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窗口期
阅读精选(1):
问:何谓“窗口期”?
答:当机体被病毒感染后到机体产生抗体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这段时间的血液是测不出病毒抗体但却会传染病毒。不一样的病原体窗口期长短不一。
阅读精选(2):[由www.telnote.cn整理]
什么是窗口期?窗口期有多长?
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感染者体内的hiv数量会在这时到达一个峰值,传染性极强。急性感染期也出此刻这段时间。目前国际公认的窗口期是6个月,但随着检验方式的进步,窗口期已经大大缩短。
关于窗口期到底有多长的问题,目前医学界存在很多争论,有说6―8周的,也有说3个月的,最保守的说法是6个月!国内比较认同的说法是3个月,但是,根据中国艾滋病防治最高机构――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曹韵珍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窗口期是2―6周。
窗口期如何计算?
窗口期的计算应从高危行为之时或是理解输血之时算起,也就是说,如果你是1月1号发生高危性行为或是理解输血,那么,你理解抗体检测的时间就应是从1月1号算起6周后,也就是2月12日。
不一样的感染途径会不会影响窗口期的长短?
艾滋病前期或感染并无特定病徵。现时使用的抗体测试是测验身体中有否艾滋病毒抗体存在。不一样途径的感染可能感染不一样的亚型(subtype)。但都可在空窗期後的抗体测试中检定出来。同时,进入体内的hiv数量多寡也不会影响窗口期的长短。也就是说,不论是输血感染、性交感染、哺乳感染或其它形式的感染,也不论感染的hiv多少,一般都会在窗口期后出现抗体阳性反应。除极少特例外,不存在有的特定感染窗口期长而有的特定感染短的现象。
关于窗口期的长短
目前还没有国际上和国内统一认可的窗口期,比较流行的说法分别是6周、3个月和6个月。
其中,个人比较认可的是曹韵贞教授的6周理论。她在国际上也是权威,又有1000多例临床经验,这人命关天的事情谁都不会随便说的;很多朋友向她询问这个问题时,她从来都是斩钉截铁的,足见她对自我的理论是多么自信;另外,一方面此刻的检测试剂已经足够灵敏了,所以才只有假阳,而从没有假阴。另一方面我们都是健康的年轻人,这么厉害的病毒一个半月还产生不了抗体吗?呵呵当然,据我所知,所有人3个月时都会去复查的,这还是必要的。至少大多数医院和防疫站都还坚持3个月的说法,给自我的健康加上一把100%把握的保险,给自我100个放心吧。至于有些医生还在坚持6个月的说法,我首先怀疑他的业务水平和钻研态度,而且是不敢承担职责,这是在给他自我上保险,他不会错的,呵呵,如果他说要1年就更不会错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窗口期”。由于医学上还没有绝对明确的窗口期,有个别朋友甚至2年以后还在检查,不明白他们还要在恐惧中多久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所以,每个人都就应在深思熟虑后为自我确定一个明确的心理窗口期,也就是说,过了这个期限还是阴性就能够彻底放心,之后的任务就是如何恢复到以前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回到自我以前的生活中去。否则,担心猜疑是没有尽头的,谁也不想永远活在HIV的阴影中吧?
阅读精选(3):
什么是“窗口期”?“窗口期”和潜伏期一样吗?
诊断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检测艾滋病抗体。但是,在艾滋病毒感染后到能够从血液中检测到抗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被医生称为艾滋病的“窗口期”。艾滋病的“窗口期”以前是3个月。随着检测试剂的敏感性提高,艾滋病“窗口期”的时间逐渐缩短。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表示,艾滋病的“窗口期”为14~21天。
不仅仅艾滋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许多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都存在一段检测不出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内,尽管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但却有传染性。输了“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与“窗口期”感染者共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或发生危险性行为,都有可能被感染。
许多人把“窗口期”误认为是疾病的潜伏期。实际上,“窗口期”与潜伏期是完全不一样的。“窗口期”是感染病毒后不能透过检测方法诊断的一段时间,而潜伏期是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例如艾滋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很长,能够长达许多年,但“窗口期”仅仅只有14~21天。也就是说感染艾滋病毒后14~21天就能透过检测确诊,而感染者确诊后还会经过许多年才表现出临床症状。疾病的潜伏期只会发生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以前,而“窗口期”有时还会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例如: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消失后到表面抗体出现需要经过一段“窗口期”;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血液中的表面抗原下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也会出现这样的“窗口期”。因此,“窗口期”与潜伏期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