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9-08-19 13:00:53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系列要求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三级联创”活动和“四力提升”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提出的“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组织体系健全。调整和创新党组织设置,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龙头,以村党支部(总支)为主体,以产业、协会、社区党支部为辅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乡镇党委与所属村党支部(总支)工作关系顺畅,村两委关系协调,形成较为完善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共青团、妇女、民兵、调解等组织健全,依法按章开展活动。
班子功能增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年龄、文化、专业、性别等结构不断优化,基层党建责任制得到不断完善,党政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健全,积极开展“创业好搭档”争创活动和生态乡村班子建设。通过五年努力,把5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培养成为“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推广人、市场经济人、群众贴心人”。
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党员量化考核、“三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深入开展,30%以上的党员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党员结构优化,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的达到75%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65%以上,妇女比例达到30%,一般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基本消除无35岁以下青年党员、无妇女党员、无高中以上学历党员的“三无”农村党组织。
工作机制完善。在县委和乡(镇)党委领导下,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县、乡、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效果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得到转变,领导方式方法得到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农民、组织农民和保护农民的制度体系。
服务保障有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伟大实践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统筹城乡组织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按照思想zz素质好和发展能力强的要求,选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通过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探索实行跨村任职等途径,真正把那些素质好、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注重选派县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后备干部、退居二线人员到村任职。鼓励外出创业致富能人、转业退伍军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加强非党员村委会主任的培养,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通过结对联系帮带,加强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跟踪培养,通过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全面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把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按照分级负责、全面培训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县级主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乡镇抓好其他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普通党员的培训。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机关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方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进村入户、包村联户、民情日记、服务承诺、每日去向告示等制度。
3、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和完善村两委主要干部报酬保障和增长机制,妥善解决任职时间较长、实绩比较突出的退职村干部生活保障问题。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创业承诺制。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职责,全面推行以“先定事、后选人、再践诺”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创业承诺制。健全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定期评选表彰在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村干部,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注重树立村干部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4、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村民代表推荐、党员推荐、村两委班子成员推荐和乡镇党委考试、考察”的“三推两考”选拔程序,着力从致富能手、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转业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培养村干部后备人选。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县村级后备干部人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数按1:1的比例配齐。
(二)统筹城乡教育管理,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
1、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坚持不懈地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等。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完善党员学习日制度,坚持每年开展党员冬训,时间不少于2天,组织党员参加在乡村干部中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多层次培训基地,对农村党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化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党员中心户学习制度。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由乡镇党委负责,每年“七一”前夕,以乡镇为单位,集中上一次党课。重点抓好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流动党员特别是民工党员、转业退伍军人党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创业就业本领。
2、加大党员管理力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和党费收缴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把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做好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置工作,落实“不作为”党员谈话提醒制度、“告诫”制度,建立落后党员淘汰机制,乡镇党委每年要及时清退、劝退、除名、处理不合格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实行一人一档登记,一人一结对联系,一年一培训制度,一年一会通报的“四个一”制度。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及时建立“流动支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依托互联网,对零散的外出流动党员通过筹建网上支部,定期开展网上组织活动,逐步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有机衔接、共同负责的动态管理机制。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三级联创”活动和“四力提升”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提出的“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组织体系健全。调整和创新党组织设置,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龙头,以村党支部(总支)为主体,以产业、协会、社区党支部为辅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乡镇党委与所属村党支部(总支)工作关系顺畅,村两委关系协调,形成较为完善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共青团、妇女、民兵、调解等组织健全,依法按章开展活动。
班子功能增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年龄、文化、专业、性别等结构不断优化,基层党建责任制得到不断完善,党政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健全,积极开展“创业好搭档”争创活动和生态乡村班子建设。通过五年努力,把5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培养成为“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推广人、市场经济人、群众贴心人”。
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党员量化考核、“三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深入开展,30%以上的党员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党员结构优化,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的达到75%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65%以上,妇女比例达到30%,一般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基本消除无35岁以下青年党员、无妇女党员、无高中以上学历党员的“三无”农村党组织。
工作机制完善。在县委和乡(镇)党委领导下,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县、乡、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效果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得到转变,领导方式方法得到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农民、组织农民和保护农民的制度体系。
服务保障有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伟大实践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统筹城乡组织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按照思想zz素质好和发展能力强的要求,选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通过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探索实行跨村任职等途径,真正把那些素质好、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注重选派县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后备干部、退居二线人员到村任职。鼓励外出创业致富能人、转业退伍军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加强非党员村委会主任的培养,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通过结对联系帮带,加强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跟踪培养,通过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全面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把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按照分级负责、全面培训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县级主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乡镇抓好其他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普通党员的培训。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机关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方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进村入户、包村联户、民情日记、服务承诺、每日去向告示等制度。
3、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和完善村两委主要干部报酬保障和增长机制,妥善解决任职时间较长、实绩比较突出的退职村干部生活保障问题。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创业承诺制。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职责,全面推行以“先定事、后选人、再践诺”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创业承诺制。健全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定期评选表彰在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村干部,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注重树立村干部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4、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村民代表推荐、党员推荐、村两委班子成员推荐和乡镇党委考试、考察”的“三推两考”选拔程序,着力从致富能手、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转业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培养村干部后备人选。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县村级后备干部人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数按1:1的比例配齐。
(二)统筹城乡教育管理,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
1、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坚持不懈地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等。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完善党员学习日制度,坚持每年开展党员冬训,时间不少于2天,组织党员参加在乡村干部中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多层次培训基地,对农村党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化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党员中心户学习制度。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由乡镇党委负责,每年“七一”前夕,以乡镇为单位,集中上一次党课。重点抓好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流动党员特别是民工党员、转业退伍军人党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创业就业本领。
2、加大党员管理力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和党费收缴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把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做好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置工作,落实“不作为”党员谈话提醒制度、“告诫”制度,建立落后党员淘汰机制,乡镇党委每年要及时清退、劝退、除名、处理不合格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实行一人一档登记,一人一结对联系,一年一培训制度,一年一会通报的“四个一”制度。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及时建立“流动支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依托互联网,对零散的外出流动党员通过筹建网上支部,定期开展网上组织活动,逐步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有机衔接、共同负责的动态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