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一):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潜力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务必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任务。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由www.telnote.cn整理]
大家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能够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简单、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潜力和课堂控制潜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务必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明白你要他们做什么,怎样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样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十分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必须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能够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到达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针对如何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谈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教师要吃透教材资料,了解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过程中,要持续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资料的紧凑性,要注意教师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所进步,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一句话:爱心 耐心 细心
当一名好启蒙老师不简单呀!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二):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还是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朗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那么,怎样进行朗读训练呢?两个月的教学,我也在不断的摸索、尝试,有了一些体会:
一、掌握朗读方法
1、解决学生朗读中“一字一顿”
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字、词、课文,如果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流利的朗读课文是有困难的。所以,在自由读课文时,我允许他们“点读”并且认为这是“读正确”的最好方法。等他们读通顺后,在脱离点读会更简单一些。在读通顺后,强调不丢字、不加字,才是读正确。学生课文虽然会读了,但始终停留在读对的层次上。其次、教师可采用“范读”的方式来进行朗读指导。透过“范读”能够让学生领会语句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对于那些字数较多的长句子,“范读”是最好的方法。每一节课,我都进行范读,让学生听的同时,去体会文章的感情,创设意境。
2、改变“拖腔拖调”的现象
学生刚开始学习朗读,有时为了更好地将感情表现出来,经常会出现“拖腔拖调”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我采用听读、比读的方法,如:比读时让学生自己评价,会出现“拖腔”问题,学生会指出,这种读法不对,孩子就会改变读法,长期下去,孩子不但会评价,“拖腔拖调”的现象也会减少。
二、培养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刚刚入学的孩子,要想喜欢语文就务必从喜欢朗读开始。由于学生的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很短,让他们应对枯燥的文字感兴趣是很难做到的,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来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如果没有插图,能够根据句子的意思,让学生展开想象,加强朗读的兴趣感。如教学《小溪生病了》一课时,透过看插图,看小溪的神情,让学生去猜测小溪的心理,再透过朗读表现出来。孩子不但有兴趣读,而且语感也个性的强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透过肢体语言来展现朗读效果也会增强孩子的朗读兴趣。
其实,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懂得朗读要将孩子的情感,孩子的想象,孩子的动态语言有机的结合在一齐,就会起到必须的效果。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三):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2014-06-3017:00:25)转载▼
标签:育儿
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的、无邪的,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只要是老师说的,都会认为是对的、好的。因此,在教学上,更容不得老师有任何的失误、错误。
一年教语文,我从如何布置语文作业,如何批改作业,如何备语文课,那种什么都不会的起点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一次一次的向师傅请教,力争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我并不满足于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期望自己的教学不是机械的、枯燥的。因为这样的教学,终究是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的。对于孩子们,我也可能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因此,我试着让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活泼,以调动孩子们的用心性。
例如,在教学写字时,我不再是让他们一遍又一遍机械地抄写,而是透过自己的想象,把字跟孩子们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记住字形了。例如在教“鸟”这个字时,我先把一张小鸟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第一笔“丿”,是小鸟头上的那根羽毛,下面的部分是小鸟的头和眼睛,因为长得小,写字时头和眼睛部分也要写得小。再下面是小鸟的身体,比头大一些,写字时也要把身体部分写得大一点。这时,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后孩子们也很快地记住了它的字形。
我惊讶于新教材资料的新颖,识字编排上的形式多样,同时又为一年级上下册要认识700多个汉字—那么大的识字量所深深震撼。下面我就一年来的识字教学进行反思。
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到达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搞笑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比如《在家里》一课,我让学生透过家里的照片,展示、介绍自己家里的陈设,创设一种家人在一齐的场景,让学生介绍家里的每一个人晚饭后在做什么。这样一引导,使他们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兴趣。学生情趣盎然,认真地读、记词语,学生在这种简单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了汉字。
但是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透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简单、搞笑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我从每一天早晨读书时间抽出5分钟乐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资料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学生兴趣十足。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透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
二、倡导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促提高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会认了很多字,但有的学生能够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潜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必须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1.培养合作潜力,实现优势互补。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此刻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透过我两个半月的培养,学生已初步构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能够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到达互相帮忙、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能够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忙,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忙。
2.聘任“小老师”,实现多元评价。
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状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用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能够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能够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用心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拓宽识字途径,扩展读的数量
比如可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认下等等,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