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心得体会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2-10-07 12:31:15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精选阅读(一):

  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礼貌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她延续至人类礼貌高度发展的今日,仍是我们无法回避。异常重视的问题。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但是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刻,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由www.telnote.cn整理]

  孩子的成长就应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潜质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用心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个性qq名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能够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礼貌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方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联,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但是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理解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因此我们家长都就应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座右铭大全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搞笑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这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用心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齐发奋,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到达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确地应对挫折

  在人的一生当在,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能够使人沉沦,也能够铸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情绪。用心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五。培养孩子的适应潜质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潜质,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潜质,这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潜质,谁的适应潜质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下成功的彼岸。

  六。与孩子一齐阅读书籍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孩子能够从中得到快乐及满足,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有时更甚与对书本身的兴趣。

  七。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八。父母冲动的行为会让孩子性格逆反

  父母就应认识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父母就应冷静处理,不好总和孩子“顶牛”多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九。学会宽容和忍让

  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潜质,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十。遇事允许孩子申辩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爱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样讲,孩子就怎样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职责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潜质和口语潜质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

  十一。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作为父母不好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情绪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就应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潜质。学习潜质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十二。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他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就应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十三。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此刻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思考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资料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思考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因此我期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他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精选阅读(二):

  家长教育心得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职责,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下自己的职责;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职责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职责、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状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一样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说孩子的状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证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状况,坚持每一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潜质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就应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用心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透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忙孩子克服缺点。我们十分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刻玩或学别的东西。

  5、不好轻易对孩子发火。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正因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状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学会休息和调整。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正因一年级的孩子都比较小,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刻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爱的事。同时,孩子每一天要上六节课,十分辛苦,每一天回家都很累。在这方面,作为家长,一是为她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养神、简单活动一会儿等等(当然,最好是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家学习,借此机会适当调整一下)。等疲惫过后立刻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她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

  精选阅读(三):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用心引导,双方共同发奋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但是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发奋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发奋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一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刻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爱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能够,你也能够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此刻喜爱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期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用心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此刻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精选阅读(四):

  子女教育心得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忙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就应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潜质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职责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潜质。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必须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发奋,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发奋。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简单。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刻,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好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此刻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期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好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简单松学习,要坚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精选阅读(五):

  浅谈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而人类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想到习惯,人们要么把它与小节联系在一齐不加重视,要么就是害怕漫长的重复的付出,这些都是正因人们没有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其实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将终身受益无穷。那么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又在何时呢?作为一位五岁孩子的母亲,我就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实践中谈一点切身体会吧。

  一、从自身做起,父母做孩子的好榜样。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自身没有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自然无法习得好行为、养成好习惯。比如你要求孩子做事情守时守约,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守时守约的人,和孩子约定的事情不食言,遵守约定,如果有特殊状况无法兑现,要向孩子说明状况,取得孩子的谅解;如果你期望孩子爱看书、爱学习,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自己务必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家中书香弥漫,孩子才会觉得看书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假使你要求孩子做一个讲礼貌懂礼貌、懂得关心他人的人,自己就要注意自身言行,例如遇到邻居、朋友主动打招呼,接电话时用礼貌用语,在家尊敬关爱老人,帮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父母和孩子之间还能够就习惯的养成达成契约,相互监督,孩子做的不对,父母能够指出来纠正他,同样,父母做错时,孩子也能够做个小小监督员,指出父母的错误,双方共同遵守约定,共同进步。

  二、精神鼓励为主,多肯定孩子的好行为。

  有的父母喜爱对孩子的错误时时提出批评,美其名曰“严格要求”,殊不知这样对待孩子反而让他手足无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应以鼓励为主,多对孩子做出的良好行为表扬肯定,让他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父母喜爱的、鼓励的,关于这一点,我有一个小小的心得。我的包里有一个小本子,取名“记功簿”,专门纪录孩子做得好的行为或是取得的进步,只要孩子做得好做得对,我就逐一记下,比如“宝宝自己独立开灯”、“宝宝会关心小朋友”、“宝宝敢于表达自己”等等,并给他打上一个红红的五角星,以示鼓励。每次我这么做时,孩子总是(jy135幼儿教育jy135)很高兴,常常自己数已经得到多少个星星了。但对于他做得不好的行为,我从来不做书面记录,正因我觉得这样能够淡化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强化他的好行为。

