功设计制造了几乎可以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除了三对足,昆虫的成虫一般都有两对翅,根据翅的构造可分为鳞翅,鞘翅,覆翅、膜翅等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昆虫的第三段腹部,腹部是昆虫的生殖和消化中心,是昆虫重要的繁殖器官。昆虫大多数是两性生殖,也有孤雌生殖的,甚至还有一些种类既可以两性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大多数昆虫是卵生,也有少数卵胎生、胎生等。昆虫一生从卵孵化到长成成虫,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称为变态。昆虫的变态可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不完全变态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完全变态的昆虫有蝴蝶、蛾子等,不完全变态的有蝗虫、螳螂、蜻蜓等。
现在大家看到是好爸爸负子蝽,负子蝽是水生昆虫,雌性负子蝽将卵产在雄性的背部,由雄性负子蝽担负养育子女的重担,因此被称为好爸爸。
现在请看园柱形展柜内的胡蜂蜂巢,俗称马蜂窝。蜂巢由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组成,每个小蜂房的底部由3个相同的菱形组成,是最节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令许多专家赞叹不止,蜂窝结构在建筑上广为应用。
昆虫是大自然的歌手,昆虫鸣叫的声音,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语言,这里展示了昆虫鸣叫的三种原理:一种是鼓膜震动发声,如知了的鸣叫;二是翅膀震动发音,如蜜蜂、牛虻等;三是翅膀摩擦发声,如蟋蟀,螽斯等。
昆虫的生活习性多种多样,蚂蚁、蜜蜂、白蚁等昆虫喜欢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称为聚集习性;食性也很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等,如苍蝇就是腐食性,七星瓢虫则是肉食性或捕食性。有些昆虫的成虫雌雄个体外部形态差异很大,如独角仙、锹甲等。
昆虫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保护色和拟态两种保护方式,请大家仔细看,树枝上一片片枯叶,并非枯叶,它其实是枯叶蝶,伪装的非常巧妙,被称为伪装大师。还有竹节虫、角蝉等。
昆虫家族厅
现在请大家参观第二展厅昆虫家族厅。
昆虫纲已知种类有100多万种,分类学家按照亲缘关系把昆虫纲分为33个目。这里按照进化顺序介绍33个目以及各目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种类和常见种类:
缨尾目昆虫:是比较原始的无翅小型昆虫,由于它们身上有银灰色的鳞片,尾部有二根或三根细长的尾须,因此被称为衣鱼。全世界已知种类有570多种,中国已知约20种。是常见的书籍和衣物害虫。
蜉蝣目昆虫:蜉蝣目(Ephemeroptera)目名源自希腊文,意为 “仅一天的生命”。中国也有“朝生暮死”之说,其实古人对蜉蝣不了解,蜉蝣一般为水生,它的幼虫称稚虫生活在水中,寿命长达数月到1-2年,成虫不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古人借蜉蝣的“朝生暮死”来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蜻蜓目昆虫:蜻蜓昆虫比较原始,常见的有蜻蜓和豆娘,它们都有美丽的翅,纤细的身体,硕大的复眼和极短的刚毛状触角。蜻蜓繁殖离不开水,我们经常说的蜻蜓点水其实是蜻蜓在产卵。蜻蜓的幼虫叫稚虫,统称水虿,水生。蜻蜓与豆娘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蜻蜓的翅一般透明无色,豆娘的翅常常有较深的颜色;停息时,一般蜻蜓四翅平展,豆娘四翅斜立于体背。
蜚蠊目昆虫:蜚蠊俗称蟑螂,体扁平,头常折于胸部下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善奔跑,多数种类夜间活动。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常见的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
等翅目昆虫:俗称白蚁,是一类小型昆虫。通常集体生活,有复杂的社会组织及分工。它们以木材纤维为食,肠道里有一种特殊的,可以消化纤维的细菌。有些生活在土中,在地下筑巢或地面筑巢成塔状,称为“蚁塔”。有些生活在木材中,是家俱、建筑物及树木的重要害虫。普通白蚁无翅,只有繁殖蚁才有翅,交尾后翅从基部脱落。
螳螂目昆虫:螳螂目昆虫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前胸延长;前足特化成镰刀般的捕捉足。姿态优雅的螳螂是昆虫界最冷酷的猎手,他们捕食几乎所有的昆虫,包括自己的同类。雌雄螳螂交尾后,雌螳螂常常会将雄螳螂吃掉,以补充营养,繁殖后代,而雄螳螂有时会心甘情愿的被吃掉,因此说螳螂是自然界的好丈夫,有忠贞不渝话螳螂之说。
虫修 目昆虫体棒状或阔叶状,酷似植物。棒状的称竹节虫或杆虫修,体阔叶状的称叶虫修。虫修目昆虫种类不多,但都是中型到大型昆虫,有些种类体长可达65厘米,是世界最长的昆虫。
直翅目昆虫就是我们常见的蝗虫、螽斯、蟋蟀、蝼蛄等,中国已知近2300种,其中蝗灾是三大自然灾害之一。直翅目昆虫前胸背部为发达的马鞍状,后足为跳跃足,前翅为皮革质的覆翅,后翅为膜质,飞行能力强,为不完全变态。蟋蟀好斗成性、蝈蝈鸣声动听都是重要的观赏昆虫。
