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工作总结

心理创伤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2-09-28 17:13:51
心理创伤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本文描述了某些人伤害他人的一些策略,但并非传授如何害人。因此,相关心理学分析没有被写出来。

  如果读者们在生活中遭遇某些“不对劲的事件”,就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遭受伤害。

  (一)加害者如何选取加害对象[由www.telnote.cn整理]

  很多人认为,如果受害者当时奋力反抗,或者坚决拒绝,加害者是不可能得逞的。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

  (1)很多人都把自己看得比实际状况更加强大。

  (2)有些人因为某些先天因素,并不会被歹徒选取为加害对象。例如家世显赫、身强力壮、朋友众多。歹徒不敢加害他们,是因为他明白自己承受不起对方的报复。

  (3)有些人从小受到很好的保护和教育,懂得怎样保护自己,以及拒绝不合理要求。于是,加害者很难找到突破口,去提出过分的要求。

  而那些被选取为受害者的人,往往有着各种缺陷或不足:

  (1)从小就是“受气包”,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很好欺负。

  (2)没有很好的家世背景(父母贫穷、懦弱);或者父母长期不在家(留守儿童),甚至被父母遗弃。没有人在乎他们、保护他们。

  (3)社会整体氛围歧视某些人。例如私生子、残疾人、妓女、有身为罪犯或者艾滋病人的父母。

  (4)社会整体氛围默认某些暴行的合理性。例如很多人对家庭暴力持宽容态度,认为丈夫殴打妻子、父母殴打孩子是很正常的现象,是别人的“家务事”。

  (5)没有自我保护潜力。例如残疾人、智力障碍者、精神病人、幼儿、自闭症患者。

  (6)背负巨额债务,生存难以为继。他们很容易为了钱而屈从他人。

  (7)缺乏关爱,十分渴望得到爱。这些人是“感情骗子”的猎物。

  (8)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缺乏正确的决定潜力。

  (9)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如何评估他人的人品,不懂得如何选取朋友。

  (10)害怕得罪他人。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哪怕这些要求十分不合理。

  (11)在权威关系中处于弱势一方。例如孩子应对长辈时、儿媳应对公婆时、学生应对老师时、考生应对考官时、下属应对上司时、病人应对医生时、平民应对政府工作人员时、囚犯应对管教干部时。

  (12)体力上的差异,导致受害者难以反抗。例如家长殴打孩子(尤其是幼儿)时、丈夫殴打妻子时、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时、社会混混欺压良民百姓时。

  (二)加害者控制受害者的策略

  一些加害者本身十分擅长“心理控制”。他们并没有用暴力手段胁迫受害人,但却能够让受害者放下反抗,“自愿”处于受害关系中。

  (1)隔绝受害者的其他信息来源。

  “别人说的话都是错误的,只有我是正确的。”

  (2)切断受害者与其他人的联系,无法与其他人的思想进行交流、比较。

  例如权威者或者强势一方,严厉禁止受害者与其他人交流。“不准跟陌生人说话!”

  (3)哄骗受害者。

  “我是爱你的,我会对你负责的。我们只是先发生性关系、后领结婚证而已。”

  “我不会对你做什么的,我只是期望你能陪我喝酒……我当时只是情不自禁,并不是故意伤害你的……”

  (4)告诉受害者,没有人会相信她。

  “我是社会知名人士,你只是一个小蝼蚁。没有人会相信你说的话。”

  (5)告诉受害者,没有人会保护她。

  “我是整个家族的骄傲,将会给家族带来很多利益。你觉得,长辈们会为了给你撑腰,而把我送进监狱吗?”

  (6)威胁、恐吓受害者。

  “如果你敢说出去,我就XX你全家。”

  “我已经拍摄了你的裸照;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它们发布到网上去。”

  “如果你控告我;无论成功不成功,我都会把你赶出家门,并且不再供你上学。”

  (7)“道德绑架”。

  “我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你好。”

  “我此刻很痛苦,只有你才能让我不痛苦。你忍心让我痛苦吗?”

  (8)“倒打一耙”。

  “之所以发生这种事情,还不是因为你太贱!”

  “当初但是你自愿做的,我又没有强迫你。”

  “你就是一个天生的婊子,到处勾引男人!”

  (9)赖账到底。

  “这年头只发生关系不结婚的人到处都有,你缠着我有什么意思?”

  (10)撇清关系。

  “滚开,我不认识你!”

  (11)彻底消失。

  电话不接、信息不回、微信拉黑、QQ屏蔽。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