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理念

发布时间:2022-11-17 18:22:42
新课程改革理念

  总结精选(1):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此刻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资料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构成。其次,体此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主角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由www.telnote.cn整理]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务必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持续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能够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持续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用心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⑤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用心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⑥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潜力、实践潜力和创新潜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用心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资料

  1.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资料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透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好处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

  2.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3.新的发展观

  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的涵义: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学生为本”的涵义: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4.新的知识观

  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透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好处。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知识有多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

  5.新的学习观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学习不是简单复制和印入信息,而是主动解释信息,建构知识的好处。教学不是产品的传递,而是创设必须的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好处。学习者的学习是第二次创造,自主理解就是创造。知识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构起来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情境和实践,具有必须的感性经验或生活中的“对应物”。学习的结果不仅仅在于知,而且在于信,在于课内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统一。

  6.新的教学观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A、整合教学;B、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C、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结论和过程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D、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7.新的教师观

  新课程中教师的新主角:A学习者,B研究者,C组织者(学习)D引导者(学习),E催化者(学生),F促进者(学生),G实践者(反思性),H开发者(课程)

  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主角的变化:A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C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的转变;D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E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F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G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8.新的课堂观

  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

  9.新的“课标”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不仅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深层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替、教育视角的切换。“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资料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是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习阶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到达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可及的。“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也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用心设计者。

  10.新的教材观

  教材是使学生到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资料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工具。标准是课程的“灵魂”,教材是课程的“肉体”。标准是“罗马”,教材是“道路”(条条道路通罗马)。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反对“教总比不教好,教多总比教少好,教得越多越好”的经验主义做法。

  11.新的评价观

  评价是一个过程,评价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共建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评价是民主、平等和科学的过程。

  12.新的作业观

  在作业功能上,应强调构成性和发展性;在作业资料上,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作业形式上,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在作业容量上,应思考量力性和差异性;在作业评判上,应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13.新的目标观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4.新的方法观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倡导有利于构成这三种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

  总结精选(2):

  新课程核心理念

  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取。

  【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二、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二】、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忙、引导学生。

  【三】、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一】、文化的传播者;

  【二】、潜能的开发者;

  【三】、学习的促进者;

  【四】、发展的伴随者;

  【五】、教育的探究者。

  四、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主角。

  【二】、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三】、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四】、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五】、用心参与课程开发,透过研发提高自己。

  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带给质疑的足够的时间。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三】、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六、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潜力

  【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资料。

  【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4)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七、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实行探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八、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

  【一】、潜能开发观;【二】、问题探究观;【三】、学生主体观;【四】、行为实践观;【五】、个性差异观;【六】、师生合作观;【七】、生命发展观;【八】、评价过程观。

  九、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一】、激发导入,自学探究;【二】、解疑导拔,合作探究;【三】、明理强化,实践探究;【四】、激励评价,引伸探究。

  十、怎样帮忙学生”学会学习”

  【一】、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忙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善于创造性思维,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应激”的创造素质,能够多侧面地思考问题。

  十一、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让教师“动”起来。

  【二】、让学生”动”起来。(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受;(2)在活动中提高实践潜力;(3)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

  十二、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

  【一】、针对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1)目标弹性化;(2)辅导层次化;(3)合作层次化。

  【二】、开发气质差异,采取异质异教。

  【三】、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

  【四】、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1)多向评价;(2)多层展示。

  十三、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1)研究协商;(2)有的放矢;(3)互相提问;(4)动态分组。

  【二】、及时调整合作方式。

  【三】、科学组织分层学习。

  十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二】、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

  【三】、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十五、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一】、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1)创设情境,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2)创设“激发矛盾”的条件,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三】、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十六、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

  【一】、精心设计,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1)营造特定的研究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2)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于探究;(3)带给探究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究。

  【二】、铺路搭桥,保证探究活动的畅通。(1)问题要有探究性;(2)讨论要有针对性;(3)练习要有实践性。

  【三】、留足空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1)少“占”多“让”;(2)少“扶”多“放”。

  十七、怎样才能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呢

  【一】、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二】、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结精选(3):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对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尽管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但却有很多相似之处。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等等,使基础教育课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一、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务必遵循必须的价值原则。任何课程建构如若不优先思考价值取向问题,如若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而告终。

  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的需要关系的反映。由于这种主客体之间的需要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课程价值的资料和水平也是不断变化的;又由于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因而课程价值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结构也是多样化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人们的zz立场、哲学倾向各异,导致了对课程价值的不同认识,从而出现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追求。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程价值取向是:

  第一,突出伦理zz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主要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于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第二,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学校教育范围的扩大,以及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而产生的。它主张课程要着眼于学生适应当前和未来生活的需要,要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由于其注重课程的实际价值,具有功利主义的倾向,因而个性强调实用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强调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注重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在如何看待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问题上,又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分歧:一是智力训练说。主张把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作为全部课程的中心,课程设置和编排都要服务于学生的智力成长。在这种课程价值观支配下,课程设计重形式轻资料,重过程轻事实,重知识发现轻知识本身;二是人格发展论。主张课程应以养成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为核心,重视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三是协调发展说。主张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统一发展,以构成学生丰富自由的个性。这是现代课程论在课程价值观上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在必须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两种课程价值观在对人的发展认识上的片面性,适应了人的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特点。

  以上几种课程价值取向都以前对学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第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第四,着眼于未来,注重潜力培养;

  第五,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六,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二、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睿智的思想家已经开始对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对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有学者甚至把这种状况看成是现代礼貌所受到的最严重的威胁。于是,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成为不同研究领域里的学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个性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在教育领域里寻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这两极之间的平衡,已经变成了一种群众行动,我们能够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与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具有国际好处的教育思潮中把握这种融合趋势的脉搏。