同翅目昆虫我国已知约7000种,大小和外形非常悬殊,蝉和蚜虫都属于这个目。口器为刺吸式,前翅质地均匀,停息时翅置于背上呈屋脊状。其中有不少是农林重要害虫,如蚜虫、介壳虫。
半翅目昆虫俗名叫“蝽”,我国已知近4000种。刺吸式口器,前翅一般为半鞘翅,腹部具有臭腺。泰国的面具虫就属于半翅目蝽类,看它多象京剧的脸谱。
鞘翅目昆虫便是我们常说的甲虫,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一些漂亮的种类是收藏家渴望的珍品。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占昆虫总数的1/4,是昆虫纲最大的一个目。中国已经发现超过19000种,实际数量还远不止此。甲虫体型大小悬殊,前翅角质化为坚硬的壳,起保护后翅和腹部的作用,膜质的后翅才是作飞翔用的。展柜中陈列有各种甲虫,如金色条金龟、红色条金龟、贝氏条金龟,咖啡巨犀金龟等等。蜣螂俗称“屎壳螂”,取食牛粪、羊粪等,是自然界的清道夫,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从我国引进神农蜣螂,来解决牛粪羊粪带来的草场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这里还有瓢虫、叩头虫、荧火虫、各种天牛等等。
襀翅目昆虫又叫石蝇或襀翅虫,体形不大,中国有近400种。共同的特点是头部宽大,有一对细长柔软的丝状触角,咀嚼式的嘴已经退化。它们只有1到5厘米长,身体与蜉蝣一样,也是柔软纤弱的。成虫翅看上去发达,但实际飞翔力很弱。一般栖息在流水附近的树干或岩石缝隙内,幼虫生长在水里,对水质要求很高,目前此类昆虫已经被作为水质监测昆虫。
广翅目昆虫虽然在中国不到100种,但在野外,我们会有机会遇见这些身体中型至大型,引人注意的,看起来非常古怪的昆虫。它们的触角细长多节,复眼发达而突出,单眼三个。广翅目雄虫往往有极其巨大的腭,宽大的翅膀为膜质。发达的前胸呈长方形,可以活动。粗大的腹部没有尾须。飞翔力很弱,平时一般停在水边的岩石或树干上,傍晚有时会在水面轻飞。幼虫就栖息在水底,肉食性。
脉翅目昆虫翅膜质透明,脉序网状,具翅痣,口器咀嚼式,完全变态。包括草蛉、粉蛉、蚁蛉等。中国有3600多种,绝大多数种类为肉食性,捕食蚜虫等农田害虫。
鳞翅目昆虫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蝴蝶与蛾,多为中型至大型昆虫。虹吸式口器,平时像发条一样蜷曲在头下,吸食时伸出,可以探入花心吮吸花蜜。蝴蝶和蛾外貌很相似,容易混淆。怎样区分蝴蝶和蛾子呢?我们只要抓住关键,注意它们的触角构造,就不会闹笑话了。蝴蝶的触角为棒状和锤状,端部膨大,基部细长;而蛾子触角是丝状或羽毛状。蝴蝶多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蝴蝶停止时,两对翅常常竖起来,而蛾子停止时两对翅则平铺覆盖在身体背部。这里展览的蝴蝶品种以凤蝶、粉蝶、蛱蝶、斑蝶、娟蝶等为主。
毛翅目昆虫小至中型。咀嚼式口器,触角细长,约与身体长度相等。成虫似鳞翅目的蛾类,因此俗称石蛾。
长翅目昆虫种类较少,通常地域性很强。头部向下延长成喙状,雄虫腹部末端球状的外生殖器常向上翻卷,形似蝎子,因而本目昆虫一般称为蝎蛉。
双翅目昆虫为昆虫纲中第二大目,常见的有苍蝇、蚊子、牛虻等。它们只有1对前翅,后翅特化成平衡棒。复眼很大,占头部的大部分。多数种类为卫生害虫,有些为天敌昆虫。
膜翅目昆虫为昆虫纲中第三大目,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翅膜质二对,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雌虫常具针状产卵器,有时具有蛰刺能力。完全变态。包括蜜蜂、蚂蚁等。
以上参观,我们认识了昆虫大家族中的一些主要类群,虽然人们常认为昆虫是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其实它们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昆虫生物多样性。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世界名蝶展区,展区内收集了世界各国的一些名贵及珍稀的蝴蝶,包括一些国家的国蝶。
闪蝶科是只分布于南美洲的种类,由于翅面能够闪烁绚丽的金属光泽而得名闪蝶,多为金属蓝色或灰白色,日间活动,飞翔敏捷。全世界有80多种。闪蝶的鳞片在结构上非常复杂,由多层立体的栅栏构成,光线照射到翅上时,会产生折射、反射和绕射等物理现象,于是闪蝶翅上的复杂结构在光学作用下就产生了彩虹般的绚丽色彩。
光明女神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也是秘鲁国蝶,数量极少,十分珍贵,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其前翅两端的颜色由深到浅蓝不断变化,整个翅面犹如蓝色的天空镶嵌一串亮丽的光环,呈V字形,给人间带来光明。不仅体态婀娜,展翅如孔雀开屏,在阳光下蝶翅光彩熠熠。
这里还有巴西的国蝶大蓝闪蝶,哥伦比亚国蝶--寨浦路斯闪蝶,产于秘鲁的夜明珠蝶,酷似猫头鹰的猫头鹰蝶,瑞典国蝶--鹤顶粉蝶;美国国蝶--君王斑蝶;日本国国蝶大紫蛱蝶;澳大利亚国蝶天堂凤蝶。还有长袖凤蝶,非洲白凤蝶、曙凤蝶、白斑园蛱蝶等。
阿波罗绢蝶是俄罗斯国蝶,也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同时还有中华虎凤蝶、三尾凤蝶等。
金斑喙凤蝶是中国国蝶,也是中国特有物种,是世界濒危物种,中国I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最昂贵的蝴蝶之一。极为罕见,仅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少数地区。翅上鳞粉闪烁着幽幽绿光。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末端一小截颜色金黄。
