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工作总结

李斯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18-10-14 14:21:46
李斯是怎么死的

  阅读精选(1):

  李斯是怎样死的?

  李斯与赵高钩心斗角

  赵高唆使胡亥除掉公子、大臣之后,便将目光锁定在以前的盟友——宰相李斯身上。对于李斯这个盟友,赵高也没有放过,借胡亥之手除掉了这个对手。

  当日的“沙丘之变”是二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暂时联手,虽然赵高凭借这个功劳跃居为郎中令,但他平时利用职权乱杀无辜,大臣们表面上不说,但私底下对他怨声载道。这时,李斯又上了一个《劝行督责书》,规劝皇帝用重刑治天下,对那些犯罪的官员,不管高低贵贱,一律刑法伺候。赵高心想:如果有人上殿对皇帝揭穿自我的伎俩,宰相李斯绝不会袖手旁观,他必须会从中发难,到时候,自我肯定逃不脱刑罚。再者,李斯见赵高控制着秦二世,独揽朝政,十分不满,常与赵高过不去。于是赵高也将李斯视为眼中钉,决心彻底制伏李斯。因此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对胡亥说:“您作为万民之主,自称为‘朕’,理应高高在上,让大臣们只闻其声、不见其容才对。当年先帝威震四方,虽然每一天和大臣见面,但他们不敢随便乱说。如今您刚刚继位两年,年纪又小,很多事未必十分了解,万一和大臣们议事时言语不当,肯定会让他们轻视,虽然他们当面不敢说什么,背后肯定会妄加评论,这不是玷污了皇上的英名吗?依我看,您今后不必上朝,如果有大臣求见,就让我和其他几个熟悉法令的官吏通报,经过商议后再作裁决。这么一来,大臣们见皇上处事有方,自然不敢妄加菲薄了,老百姓也会称赞您是一代圣主。”[由www.telnote.cn整理]

  胡亥一听,这个主意甚好,不必上早朝处理那些烦心事,因此他乐得安逸,整日待在宫中寻欢作乐,一切大事统统交给赵高全权处理。

  游说成功之后,赵高便开始进行下一步行动——离间李斯和胡亥的关系,并借机除掉李斯。

  原先,陈胜、吴广起义时,李斯的长子李由曾镇守荥阳。当时,他没有挡住义军西进的队伍,赵高抓住这一点,打算大做文章:诬陷李由和陈胜是邻县的同乡,因此不肯用心镇压;而李斯身为丞相,虽然手握大权,但似乎很不满足,心怀企图,想自立为王。

  但是,胡亥对李斯提出的《劝行督责书》颇为满意,赵高想让自我的计划顺利实施,务必先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天,赵高来到宰相府拜访李斯,一番寒暄后,赵高便提到起义的事,他说:“当今关东大乱,群盗多如牛毛,六国大臣纷纷自立,城池也连连失守,形势很紧张,但是皇上依然每日沉溺于歌舞声色之中。如今战事吃紧,原本就应增调人手去剿灭叛军,但皇上却不闻不问,只顾修筑工程浩大的阿房宫和兔园,大敌当前而不思进取。我实在是心急如焚,本想劝谏皇上,无奈位卑言轻,而您身为宰相,过问此事名正言顺,总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而不进谏吧?”

  听了这番高谈阔论,李斯信以为真,以为赵高真的担心国家社稷,于是就说:“我对此事也思考了很久,但是皇上深居宫闱,根本不上朝,就算我要劝谏,也没有机会。”

  眼看李斯一步步走进自我设下的陷阱,赵高不动声色地答道:“如果您真的想直言进谏,这倒不难,卑臣愿意效劳,只要打听到皇上空闲的时候,就立刻来通报。”

  李斯一听,当即应允。

  过了几天,赵高看胡亥正兴高采烈地欣赏歌舞,便派人通报李斯,说:“皇上这天有空,请速来进谏。”

