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老师学生校庆感言
我是一九五四年考入陵醴一中高十六班的。z老师教我们班的语文兼班主任,长达三年。
我家住陵醴北乡偏僻的山村,简直比红薯还土气,可王老师待我却十分亲切、温和。记得开课不久,老师有一次提问,我用家乡土音说到“看见”的“看”字时,班上同学哄堂大笑,原来是陵醴县城的同学读“看”字较平,北乡人读“看”却是高亢的入声,念作高扬短促的 KONG ,而将两个“看”字连起来读就有点似小狗的叫声,故而笑之。这时,王老师立即说,张秀英同学读的“看”字声更接近普通话音,那一刹那,我内心由衷地感激王老师,而且学习的自信心也陡然倍增。
高中语文课本中古文很多。王老师备课从来就是精雕细琢,针对学生实际帮助“解渴”。我至今清晰地记得,王老师讲授“诗经”时,逐字逐句剖析,并且娴熟地用吟古诗的韵律唱给我们听,还不时配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声情并茂带引我们畅游在中国古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都陶醉了,那种兴奋和欢快至今仍回味无穷。
王老师爱才、惜才之心深似海,高十六班不少同学步入社会,在诸多方面有过卓越的贡献,不少是得益于王老师的启蒙、引导和帮助。记得刘国平同学考入一中后,因家境贫寒无法上学,王老师在开学排座位时特地给他留了个空位,并三番五次去他家走访、动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半个月后国平终于进入了高十六班,后来成为深受全班以至全校同学信赖的班长、校学生会主席!至今我们同学的重大事件,仍多推他领头办理。
王老师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到底的人。有一次王老师患重感冒、发高烧,两天未能进食,我们同学要求把语文课改上自习,以后再补上。王老师断然不肯,他端来一把椅子放在讲台上,坐着给我们讲课,声音十分清亮,可以推断,他准是竭尽了全身的精力,这是多么令人揪心又动人的场面!我这才真正读懂了“呕心呖血”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疯狂的“文化大革命”给老师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王老师就更惨了,他毫无觉察地掉进陷井,身系囹圄近四载,身心倍受折磨,几年后,他炯炯生辉的双目被折磨瞎了,但他依然光明磊落,无所畏惧,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的学生,就在谢世前夕,他还口授儿子执笔写了一首绝笔诗给我,另嘱家人挖一些家乡的冬笋一并送来。这是何等伟大的爱心!又是何等可敬的老师!他给学生的是太多太多,学生给他的回报是太少太少!这种失衡,永远无法弥补,我只能仰头疾呼:王老师,您在哪里?请您停一下脚步,回头接受学生的敬礼和祝福,母校百年校庆将临,回来看看吧,我们好想念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