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节能减排比赛获奖的感言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或许可以用一代巨星李小龙的这句话来解释“节能减排”的宗旨: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在科技、知识上努力创新,在大学阶段奋勇超越。就本次参加“节能减排”来讲,取得成绩的前提,是我们所有成员的付出和努力。“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表现不俗,主要功夫在平时,在于润物细无声的细节中积累。记得大一刚到学校向高年级的师哥师姐请教,听他们述说参加校内校外一些激动人心的比赛时,我既倾佩又羡慕,也暗自下决心要向他们靠齐。随后大学生活中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学习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增加所学知识的深度。比赛不是目的,真正的收获在于比赛前大量的准备,比赛中专心的投入;成功时追求卓越,失败时总结反省,他人善者吾学之,己不善者自改之。指导老师找完,选择方向确定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是作品撰写,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但过程是枯燥的,整天去查数据,找资料,选择、剔除,重选、再剔除,痛苦的是经常会发现我们忙活了半天的东西却偏离了主题,讨论了半天却没有更好的结论。大量准备之后通过校级答辩,接下来又是近半年的准备,一次次的修改作品、制作展板,练习幻灯片,收集背景材料。坚持下来直到成功。应该感谢我的团队成员,作为年级最小的学生,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知识和见解对我个人成长来讲比荣誉更重要。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宏观大环境以及我校日渐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具体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大学生本科学术尝试、科技创新获得了大学的高度重视。在历届重要的该类活动中均能看到我校相关领导的身影,学校为本科生的学术尝试、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省级别的决赛取得突出成绩后学校快马加鞭,更进一步鼓励支持,战略上进行宏观把握,细节上面面俱到,最终一鼓作气,让我校师生在全国总决赛中捷报频传。
其次是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推进。以大学团委、教务处为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有效的职能分工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各项活动得以积极展开的前提条件。自今年三月份开学以来,大学团委先后主办了诸多针对本科生的学术科研创新以及相关比赛活动。例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节能减排”课外作品大赛校级比赛、计算机技术大赛、“天翼杯”新疆首届青年创业大赛校级比赛、“魅力青春 创业无限”首届新疆大学生创业演讲大赛、职业策划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等。这些活动的有序展开,凝聚了团委老师的大量心血。以我们参加“节能减排”为例,省级网上提交展板时团委老师陪伴我们部分团队成员修改调整到深夜三点多,去乌鲁木齐参加比赛,机电学院的一个小组项目成果是机械类发明重大两顿多,大学团委老师提前将其运送至赛场。团委郭老师说:我为“节能减排”比赛同学服务七八年了,虽然没有去过国家级决赛的会场,但依然为你们取得成绩高兴。由于课外学术和科技学习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成本,对普通本科生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大学教务处针对本科生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活动则为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两个项目训练的主体均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
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报告等工作。这两项活动均是直接面向大学生、注重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可以说,大学团委和教务处在提高本科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各自从组织比赛、申报课题两个不同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实践中让学生逐渐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可谓异途同归。
众多老师的热心指导栽培是我校本科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有效保障。作为学生从事科研学术创新活动的领路人,老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是学生们积极进取,发展日益全面。总是能看到同学们活跃在各个舞台上,以东区为例,研究生两周一次的学术讲座吸引了不少学生去倾听, SRP、大学生创新计划总是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同学争取立项,各类创业大赛更是将专业知识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学生会组织的相关辩论赛、演讲比赛精彩纷呈,各类社团的工作有声有色:大学生科创中心定期邀请老师同学来给学生作各类学术类活动的讲座,“绿洲三农社”多次组织同学去团场、连队调研、下乡,知音文学社每周一次的成功大讲堂将经贸类的知识融入实际案例中同学们不满于现状,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和实践活动提升了综合素质,从而也使得校园里的学习、学术氛围日益浓厚。
可以说,我校在此次“节能减排” 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我校本科生教育和学习取得良好发展的一次体现。随着学校各项建设的有序开展,教育水平提高趋势的日益加快,我们大学必会在将来取得更加出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