在蝴蝶世界中,有些种类雌雄个体存在很大差异,大家看这些大凤蝶,雌雄外形,色彩悬殊,判若两种蝴蝶,体型较小,外形漂亮的是雄蝶。
最后看到的是印尼国蝶绿鸟翼凤蝶,马来西亚国蝶红颈鸟翼凤蝶。
这里是两个3米多高有几百只蝴蝶和甲虫组成的百蝶起舞图和甲虫方阵,给人以遐想。对面有三幅蝶翅画,由蝴蝶翅膀拼贴而成。中间这一幅《满庭芳》,长1.8米,宽1.2米,画中古代仕女手执蒲扇,风姿绰约,飘然起舞,墙上凤凰戏珠,彩蝶纷飞,地下落英缤纷,创作富有诗意,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与众不同的是,这画是立体的,是用5000多枚蝴蝶的翅膀一片片拼贴而成。
现在大家看到位于大厅中间的是多媒体互动区。这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下,由我们昆虫博物馆自主研发的多媒体软件,包括昆虫的变态,昆虫的鸣叫,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记忆游戏等多媒体软件。其中昆虫的变态采用了最新的3D和VR结合技术,屏幕上的昆虫可以随游客的手指头任意翻转,放大、缩小等,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现在请大家上二楼参观。楼梯口向上看到的是我们昆虫博物馆的馆徽,中间的蝴蝶是我们国家的国蝶金斑喙凤蝶。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3幅蝶翅画,是由巴西希利凯公司收制作的,中间这一幅《蝶王传四代》,用了7988只巴西名蝶--大蓝闪蝶拼贴而成。
昆虫与人类厅
现在大家参观的是第三展厅昆虫与人类厅。在人类历史上,蝗灾常与水灾、旱灾相间发生而成为危害人类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它对农业、牧业甚至林业均可造成毁灭性破坏。自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2642年)我国共发生蝗灾796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一次。那么除了蝗虫,还有很多危害人类以及农作物的昆虫称为害虫,而能够给人类创造产品,满足人类需求的昆虫称为益虫。害虫要加以控制,益虫需要保护。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害虫。家庭害虫:有很多生活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为害粮食、衣服、书籍、建筑等。书籍常常会被衣鱼等害虫蛀食,皮衣、毛衣等衣物会被皮蠹等蛀食。白蚁是为害建筑物的害虫,栋梁、椽柱甚至会被白蚁从中蛀得空空的。蟑螂出没于家庭、宾馆的厨房,是最常见的家庭害虫,只要有一毫米的缝隙它就可以自由出入,被蟑螂取食、污染的食物,不但带有大量细菌,甚至可以致癌,要想彻底消灭蟑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卫生害虫,能够传播疾病,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昆虫称为卫生害虫,如苍蝇、蚊子、臭虫、跳蚤、虱子等等。蝇类可携带多种病原体,包括肝炎和天花等病毒,伤寒、痢疾、霍乱、炭疽、麻风、结核等细菌,常见种有家蝇、红头丽蝇、丝光绿蝇、黑麻蝇等。
蚊子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动物,可以传播80多种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丝虫病和乙型脑炎等。我国常见的蚊子有:淡色库蚊、白纹伊蚊。
跳蚤可以传播鼠疫,14世纪(1348年到1352)在欧洲大流行的鼠疫--“黑死病”, 死亡人数达到2500万人,占欧洲人口的1/4。
农作物害虫主要为害农作物,中国农作物害虫有1500多种,每年造成的损失有5400万吨。
水稻害虫,全世界有1300多种,中国有380多种,最常见的有稻蝗、稻螟、稻苞虫、稻飞虱和叶蝉等。二化螟和三化螟是主要的水稻螟虫,为害水稻茎秆;稻包虫是一种蝴蝶,幼虫吐丝将稻叶缀苞为害;稻飞虱刺吸为害,导致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并传播病毒病。
小麦害虫,中国有237种,常见的有小麦吸浆虫、麦蚜虫、麦红蜘蛛以及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其中,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害虫,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绝收。
禾谷类杂粮害虫,中国有500多种,主要有粘虫、玉米螟等。亚洲玉米螟为多食性害虫,以幼虫钻蛀茎秆、玉米棒,也为害叶片。该虫分布很广,国内除西藏、青海未见报道外,其它各省均有发生,每年因玉米螟造成的产量损失在30%以上。粘虫是迁飞性害虫,猖獗发生时,可将整株作物的叶片吃光,仅留残秆,损失严重。
棉花害虫,中国已发现的有310多种,重要的有30多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有棉蚜、棉铃虫、红铃虫等。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其幼虫钻蛀棉铃常常造成绝收,严重影响我国棉花的产量及棉织品出口。棉铃虫还钻蛀番茄、辣椒等果实。