  李斯赶紧换上朝服驱车来到宫门外,请求面见圣上,而胡亥此时正在兴头上,听到通报,他面色一沉,不高兴地说:“真扫兴,有什么要紧事?跟他说我正忙,改天再来。”

  李斯吃了个闭门羹,又受到训斥,以为赵高的消息不准,完全没想到这是个圈套。

  接下来,赵高又耍了好几次同样的手段,李斯的进谏每次都被驳回,如此折腾了三四次。胡亥便认为李斯是故意来败兴的,他生气地叫道:“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不来,一旦我欣赏歌舞,他就来了,这不是欺负我年轻不懂事吗?”

  看到自我的诡计奏效了,赵高自然不会放过机会。他说:“皇上先别生气,我看这事没那么简单。沙丘矫诏之时,宰相也曾参与其中,他自以为有功,本想皇上会割地封王,谁知您已继位两年,他的心愿一向没有实现。但是,有些事皇上不问,臣也不敢乱说。”

  胡亥见赵高欲言又止,反而来了兴致。他追问道:“什么事?快说!”

  “我听说宰相的长子——三川郡守李由已经私自谋反了。强盗陈胜等人和他是邻县子弟,所以他们攻打荥阳时,李由不肯出击。我还听说,这些强盗与宰相大人一向有书信往来。说什么将来攻打咸阳时里应外合,以后共执江山等等。只但是没有人追查此事,因此无凭无据,我也不敢禀告皇上。还有,宰相权倾朝野,儿子皆娶了秦公主,女儿则嫁给秦公子,如此显赫的地位必定会危及您的声威,请皇上三思。”

  这番谗言将胡亥吓出一身冷汗。但是事关重大,他也不敢草率行事,于是命人去核查李由是否与强盗暗中联系,如果证据确凿,必须要重重处罚。但是,赵高早已买通了当地官员,陷害李斯父子。

  这时,李斯才明白上了赵高的当,他当然不肯束手就擒,于是上书揭发了赵高的罪行。他写道:“此刻有的大臣专擅刑赏大权,这很危险。当年,司城子罕做宋国宰相时掌握生杀大权,曾挟制了七个国君;简公的大臣田常位高权重,最后杀了宰我和简公,窃取齐国。如今,赵高的奸邪之心就像子罕、田氏一样,如果皇上不早日防范,恐怕他就要图谋不轨了。”

  虽然这些话句句切中要害,但胡亥自幼理解赵高教诲,早已先入为主,反而认为李斯多心。

  他还将李斯的话私下告诉赵高,赵高一听,立刻跪在地上:“望皇上明察!宰相本来就企图篡权,只但是忌讳赵高一人。如果我死了,宰相就会像田常那样,先除掉我再窃国。依臣之见,宰相是把高看成宰我,而将皇上您当做齐简公了。”

  李斯不知胡亥将自我的话告诉了赵高,于是又再次进谏,但此时的胡亥已经被赵高所蒙蔽,他相信李斯是为了篡位夺权,因此下令将三人关进监狱。

  李斯入狱惨死

  李斯被关进监狱后,秦二世令赵高审讯李斯,赵高刑讯逼供,让李斯承认谋反之罪,并将其宗族通通收捕殆尽。李斯经不住酷刑的折磨,承认了赵高的指控。李斯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自负能言善辩,有功劳,确实没有谋反的动机。他在狱中向二世上书,在书中竭尽其辩才,期望二世省悟而赦免自我。

  这时的李斯虽已招供,但依然心存侥幸,他认为自我并没有反叛之心,而且有功于秦,当年被秦始皇治罪时,曾依靠一篇《谏逐客书》而力挽狂澜,如果将自我的冤情告知皇上,说不定能得到赦免。

  可惜李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胡亥怎样能与秦始皇相提并论呢?秦始皇虽然暴虐,但毕竟雄才大略,胡亥却被赵高牵着鼻子走。而且赵高耳目众多,他精心炮制的文章还没送到胡亥眼前,就落入了赵高手中。赵高冷笑一声:“阶下之囚,安得上书!”

