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中的那盏灯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过这个故事。说是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奖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回到磨坊见驴子朋友,并谈起这次旅途的见闻: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峰,晶莹的冰雪……使驴子听了大为羡慕。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剐,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奖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是的,我们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在相同的时间里,我们是像马一样有目标地一直向前走,还是像驴子一样绕着圈地原地打转呢?再缩小来看,大家都是四年大学,在这四年里,你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勇往直前呢?还是没有目标,浑浑噩蚕,就像顺口溜里唱的一样,“起床从不叠被,学习从来不累,常常夜不能寐,思考谁最般配,明知不学不对,仍然喝酒聚会,考试啥也不会,重修不过就退”呢?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迷惑,那是我刚入大学的时候,没了高中时简单而直接的目标——考上大学,我在自由的近似无人管的大学里,几乎迷失了方向,甚至迷恋起网络游戏。直到一节宪法课,老师问我们:“如果理想是心灵的一盏灯,你们的灯是什么?是考公务员当官?做律师挣钱?还是为法制的进步而学习法律呢?”
当时,我们都沉默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经历过豆腐加白饭的求学生活后,他却在毕业时,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优越条件,回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一干,就是二十年。年幼的我不懂父亲的选择。直到有一天,我翻出了父亲的工作日记。父亲写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这里更需要我,所以从回来了。”
那一刻,我读懂了父亲,读懂,他心中的那盏灯——他与许多那个年代的大学生一样,无私奉献,以建设家乡、普及教育为己任,一直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至今。如今,我们已经长大,那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呢?于是,我踏上了自己的寻灯之路。
我从法律的书海里寻找。从古代的巴比伦法典到当今的法律法规,法律一直在用最严谨的语言,讲述着公平与正义的故事,记录着社会的梦想。渐渐地,我迷恋上了这样的语言。
我到前辈那儿去寻找。去听学者讲座,与学长辩论。当看到他们会为明确一个法条而废寝忘食,会因争论一个案件开一夜的卧谈会时,我找到了一个法律人应有的信仰和精神,也确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我也从实践中去寻找。署假回家时,我做了一名普法志愿者,到村里去出板报,封田间去做调研。我为自己学以致用而快乐,也为看到许多人因不懂法造成的悲剧而难过。我才懂得,让全社会的人都懂法、守法,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有力的保证。
渐渐地,我找到了心中的那盏灯。这个社会需要法律,更需要普及法律的人。我告诉自己,我要成为共和国的一名法官,做法律的守护者,做法律的探索者,做法律的传播者。
老师、同学们,今天,当我提着一本本厚如砖头的法律课本穿梭于教室、图书馆的时候,当我迈着自信的步子走上每一个舞台的时候,我并不害怕其中的艰苦,更不畏惧将来的艰难,因为我知道:我找到了我心中的那盏灯,那盏灯照亮了我的大学,也将照亮我的未来,而我要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找到心中的那盏灯吧。然后用我们的热情、热血来守护那盏灯,用我们的刻苦、努力来燃烧那盏灯。当所有的人都拥有了理想,当人与人都在为理想而奋斗,当所有的灯都在心间靠拢,我们拥有的就不只是一份充实的生活,国家拥有的也不只是一个个拥有理想的奋斗者,而是一个由个体组成的为着理想共同进步的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