储粮害虫,危害储粮的昆虫有200余种,全国每年损失达几百万吨。储粮被害虫危害以后,不但在数量造成重大的损失,而且也使品质大为降低。有些人认为储粮害虫是粮食中自然长出来的。因为他们在粮食入仓时,并没有发现害虫的踪迹,但是在入仓后不久,就出现了各种害虫,因此使他们就错误认为,害虫是由粮食中自己长出来的。其实不然,储粮中的害虫不会自己产生,它们都是通过粮食在田间生长、收获和储藏的过程中,侵入到粮食中的。如麦蛾和豌豆象,它们既能在仓库中危害储粮,也能在田间取食为害。当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时,它们就从隐蔽场所飞到田间,在稻穗、麦穗、豆荚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即钻入到粮粒内部为害,这时由于它们身体很小,我们不易发现它们,当粮食收获后进入仓库时,它们随着粮食也被带到仓库中。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发育长大变成了成虫,钻出了粮食,这时我们才发现粮食中突然出现了害虫。还有一些害虫,能够从田间飞向粮仓,侵入到粮食中为害,如谷蠹、绿豆象、皮蠹等。
玉米象是大家比较熟的一种贮粮害虫,成虫啃食,幼虫蛀食小麦、玉米等。印度谷螟蛀食谷物及其制品。烟草夜蛾,也叫烟青虫,幼虫取食嫩叶,咬成缺刻和孔洞,或钻蛀花蕾与果实,为害烟草。
蔬菜害虫,我国蔬菜害虫有200多种,比较重要的有30-40种,为了防治这些害虫,人们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从而导致蔬菜瓜果等存在农药残留残毒,影响人类健康,现在生产上使用无公害农药以及生物防治,农药残留已经大大降低。
菜粉蝶属于鳞翅目粉蝶科,是最为常见的蝴蝶之一,幼虫又称菜青虫,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芥菜、油菜等蔬菜。幼虫食叶造成孔洞、缺刻,同时排出大量虫粪,污染叶面和菜心,并可引发软腐病。
蝽属于半翅目蝽科,又叫椿象、臭板虫、臭大姐等,有臭腺,受到惊吓、干扰、攻击时会产生很难闻的气味。成虫、若虫吸食叶片、嫩梢和果实的汁液,受害果实畸形。常见种类有茶翅蝽、麻皮蝽、荔枝蝽象等。
桃小食心虫,幼虫蛀食苹果、梨等果实,严重影响果品品质。还有桃蚜、旋纹潜叶蛾,柑橘凤蝶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加害果蔬,给生产造成损失。
柑橘凤蝶属于鳞翅目凤蝶科,又叫花椒凤蝶,幼虫为害柑橘和花椒等叶片。
森林害虫,中国已知的森林害虫约2400种,最重要的 20余种中包括松毛虫、松干蚧 、华山松大小蠹、光肩星天牛、杨扇舟蛾等。它们的侵袭或寄生严重时引起林木或整个林分的死亡和生态环境恶化。森林害虫常常被誉为不冒烟的火灾。常见的为害树干的害虫包括鞘翅目的小蠹、天牛、吉丁虫、象甲;鳞翅目的木蠹蛾及透翅蛾,膜翅目的树蜂等。
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以幼虫钻蛀为害树干木质部,破坏养分运输,导致植株死亡。常见种类有星天牛、桑天牛等。其中黄斑星天牛导致三北防护林的杨树大面积死亡。
小蠹属于鞘翅目小蠹科,主要为害衰退和濒死的林木,以幼虫在树皮下为害,导致皮层脱落和整株死亡。常见种类有:华山松大小蠹、纵坑切梢小蠹。
现在向大家介绍有益昆虫,首先是蜜蜂,人类养蜂已经有9000多年的历史,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蜂产品深受人们喜爱,我国是世界养蜂与蜂产品大国,仅就蜂王浆一项,年产量已突破2千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蜜蜂也是自然界的主要的授粉昆虫。自然界85%以上的被子植物为虫媒植物,也就是说是通过昆虫的媒介才能授粉,结实。除了蜜蜂访花授粉外,还有很多传粉昆虫它们在植物的开花结实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传粉昆虫就没有自然界的姹紫嫣红。
养蚕起源于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养蚕第一大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以“丝国”而闻名于世,并通过“丝绸之路”向世界传播养蚕技术。目前,全世界养蚕的国家大约有40多个,中国是最大的蚕丝生产国,蚕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4。
家蚕,又叫桑蚕、蚕。蚕的一生经过卵、蚕(幼虫)、茧蛹、蚕蛾四个阶段。蚕吐丝结茧是为了保护蛹,茧通常有多种颜色。养蚕除了缫丝织绸做衣服外,蚕的粪便叫蚕沙可以提取叶绿素;僵蚕可以入药;蚕蛹可以食用;雄蚕蛾可以炮制成保健酒。
目前人们饲养的主要为家蚕,除此之外,还有柞蚕、蓖麻蚕、天蚕、琥珀蚕,樟蚕、乌桕蚕等,其中天蚕蚕丝墨绿色带有金属光泽,被称为丝中钻石,价格非常昂贵。
食用昆虫,昆虫作为人类食物吃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昆虫的习惯。全世界已知可供人类食用昆虫有3650余种,如蝗虫、蚕蛹、蚂蚁、蝉、龙虱、田鳖、黄粉虫、天牛、象甲等。食用昆虫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营养丰富,大多数食用昆虫的蛋白质质量在50%以上,而且属于可更新资源,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食物转变率高等优点,一些种类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很有开发前景的食品资源。
展柜中,大家看到的黄粉虫,又名面包虫、旱虾,原是一种仓库害虫,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在作为一种食用昆虫被广泛饲养。黄粉虫营养价值很高,幼虫被作为甲鱼、蝎子、观赏鸟类和鱼类等经济动物的活饲料。目前,几乎在各地花鸟鱼虫市场都有出售。