  赵高见李斯不死心,怕他会翻供,于是又派心腹装扮成胡亥派来的官员,对他进行轮番审讯,李斯信以为真,于是推翻原先的供词,说出实情,但这些“官员”对他再次严刑拷打,不许其翻供。就这样反复十余次,李斯最后不敢再改口翻供了。等到胡亥真的派御史来审讯时,李斯以为又和以前一样,是赵高安排的人,徒受皮肉之苦也不能鸣冤,因此不敢改口翻供。

  胡亥见李斯承认了“谋反”,高兴地对赵高说:“若非赵君,差一点被宰相所卖,好险!”这时,派去调查李由的使臣也回来了,告诉赵高:“还未到三川郡,李由就被项梁杀死了。”

  赵高大喜,这一下死无对证,于是他捏造出李由意图造反的信件,上报胡亥。胡亥闻言盛怒,下令将李斯具五刑,腰斩于市,并诛三族(父族、母族和妻族)。

  行刑那天,围观的人多如牛毛。谁也没想到,曾红极一时的宰相会落得如此下场。

  李斯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后面是他的次子再后面是父母妻子。

  这时的李斯已须发皆白,他看着儿子哽咽地说:“吾欲与汝复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

  说完父子二人抱头痛哭。后人有诗曰:

  上蔡东门狡兔肥,

  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

  直待云阳血染衣。

  很快,行刑的时辰到了,刽子手并列两旁,监刑官下令执行五刑:先在脸上刺字,然后涂墨,这叫“黥刑”;割掉鼻子叫“劓刑”;砍掉左右脚;之后施以“腰斩”;最后是“醢刑”——剁成肉酱。这种死法是当时最残忍的“施五刑”,等到五刑完毕,李斯早已魂归西天了。

  其余亲属也一一诛死,只见刑场之上鬼哭狼嚎,围观者无不惊恐万状。

  对于李斯的死,有人感慨,有人却认为他是罪有应得:“李斯矫诏杀扶苏和蒙恬,才让胡亥坐上皇位;他为了自我的荣华富贵,却断送了大秦江山。”

  李斯的一生,颇能发人深思:他在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君主专制帝国的过程中,作出了必须的贡献,是秦始皇身边几个颇具zz见解的大臣之一。但他贪图爵禄,缺乏气节,在专制zz的旋涡中,不敢坚持自我的见解,甘愿与昏君同流合污。最后,不仅仅毁掉了自我的前半生功业,还在权力的角逐中丧生。他既是被专制zz和昏君奸佞所杀,也是为自我丧失节操所害。但是,到底孰是孰非,后人至今也说不清楚。

  阅读精选(2):

  李斯是怎样死的?

  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赵高诬陷致死,秦王朝内部崩溃。

  各地起事者风起云涌,致使秦二世不断责备李斯,身为三公,却不能制止小小的盗贼。李斯不敢以实相告,只好曲意逢迎,推荐秦二世加重打击的力度,以“轻罪重罚”的方法加强对百姓和百官的镇压和控制。结果造成:杀人越多,越能成为忠民;税民越重,越会成为明吏。所以,在这个时候,受刑被杀者越来越多。而二世本人则深居宫中,行乐不止,政事都由郎中令赵高决定。

  对于赵高的独断专行,李斯有时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这使他逐渐成为赵高的眼中钉。赵高向二世诬告李斯,说李斯准备裂地而称王,还说李斯的儿子李由与盗贼私通。李斯得知之后,反斥赵高心术不正,行为不轨。李斯又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进谏二世,请求减轻赋役,停止修建阿房宫。但是,在赵高的怂恿下,二世认为李斯等既不能禁绝外盗,又反对先帝的遗命,根本没有资格在位,就下令将三人下狱治罪。二冯自杀,李斯则被腰斩于市,三族之人被杀。赵高被任命为中丞相,大权独揽,最终把秦王朝推向灭亡的边缘。

  阅读精选(3):

  李斯是怎样死的?死法惨无人道!