  三、持之以恒,对孩子的要求始终如一。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长期的发奋,而且养成好习惯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难免会出现反复现象,对此父母要抱以宽容的心态,多一份耐心,少一份烦躁,不中断不放下,对孩子的要求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学习、生活以及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能够主宰人生”。而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则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古今中外教育家、学者都十分重视养成教育对于人一生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认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便能够“正性”、“养心”、“成德”。然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充满信心、持续耐心、运用智慧、坚持到底。

  此外,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有他擅长做的事情,当然也有相对弱势的方面,不好苛求完美,强求他面面俱到,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对于他的弱项给予宽容和帮忙。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应给他留有必须的空间,给予他犯错并自我改正的机会,正因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

  儿童教育无小事,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需持续一颗敏感的心,多留意多用心,让生活中的小事成为构筑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大厦的一砖一瓦,正因建好这座大厦,就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选阅读(六):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

  以前看到这么一段文字:“身教重于言行,孩子的孝与不孝,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在“孝”境中默化出来的。因此,对孩子“孝”的教育,重点应在孩子的父母,而不是孩子。”我很认可这句话!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只要有好吃的菜、好吃的水果、好吃的点心,妈妈都会让我们第一时刻先给爷爷奶奶送去,回来后我们才能够吃。奶奶瘫痪6年期间,虽然妈妈和大娘、四婶都各自做着小买卖,但她们无论回来多晚,多辛苦,轮到谁的值班都会毫无怨言的去问候及伺候奶奶,一向到奶奶的离去。这些点点滴滴的行为,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刻意的要求我们做些什么,但就如前段文字所讲的,这个环境感染了我们,让我们从小模仿着大人的一言一行。

  有次下班与同事一齐回家时,遇到一对母女骑车,妈妈的年龄在50多岁左右,女儿就应是上初二或初三,上一路长长的坡道,妈妈很吃力的骑着,女儿丝毫没有关注到妈妈的劳累,也没有下车的意思。骑到半坡路时,妈妈已经满头大汗,实在骑不动。迫不得已妈妈下来,依然推着坐在后座的(jy135幼儿教育jy135)女儿,此时的女儿还是没有下车的意识,一向让妈妈推着上完整个坡道,步入平地后,妈妈继续骑车带着女儿前行,整个过程女儿都没有下过车。

  看到这样的情景真的很不能明白,女儿为何如此不心疼自己的妈妈?回家后与xx商讨,并询问xx对此事看法,xx认为:“姐姐这样做是不对的,她不孝顺妈妈,妈妈从小把她养大,姐姐不知道妈妈的辛苦。”

  当周一看到韩老师发的群邮件《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一课时,有提到利用他人故事启发孩子的观点,立即联想到那对母女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事例,为何不按照韩老师所说的还原情景模式再进一步引导孩子呢?

  周四下午xx放学,走的还是那条才长长的上坡路,不到一半时,我就故意很费劲很费劲的骑着,xx见状说:“妈妈,我要下来。”我装着不在意的说:“不用,妈妈能骑动。”xx说:“妈妈,我要下来,你很累的。”说到那里xx已经下了车。我故意大气喘喘的说:“噢,妈妈是有些累,这样吧,你坐在后座上,妈妈推着你走,这样妈妈不辛苦的。”xx有些着急的说:“不行,那样我就不孝顺妈妈了。”我高兴地说:“哎呀,还是我的宝贝儿子好,知道心疼妈妈。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话没说完,xx就推着自开车的后座,几乎是跑着的速度走过了那个长坡。

  透过学习,才明白教育孩子要多些“事前引导”,少些“事后惩罚”。类似于和谐的环境我们随时能够给孩子制造啊,比如我们每晚离开爷爷奶奶那回家时,都会让xx回个电话:“爷爷奶奶,我们到家了,请爷爷奶奶在家放心!心肝奶奶晚安!心肝爷爷晚安!”这样的习惯已将近半年,每晚听到xx道晚安后二老都是很开心很开心的。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