工业原料昆虫,一些昆虫它们的产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白蜡为一种介壳虫--白蜡虫雄虫的分泌物用途很广,除了制作蜡烛照明外,还广泛用于印染、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等行业。五倍子是蚜虫寄生所造成的虫瘿,富含单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原料。紫胶,也就是火漆,是一种介壳虫--紫胶虫的产物,具有绝缘、防潮、粘着等作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另外还有胭脂蚧,可以提取洋红,作为天然颜料用于化妆品。
药用昆虫是我国中药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草纲目》中记载了73种,迄今为止,已报道具有药用价值的昆虫有300余种,以昆虫入药的古今验方近2000例,其中临床报道应用的抗癌昆虫就有12目25科112种,最有名的药用昆虫是冬虫夏草,目前每公斤10多万元,它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是由虫草菌寄生于土壤中的蝙蝠幼虫,使幼虫僵化,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主产于我国青藏高寒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冬虫夏草具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咳、秘精益气、专补命门”的功效。展柜中陈列的还有蝉蜕、蚕沙、九香虫、地鳖虫、僵蚕、蚂蚁、冬虫夏草等药用昆虫
环保昆虫。蜣螂、埋葬甲等腐食性昆虫,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屎壳郎(神农蜣螂)是我国常见的腐食性昆虫。可以快速分解动物粪便。澳大利亚曾从我国引进神农蜣螂解决因牛羊等动物粪便堆积而出现的草场退化的现象。
有些昆虫用于司法鉴定,称为法医昆虫。一般人死10分钟后,苍蝇就会在尸体产卵,卵孵化成蛆,再变成蛹,最后成虫破壳面出,根据尸体上昆虫的种类和虫态,可为破案提供佐证。
另外,昆虫在仿生学研究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昆虫机器人,萤火虫与冷光源,蝇眼与照像机,蜂巢窝纸,步甲与二元化武器,蜻蜒翅痣与飞机平衡重锤等。
天敌昆虫。许多昆虫能够捕食或寄生其他昆虫,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叫生物防治。有了害虫打农药,弊端不少,一是成本高,二是易污染环境,三是时间长了虫会产生抗药性。因此,生物防治是一很好的办法。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常见捕食性昆虫有瓢虫、步甲、虎甲、螳螂、猎蝽、胡蜂等等,寄生性的有姬蜂、小蜂、寄蝇等等。
昆虫学家周尧教授
周尧教授1912年生于浙江鄞县上周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农庭。1932年9月-1936年6月就读于南通农学院,受尤其伟教授影响,对昆虫学产生了极大兴趣。1936年去意大利那波里大学,在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西尔维斯特利(F.Silvetri)教授的指导下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祖国河山遭到日本践踏,他悲愤不已,深感“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1938年毅然辞别西尔维斯特利教授回到祖国。回到广州的第二天,就穿上军装,投笔从戎,随军到了抗日前线。
1939年5月到10月,他以昆虫学家专家身份参加了中英庚款懂事会川康科学考察团,同年11月被聘为西北农学院教授,从此扎根祖国西北,把一腔爱国热情都倾注在昆虫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事业上。
1948年关中解放前夕,xx党发动内战已迫近西北农学院。在动乱中,学校其他负责人和一般教师逃离出走,周尧教授却留在学校,以实际行动保护学校财产免受对方军队的破坏和劫掠。
1949年西北农学院解放后,周尧教授精神焕发,加倍努力,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学科的发展,为祖国昆虫学事业的繁荣及我国农业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在教书育人方面,周尧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专业的普通昆虫学教学。他重视课堂讲授,讲课思路清晰,内容纯熟,语句简练。表达确切生动,板书工整,再加上他画昆虫图的独到功夫,紧紧地吸引了学生。他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尽力把讲课和实验结合起来,根据昆虫分类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使学生听、看、做、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常带领学生到田地间观察和采集标本,结合实际,传授技术,帮助学生认别昆虫。在他的引导下,学生对昆虫很感兴趣。通过他的讲授使苦燥无味的昆虫分类学变成了活生生的昆虫大千世界,使听者既受到教益。又是一种享受,有同学形容,听周先生讲课,大有“如坐春风”之感,在60多年的教书生涯中,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有的已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为杰出青年,或成为省、部跨世纪人才。学生们和周尧教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宜。