  李斯是怎样死的?这个问题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个搞笑又残忍的问题。纵观秦朝,实行商鞅变法后,律法严明。李斯的下场和商鞅一样,都不得善终。但是,他的死法,要比商鞅残忍得多。针对李斯是怎样死的这个问题,小编搜集了相关的史料,期望大家看完后有所启发。

  李斯是怎样死的?中国历代丞相中,若要论下场最可悲、死得最惨的人,恐怕要首推秦相李斯了。《史记》中有一句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五刑",是指对罪犯所实施的五种刑罚。"五刑"究竟包括哪些资料,历朝历代都有所不一样。先秦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北魏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北齐律》的五刑是鞭、杖、耐、流、死,《北周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从《隋律》起,才将五刑定为笞、杖、徒、流、死,并一向延续到清朝。

  从"五刑"的演变过程来看,这种惨绝人寰的刑罚,随着**的不断进步,正在一步步向着较礼貌、较人道的方向发展,呈现出逐步减轻身体摧残程度的趋势。可李斯没有那么幸运的生在隋朝以后,也只有在秦朝束手待毙的份了。秦朝的五刑虽然比先秦时期有所进步,但从《大秦律》中仍能感觉到这种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的极端残忍。其法为:"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

  李斯行刑时没有胡言乱语,所以没有被额外的割掉舌头。但"具"这个字,说明了李斯所遭受的那五种刑罚并处腰斩,一项也没有少。李斯是怎样死的?单纯透过文字记载,很难揣测出李斯受刑的情景。试想,如果先实施五刑,碎了尸,腰斩便无法进行;若先行腰斩,截成两段,那么刺脸、劓鼻、剁肢、笞杀都失去了好处。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五刑和腰斩结合起来执行,先刺脸、劓鼻、剁肢,随后腰斩,之后砍头,最后再慢慢碎尸。赵高这一语无伦次的判决,可真够难为那些准备行刑的刽子手们的。

  被施以五刑,这不能不说是残酷现实对李斯个人的极大嘲讽。李斯是怎样死的?其一,李斯是《大秦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搞不好五刑的具体资料还是由他大笔一挥,用精美的小篆最终圈定而成的。其二,李斯是秦始皇残暴统治的"铁杆屠夫",或许那些为他行刑的刽子手们,还是当年他用杀人无算的经历,一手调教和培养出来的娴熟庖丁。如今他自我却成了"俎上鱼肉",最后由他训练出来的刀客,按照他厘定的刑罚,一项一项,一刀一刀的被结果了性命,很有一股子"木匠做枷,自作自受"的滋味和"请君入瓮"的感觉。

  五刑实施起来是一个漫长、甚至无限延长的死亡过程,远没有被一刀砍下脑袋那样来的简单痛快。从脸上被针尖随心所欲的雕刻,到鼻子被匕首硬生生的割下,到两根小腿被砍刀一条一条的剁下,到整个身子被特制铡刀拦腰切断,再到脑袋被鬼头大刀嗖地斩下,在这一个极其复杂的死亡过程中,李斯感受到的是从阵阵刺痛,到钻心剧痛,再到痛不欲生,最后到了不知疼痛。李斯是看着自我一点一滴慢慢死去的,同时他也看到了自我为之追逐一生的荣华富贵、权势地位也随之而去。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已经七十三岁、白发苍苍的李斯曾回头对同判死刑的二儿子李由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种视死如归的慷慨,这份应对死亡的从容,这句言语猖狂的调侃,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李斯当时平静而又激荡的内心世界。李斯这种临刑前的黑色幽默,既是他对牵狗逮兔子那份闲情逸致的向往和怀念,也是对他追逐权力终生的全面、彻底否定。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