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
1收集
1。1高质量信息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质量的信息源是收集的关键之一。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手里都会有一些不错的信息源,例如大牛的文章(博客,公众号等),靠谱学者写的书,问答社区的高票回答,优质公开课,维基百科词条里的优质索引。平时多留心整理用时便会游刃有余。
好书有何特点?一般来讲好书的作者更喜欢讲背后的思想方法,这才是一本书的灵魂。很多高水平作者擅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明白书本的核心,给读者一个整体感。然后循序渐进地打通各个关键点,在这个过程他们会注意知识屏蔽的重要性,即不该让读者知道的暂时不让读者知道,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同时掩盖一些不必要的细节。
1。2过滤、分类、批处理[由www.telnote.cn整理]
有了高质量信息源,我们每天都会被动或者主动的接触信息,此时有三点非常关键。
过滤信息过滤是一条基本原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过滤那些信息杂草。一方面要做减法:例如取关不感兴趣的公众号,不乱刷大众新闻等。另一方面要筑起自己的信息过滤壁垒,只从靠谱的渠道获取优质信息:例如靠谱朋友在朋友圈转发的优质文章(朋友圈具有信息过滤的作用),多看历经考验的经典著作。诛仙名字
分类和批处理当我们看到好文章一般都会忍不住立马看完。但有时候这种做法的效率很低下。因为文章是碎片化的内容,我们利用碎片的时间看完这些碎片化的内容之后很可能只是记住了文章的几个点(没有体系化),而且每篇文章的主题是不尽相同的,在这种跳跃的主题中一般没法对主题做深入的思考。
个人的做法是先不要急着看。每次看到一篇好文章先收到为知笔记的统一收集箱中,定期对收集箱的文章按照主题分类到各个主题文件夹中。这样一来同主题的文章就会聚合在一起,而且随着文章数量的增加主题也会越来越丰富和体系化。剩下的就是对每一个主题集中时间做主题阅读。通过这种批处理手段,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到了高效的主题阅读上,收集分类等操作只占用了极少的时间。
1。3GTD帮派名字
收集资料时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完全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手中的工作需要哪种资料就去该分类文件夹里找。GTD告诉我们还可以由另一种高效的方式,那就是以项目为单位做目标式资料管理。简单来讲就是根据项目创建文件夹并收集项目需要的资料。因为一个项目是有生命周期的,从创建,成长,成熟到完成,项目资料也在变化着。以项目为单位组织资料就是紧跟目标调配资源,需要是就调配,用完了就可以归档。
1。4工具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个人常用的两大工具是网盘和为知笔记(或者印象笔记)。网盘用来存放书籍和视频资料,笔记用来存放文章资料,而且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浏览器,微博等平台一键收藏文章。只需利用好工具的同步功能即可随时随地在有网络的地方使用资料。
2内化
2。1系统化vs需求导向
我们从小学高中一直是按照课本的安排一层一层的往上学,这是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式。但是当我们进入大学或者开始工作时就会发现很多情况下以需求为导向来学习是更高效的一种做法。没有那一种方法是万能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2。2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我们以需求为导向时我们便是在解决问题,在知乎上看过一个说法: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 搜索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感觉有一定道理。当我们面对一个待解决问题第一步应该是分析它,把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可以解决的子问题(子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就再分解为孙子问题)。然后是针对性解决各个子问题,此时主要依靠搜索能力,即能不能快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完问题后,再加以归纳总结,存入个人知识库以备下次遇到同类问题时使用。
2。3抓住知识的本质
每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都有自己的基本盘,这就好比树干的根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迷失在细节中,不知我们正在学习的知识到底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我抓住知识的核心:
探寻它的历史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产生的。例如微积分就是牛顿为了解决物理问题而产生的。早期的微积分不够严谨,出现了无穷小这个幽灵,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为了解决这个次危机,人们创造了实数理论,而实数理论又进一步产生了集合论这一基本而强大的工具。当你了解这些的历史,知道微积分所走过的这些历程,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微积分是这个样子,也就会更容易抓住它的根本。
抓住主要矛盾仍然以微积分为例,龚昇教授曾说微积分主要有三个内容:微分,积分和微分与积分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低维度的表现形式就是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而如果进一步思考高维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就会发现它是多变量微积分基本定理(外微分形式下的Stokes公式)。国内有很多教材可真正讲清楚的却很少。原因就在于只抓住了低维矛盾而没有抓住高维矛盾,导致Green公式,Gauss公式,Stokes公式只是“各自为政”而没有在外微分形式下统一起来。
知识之间的联系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苦苦思考得不到结果,不如先停止思考,搞清楚你遇到的问题属于哪一类问题。极有可能有一些学科在这类问题上已经有了几十年的积累。你也就不需要重复造轮子了。
2。4融入学习社区
网上有非常优秀的社区,例如程序员常用的GitHub,专业知识论坛。加入它们,与社区成员一起学习,从社区得到反馈,激励自己持续进步,保持激情,并回报社区。
2。5关于读书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拿来一本想看的书,打算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中间不想读了就扔到一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自己的目标不够明确,读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why: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要开眼界?要补充某个知识点?
what:读到何种程度?是全部看完还是只看部分需要的章节?
how:怎样读?精读?泛读?
读后要形成自己的东西:例如在豆瓣写书评,在自己博客写读书笔记,画一幅思维导图,参加读书会与人交流或者仅仅记下一些启发的句子。
2。6学习材料的特点
不同的学习材料有着不同的特点,明确这些特点对我们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文章:适合大致了解某一知识点,在拥有某个领域的知识框架之后再去看一些大牛写的文章可以补充知识盲区。
视频:有人带着学习,适合小白用户入门。对于工具软件使用,看视频操作演示的学习效率最快。
书籍:系统化的知识,但是必须小心书的质量,经典书和知名出版社的书才有保障。某个领域内的经典书籍,一般阅读20本左右,即可了解大概。书有三类:
入门书:例如headfirst系列,适合入门初学。
精讲书:侧重讲某些点。
字典书:全面而细致,这类书适合当字典,放在手边,不会的去查。
与人交流:也许自己看资料很高效,但它无法取代思维碰撞的力量。有些事情很模糊可是大家一讨论就变得很明了。
3输出
3。1书写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是要讲给别人听,为此必须自己搞得很清楚,去查阅补充资料把之前自以为明白的知识盲区弄懂。写文章时大致分为几个过程,一般来说先是有了一个想写的主题,然后开始收集素材记录自己对主题的一些灵感,最后开始输出文章。另外,书写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写博客,写书评,画思维导图,每个人的喜好各不相同适合自己就好。
3。2实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我们看到很好的观点或方法,应该“创造机会”去实践它。这种创造实践机会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3。3构建小系统
每一次我们出远门都需要带一些东西,例如钥匙,钱包,手机等。写一份出门清单保存在笔记里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下次出门不用在考虑需要带什么,对照清单拿就行了。这其实就是在构建一个小系统,这个小系统的作用是把我们出门需要做的工作模版化,流程化,规范化。对照清单拿东西不需要任何技巧,不需要缜密的心思。让一般大众都可以正确而高效的做事(题外话:不依靠具有某一类能力的人来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分解为一般大众都能做的小事是去依赖的重要方法)。这大概就是企业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制定操作手册的原因。这个小系统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慢慢打磨。(输出“文章”是在输出“思想”,而输出“小系统”则是在输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