周尧教授毕生致力科学研究,著述等身,成绩卓著,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组织和领导小麦吸浆虫研究,对控制这一危害极大的害虫做出了重大贡献,该研究室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知识渊博,研究领域宽广,在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方面建树尤多,先后发表昆虫学论著200多篇(册),建立了23个新亚目,45个新总科和2个新科,发现400多新种与新属,采集标本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从1956年开始研究我国古代昆虫学史,并出版专著两部,此研究创立了我国昆虫史的新学科并为之奠定了基础。其中《中国昆虫学史》一书多次出版,被国外专家誉为“不朽的著作”,1990年获中国优秀科技史图书一等奖,1994年主编出版的《中国蝶类志》为中国昆虫学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全书100万字,彩色照片5000余幅,包括中国蝴蝶12科366属1800余种及亚种,其中新种新亚种85种。原国家科委宋健主任称其为“科学界创举”。1997年完成了《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一书,为全国研究蝴蝶属证与翅脉最全的专著,使中国蝴蝶研究达到更加完善的地步。
周尧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科技活动组织者和科技事业开拓者,早在他上大学期间,就创立了昆虫趣味会这一全国性学术团体及《趣味的昆虫》杂志。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创立了天则昆虫研究所,并主编《昆虫与艺术》《中国昆虫学杂志》等期刊。文革结束后,1979年受全国昆虫学家的委托创办《昆虫分类学极》,至今己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种刊物及700余位科学家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昆虫分类学界有影响的学报之一。1980年建立了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1987年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昆虫博物馆,该馆1999年扩建二期工程对外开馆,2005年又完成三期工程并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198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办出版社--天则出版社。1996年为了推动中国蝴蝶研究的发展,保护和持续利用蝴蝶资源,他又发起创立了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
1996年6月,为了弘扬周尧教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精神;鄞县人民政府在鄞县建成周尧昆虫博物馆,同时奖励周尧教授奖金人民币60万元。周尧教授为加速培养和造就昆虫分类学跨世纪人才和优秀学术带头人,促进我国昆虫分类学事业的发展,除将其中的20万元捐献给鄞县周尧昆虫博物馆外,将其余的40万元奖金连同他多年来的稿费等积蓄全部捐献用于设立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极大的鼓舞了青年一代昆虫分类学工作者。
周尧教授曾先后担任西北农学院总务长、植物保护系主任、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并先后兼任过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医学院教授、西北林学院名誉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西北五省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主任顾问、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西安世界语学会名誉会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zz协商会议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知识》、《中国动物志》等杂志及很多系列丛书的编委等职务,为陕西省及全国昆虫学会、科技史学会、世界语学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周尧教授仿真硅胶塑像,是他60-70岁时的英资。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杰出人士、中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优秀的编辑、出版家,世界语活动者、学术团体的领导人和工作者。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意大利那波里大学授予他荣誉奖状,1985年当选为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香港亚洲农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他“亚洲农业杰出人士”称号并授于金奖。他也是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爱国、敬业、惜时,乐群”精神,体现了一个爱国科学民主人士的高尚品德,值得每个人学习。