  如果说“学会生存”的教育思潮及其确立的以“学会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目标还没有处理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没有解决好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问题,那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以“学会关心:对世纪的教育”为主题的面向周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所提出的“学会关心”的教育思想,则成为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走向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使教育发展的方向出现了一次重大变革和更新。“学会关心”力图弥补“学会生存”的缺陷,强调要建立一种新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应“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建设;从促进竞争转变为促进合作;从民族的狭隘的观点和忠诚转变为全球的观点和忠诚;从强调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到强调为公众利益而学习。”在这种教育体系中,既要注重科学文化又要强调人文文化,既要强调学生的学术性和职业性技能又要应个性突出事业。动和开拓技能的培养,“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要求学习者的用心参与。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种观点就是,学习应当以传统的儿童早期的好奇、好动和好创造为基础。”“学习应当以学习者能够做什么,而不是明白什么为重点。”显然,在这种教育体系中,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伴随着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逐步走向融合之势,课程文化也开始摆脱原有视野的局限,跨入到了新的视界中去,于是,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便确立了。

  科学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到达二者协调统一,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三、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对世纪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

  课程生态观的确立,不仅仅是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及其实践合乎逻辑的发展,而且是人类寻找自身的生长家园、探求教育课程变革的必然结果。

  生态主义课程思潮是在生态主义的影响下逐步构成和发展起来的。生态主义是人类在应对二战以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寻找危机的根源和寻求解决危机的策略时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诞生。与环保主义等一般生态思想不同的是,生态主义对危机根源进行了深刻反思。环保主义者虽然也看到了生态系统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但他们倾向于将这种危机解释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不完善或者资源开发策略有待改善等。生态主义者却将目光转向了西方文化传统中对待自然的二元论、还原论和功利主义态度,转向了近代哲学中的机械唯物论和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转向了现代话语中的唯理性主义和科技至上主义。

  从根本上说,生态主义是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进行重新思考的结果。生态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是生态运动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与以唯理性主义和科学至上主义为内核的现代主义不断斗争的过程。生态主义给现代主义所造成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同时又带来建设性的佳音。生态主义给生活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工作者带给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使他们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天地里思考,解决当代课程领域中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于是便产生了一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主义课程思潮。

  生态主义课程思潮给当代课程发展的重要启示是:

  第一,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要摒弃西方对自然的二元论、还原论和功利主义态度,真正确立起系统整体现念、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的思想以及动态发展的观点,切实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

  第二,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注重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以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以培养自由和解放的公民;

  第三,在课程资料上,要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到达“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与统一,谋求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的整合,使自然科学课程中渗透伦理精神和审美体验,而人文科学课程中也渗透着科学精神和理性的光辉。总之,要把科学、艺术和道德融入人的生活、人的成长过程之中,使学生的“个人知识”以及他自己的特殊文化世界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第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学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沟通,使学生在体验性、探索性的框架下进行自主性学习,并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些启示,应当合理地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思想内核。

  现代课程生态观之所以十分强调回归生活,是因为在现代人(尤其是学生)的生长家园中,“生活世界”被严重地剥离了,“科学世界”成了人唯一的生长家园。于是在学校教育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危机,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授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里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因此,为了寻找现代人已经失落的精神家园,克服“科学世界”带来的人的生长危机、教育危机,就务必重返“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好处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命题。

  自然即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并在感受、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谋求人对自然的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和求真意志的统一,进而成为自然的关爱者、有创造力的生产者和有职责的环境保护者。

  生活即课程,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持续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

  自我即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我开放,尊重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人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理解者。因此,课程应成为学生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在那里,学生能够自由地展示他的智慧和情感,学会自主、学会选取、学会创造。向自我开放的课程,还意味着人性的回归,人的情感、品质、人格、技术、知识等等不再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人的尊严、价值、自我好处、个性得到了张扬,科技理性的控制本性和功利取向得到了修正,科学与理性开始闪烁出人性的光辉。在向自我开放的课程世界里,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用者和宣示者”,学生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理解者,他们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与受关系,而是你与我关系、对话关系。

  总之,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意味着学校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意味着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意味着科学、道德和艺术现实地、具体地统一。

  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设计出来的课程如何付诸于实践,是课程发展务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已有的课程实践来看,课程的实施有以下几种取向:得过且过、忠实,相互调适和缔造。

  缔造取向关注的是师生的课程建构问题,认为师生是课程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应当致力于课堂中自然发生的课程问题。因此,它个性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好处诠释、文化背景、价值认同等。这种取向是建立在课程实施者个人的教育观念之上的,强调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因而,其成败的关键与课程实施者的课程设计潜力关系很大。这种取向是目前课程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以上课程实施的不同取向来看,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是最具有创新性的,它十分强调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个性是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潜力,因为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还是课程的设计者。因此,把教师看作教育研究者和课程设计者,是缔造取向课程实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这也正是新课程发展所个性强调的。

  五、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课程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权力的分配和再分配,不管是在地区间、民族间或阶层间,课程政策实施的结果总是反映了不同人、不同集团、不同社会力量对课程的要求。从国内外课程政策发展的趋势来看,最大限度地反映各种利益集团的意志,保证课程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是各国的一个共同追求。所谓课程政策的民主化,意味着课程权力的分享,意味着课程由统一性走向多样化。

  在课程政策的改革实践中,各国一般都致力于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间寻找适合本国状况的立足点。一方面,过去强调地方和学校分权的国家,此刻开始注重确立国家课程标准。例如,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要求,各个州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但到了1989年,这种局面开始被打破。另一方面,过去强调中央集权的国家,此刻开始注重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