昆虫文化厅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五千多年来,昆虫与人朝夕相伴,映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昆虫文化。
丝绸文化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昆虫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的国家,从历史资料的考察、考古学的发掘,证明在6900年前我国人民就已经养蚕,并利用蚕丝来纺织了。这张图片展示出山西夏县西阴村距今5600-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半个蚕壳。这张图片展示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4700年前的丝绸残片中,每平方厘米内丝线经纬度密度就有52根和48根,纺织技术已达一定水平。在《诗经》305篇诗歌中,与蚕桑有关的就达27篇。这些诗歌的描写证明了蚕业由长江下游逐渐向黄河流域普及的过程。到了鼎盛的唐代,中国丝绸走向世界,形成了东起长安西到罗马的“丝绸之路”。那些辗转到达欧洲的丝绸由于穿起来滑爽柔软,看上去具有珍珠般的光泽,而且花样繁多,简直令欧洲人爱不释手。丝绸在古罗马与黄金等价。有趣的是,古代欧洲人虽然对丝绸非常仰慕,但却并不知道丝绸来自哪里,因为从事贸易的波斯商人从利益角度考虑,不愿意透露丝绸的来源。他们只告诉欧洲人丝绸来自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欧洲人便天真的设想那个能生产丝绸的国度叫“赛里斯”,即“丝国”。他们以赛里斯国远在大地的边缘,那里有一种神奇的树,可以从树上长出长长的丝来。也有的传说讲,丝是赛里斯国的羊毛。当几百年后的欧洲人终于明白丝是从一种昆虫口中吐出来的时候,他们真是惊讶万分。
张骞是陕西城固人,公元前139年,第一次访问西域诸国,历尽坎坷,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行程没有一定的路线可言,并且也没有随带丝调制品。公元前119年,张骞又以中郎将身份,偕同副使、将士等三百余人,携带“牛羊万头”、“金币帛数千巨万”以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才真正地把大量丝绸带到西方。并于公元前115年回国。此后,西域诸国纷纷与汉帝国建立外关系,在扫清了匈奴的障碍以后,西北丝路较之西南丝路更为便捷,且作为官道,保证了沿途的安全和旅途食宿的方便,此线路大致是从长安出发,经宝鸡、陇县、固原、武威、张掖、酒泉、安西、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分赴各国。
昆虫不仅与人们物质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同人们的精神生活体戚相联。从古到今,以昆虫为对象制作的工艺品就不计其数。展柜中特别珍贵的有巴西农业部长送给中国前农业部长刘江,刘江部长又转赠给周尧教授的巴西闪蝶蝶翅组成的园型图案镜盘;校党委书记张光强先生赠送给博物馆的长园型名蝶工艺品;汉代青白玉口含蝉;春秋战国青铜蜜蜂吸露带钩;春秋战国青铜蝉钉;蝶翅画孔雀开屏。大柜尽端右上方,摆放的《梁祝凤蝶》工艺品,把昆虫当成自由幸福生活象征的故事。美丽动人的梁祝故事流传千古,其发原地在宁波西郊,当地把玉带凤蝶认作梁山伯祝英台的化身,因此,又名梁祝凤蝶。这种凤蝶雌雄形态差别大,而且飞姿也较轻盈优美,夏秋时节蝴蝶双双在一起飞舞,又特别喜欢在房前屋后飞舞,是一种有趣而独特的“伴人蝴蝶”。
四时清歌--古典诗词所见的四季虫录。多少年来,诗人们面对昆虫思绪万千,留下了许多深沉的诗篇,内容有生态白描的、浪漫想象的、细致观察的、感情寄托的、柔情关怀的、豪迈气概的。昆虫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600年前的《诗经》,到《唐诗三百首》中关于昆虫的诗句已经比其他任何一类动物都多,与我们的诗词关系最密切的昆虫当首推蝶、蜂、蝉和蚕,仅《全唐诗》里与蚕有关的诗就多达490多首。例如: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名句,浪传千古。宋代诗人谢逸,对蝴蝶的形象特别偏爱,一人的咏蝶诗居然超过了300首,被人戏称为“谢蝴蝶”。到现在,中国提到昆虫的诗词已经多达11000多首。
草虫之韵--中国绘画中的草虫画料。风行于中国的“草虫”是国画的一个专题,在各大历史或美术馆中保存有大量的珍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人的《晴春蝶戏图》,图中有15个蝴蝶,一个蜂。从蝴蝶的外部形态来看,尚能确定蝴蝶的种名。直到近代名画家,如齐白石等都有蝉、蝴蝶画传世,表现自然界的生动和和谐,和人对昆虫情趣的欣赏与赞美。
昆虫俗信文化。千万年来,人类对昆虫的感情极为复杂的,有喜欢、有爱怜、有钦佩、有厌烦、有敬畏,有恐惧的等等,这方面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随处可见,形成了昆虫俗信文化。
蚕能吐丝,为人们提供织物原料,浙江地区蚕农清明期间多有祭蚕神保丰收的活动。在江南蚕乡,春节期间要走家串户“送蚕花”,到主人的蚕房中转一圈,唱着“送蚕花”的民谣,表示祝愿,据说这样可以能保佑蚕花丰收。
中国历史上经常发生蝗灾,面对可怕的蝗灾,善良而又无可奈何的人们,凭空想出蝗头人身的“蝗神”,建庙作为偶像顶礼膜拜,哀求它们不要降灾。
原始的“昆虫崇拜”不仅外国有,中国也是如此。人们见到螽斯产卵多,于是用螽斯来象征子孙繁盛。我国清代在北京紫禁城中建有螽斯门,据说希望皇室家族子孙满堂,兴旺发达。古代人们认为蝉可以死而复生,因此蝉形玉器很多,作为佩戴的饰物。同时,在古代的饰物中,有一些是利用动物名字的谐音以求吉利,例如将马和蝇放在一起,就是商场上的马上赢,马上就能赚钱了;又如国画中的猫蝶图,代表祝愿老年人健康长寿;再如瓜蝶图,代表了多子多孙健康长寿。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把昆虫当成自由幸福生活象征的故事,也不胜枚举。不仅汉族有众所周知的梁祝传说,许多民族也流传着关于蝴蝶的爱情故事,而且情节与梁祝大致相似。只不过故事主角不叫梁山伯与祝英台罢了。
现代有关昆虫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中国农业大学彩万志教授,对昆虫节日做了详细的统计和描述,仅在中国,各种名目的民间传统节日多达2000余个,其中与昆虫有关的竟有100多个,且多有寓意,如有象征纯洁爱情的“双蝶节”;“吃虫节”、“蚂螂节”象征驱赶蝗虫,表达了人们对蝗虫的怨恨。
食虫之风。我国食品的历史源远流长,许多古书上都有关食虫的文字记载。《庄子》证明,早在春秋时期蝉已经大量被我们作为上等的美味食用。到现在据统计,在食用和入药方面,可以利用的昆虫多达8大类63属373种,昆虫佳肴有油煎干蝉、油炸蜂蛹、蚁卵炒鸡蛋、油炸煌虫等等。近年来,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食虫文化也正成为一种时尚。我们中国人近年来在成都、武汉、深圳等城市举办的美食上也出现了各类虫菜,别具风味。当前昆虫食品及食虫活动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生活之中,并将在今天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绿色保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赏虫之美--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鸣虫与斗蟋蟀。斗蟋蟀和畜养鸣虫是两项极有趣味和吸引力的民俗活动,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远古时代,人类对鸣虫即有认识。蝉声叫,意味着夏天到了,蟋蟀叫意味着秋天来。大家看图片上有甲骨文中的“夏”字,形似蝉,而秋字形似蟋蟀。从唐朝开始,人们开始把鸣虫畜养在各种笼器,聆听其独特的韵律。这些鸣虫有油葫芦、蛐蛐、金钟儿,蝈蝈、纺织娘、扎嘴儿、金铃子等等。从宋朝开始,斗蟋蟀已经成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时至今日,玩虫、赏虫已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一种陶冶身心、亲近自然、愉悦心智的一项活动。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这种赏虫文化,展示了人类如何从大自然中追寻、实现心灵的宁静和精神上的愉快。
大家看到展柜里做工精巧、花样繁多的东西,是畜养鸣虫和斗蟋蟀用的虫具盒器。捉赶蟋蟀的器具有虫罩、虫网、芡草等;喂养蟋蟀的器具有蟋蟀盒、罐、葫芦、水盂、过笼、水匙等等;斗蟋蟀的器具有毫戥秤、斗格等等。其中多数是用红木或乌木制作的,价格不匪,如这个毫戥秤价值800元,斗格价值500元。斗蟋蟀讲究公平竞争,就好比现在的拳击比赛,分不同重量级。斗蟋蟀也分重量级,毫戥秤就是用来在格斗之间称量蟋蟀体重用的。而斗格也就是战场,两个蟋蟀在里面决斗,胜者为王,主人会悉心照顾,而败者常常被仍在地上,再跺上一脚,多么的悲惨。一些斗蟋蟀者还将他们喜欢的蟋蟀死后装入红木做的小棺材内,保存在家中,取意升官发财。
这个展柜里摆放的是各种昆虫服饰,特别是发卡,有蝴蝶的,有蜻蜓的,有螳螂的,甲虫的,还有蝉等等,色彩鲜艳、做工精致、深得女性的喜爱。模仿昆虫式样的小饰品自古以来就在女性潮流文化中流行中
在这个大展柜里摆放着各种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充分显示了昆虫独特的美的魅力,这些制品从帽饰、衣饰,甚至肥皂都出现的蝴蝶形象。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最能够启发人们的创意遐想。
此外,昆虫与地名、姓名、成语也有关联,早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人统计,中国以虫为地名的地方30多个,中国虫字旁的姓氏已经有46个,其中单姓35个,复姓11个。这些姓氏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人士,如汉代的功臣“虫达”,后魏平东将军“蛾青”等等。与昆虫有关的成语、谚语也不少,典型的如:“螳臂挡车、朝生暮死、蜻蜒点水、飞蛾扑火等等。关于昆虫的词牌名有蝶恋花等,曲牌名有扑灯蛾、粉蝶儿等。乐器中有蜂鼓等。关于昆虫的民曲有《蜜蜂过江》等,戏曲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玉蜻蜓》等等。这一切都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长廊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以上通过五个展厅介绍奇趣的昆虫世界,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昆虫细微构造,可以在我们的昆虫实验室利用实体显微镜进行观察,也可以随我去蝴蝶园,观察蝴蝶生长发育,了解蝴蝶的一生。昆虫的室内讲解到此为此,谢谢大家!稍作休息后,我们继续参观蝴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