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潜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透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透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由www.telnote.cn整理]
(三)、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理解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必须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透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透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但是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潜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图片,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作出如下的解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礼貌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以前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这天,我们将一齐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播放音频:《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保卫黄河》。
二、学会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强调朗读时,要注意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就应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就应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证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3、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4、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透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5、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取——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6,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三、资料研讨
(一)、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二)、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能够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资料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三)、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述,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述、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四)、品尝“颂黄河”部分。
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五)、“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六)、1、品赏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学生谈一谈: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明确: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小结。(大屏幕显示下列板书)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课文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主要有:(1)呼告(2)反复(3)比喻拟人
三、学生自由畅谈,说一说在读诗时,你从诗句中想到了什么可结合一句诗来想像,也可结合几句诗来谈,还可结合全文来说。
四、拓展延伸,参与实践。
1、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谈谈我们应为振兴中华作出怎样的贡献,我们此刻就应怎样做
2、课后向老人询问抗日救亡时的小故事。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黄河颂》优秀教案的全部资料。
黄河颂教案(二):
《黄河颂》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资料。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资料,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
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资料?
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5.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好处?
四、资料探究
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
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要词性活用?
4.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
五、小结课文
六、欣赏《黄河颂》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诵并学唱《黄河颂》
2.拓展延伸提高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概述上节课资料,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
二、学唱《黄河颂》
三、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潜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
四、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
五、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阅读材料见《语文课课练》
练习设计:
练笔1.评析《黄河大合唱》其他乐章的歌词
2.赏析你平日里喜爱的歌曲之一
3.为你熟悉的一段音乐填写出歌词
黄河颂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礼貌、文化、灾难);了解一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2.透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资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的黄河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4.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5.综合探究,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保护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现状,加强环保意识,以行动保护汕头的母亲河——韩江。
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内一节时,课外一节时)
教学用具: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内)
一、导入新课并投影学习目标。
二、音乐欣赏:点击浏览图片并欣赏《黄河颂》。(紧凑点击图片,进入最后一张时缓缓拉动文字框滚动条)
三、作家作品介绍。
课堂练习。(检查预习: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四、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学生齐读。
五、独立思考、质疑探究: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就应是哪个字(即“望”字。)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资料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资料是什么
前文一向在写黄河,标题也是颂黄河,可诗歌最后四句却在写英雄儿女,是离题吗?
3.请根据诗歌的资料,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
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诗人歌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你是怎样理解的?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六、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小结。
七、比较阅读,拓展练习。(于天命的散文《黄河颂》)
八、布置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完成《一课一练》。
九、板书设计:
黄河颂
光未然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第二课时(课外)
十、利用综合资源,透过浏览推荐的相关网页,自主深入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十一、教学后记:
一向担心这种情感丰富的爱国主义诗歌,难上!在图像、音视频等感性材料相对缺乏的状况下,仅仅靠“三寸不烂之舌头”和一个自主学习的课件,学生是否会觉得过于枯燥无味呢?事实上,这种忧虑是剩余的。
我借助同学们自己收集的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和本课件,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激发起他们的爱国意识,再加上播放、欣赏气势雄伟的歌曲《黄河颂》,学习《黄河颂》竟成了一节庄严肃静的爱国教育课。
没见过黄河,但透过诗歌文字描绘及几张黄河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运用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里互读,然后分批朗读(1~30;31~60),最后推选男女学生代表来朗读,课堂的气氛显得十分活跃,朗读时声势是一浪赛过一浪。
在朗诵中,我们赞美了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更让我体味到了学生本身就是一股如黄河般彭湃的雄伟力量!
课余时间里,学生利用本课件继续自主地深入地拓展学习。
课件设计以《黄河颂》为主体,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是一堂学生自主学习课、音乐文学欣赏课、探究课,同时,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透过阅读超多资源来自主学习了解黄河的礼貌、文化和“母亲河”的灾难史以及现状,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探究的好帮手。
黄河颂教案(四):
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必须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本课例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涛、澜、浊、宛、魄、涤、泻、荡、屏”等9个字。
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情感目标
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
三、重点难点
透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四、学法指导
透过“读——品——诵——谈”的四步进行学习。
五、课前准备
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收集《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并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没有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
(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推荐性的意见。
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潜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能够做出调整性的解答:
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
(三)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
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取——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这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以本课为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议得出。如: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学生个体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朗诵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五)再诵课文,探究修辞
配以音乐,将学生的感情调至高峰,教师读朗诵词,全班一齐朗诵。继而找出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的语句。
(六)联系课文,拓展延伸
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七)学生评价
教师设计学生自我评估表,让学生进行效果自测。
(八)作业
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的面前,兴起了怀古的情绪。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于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曲曲壮歌一气呵成。请同学们运用这天学习歌词的方法任选《黄河大合唱》中的一篇进行赏读,写出阅读体验。
本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首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潜力,使之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师生带给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教师借助论坛这一畅所欲言的平台,使学生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得到了和谐统一。第三、这样的整合模式所营造的教学氛围既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潜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透过整合任务,既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也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忙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到达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好处的主动构建者。
黄河颂教案(五):
教学目标: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礼貌、文化、灾难);了解一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2.透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资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的黄河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4.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liuxue86.,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5.综合探究,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保护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现状,加强环保意识,以行动保护汕头的母亲河——韩江。
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内一节时,课外一节时)
教学用具: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内)
一、导入新课并投影学习目标。
二、音乐欣赏:点击浏览图片并欣赏《黄河颂》。(紧凑点击图片,进入最后一张时缓缓拉动文字框滚动条)
三、作家作品介绍。
课堂练习。(检查预习: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四、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学生齐读。
五、独立思考、质疑探究: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就应是哪个字(即“望”字。)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资料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资料是什么
前文一向在写黄河,标题也是颂黄河,可诗歌最后四句却在写英雄儿女,是离题吗
3.请根据诗歌的资料,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
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诗人歌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你是怎样理解的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六、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七、比较阅读,拓展练习。(于天命的散文《黄河颂》)
八、布置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完成《一课一练》。
九、板书设计:略
十、利用综合资源,透过浏览推荐的相关网页,自主深入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十一、教学后记:
一向担心这种情感丰富的爱国主义诗歌,难上!在图像、音视频等感性材料相对缺乏的状况下,仅仅靠“三寸不烂之舌头”和一个自主学习的课件,学生是否会觉得过于枯燥无味呢事实上,这种忧虑是剩余的。
我借助同学们自己收集的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和本课件,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激发起他们的爱国意识,再加上播放、欣赏气势雄伟的歌曲《黄河颂》,学习《黄河颂》竟成了一节庄严肃静的爱国教育课。
没见过黄河,但透过诗歌文字描绘及几张黄河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运用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里互读,然后分批朗读(1~30;31~60),最后推选男女学生代表来朗读,课堂的气氛显得十分活跃,朗读时声势是一浪赛过一浪。
在朗诵中,我们赞美了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更让我体味到了学生本身就是一股如黄河般彭湃的雄伟力量!
课余时间里,学生利用本课件继续自主地深入地拓展学习。
课件设计以《黄河颂》为主体,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是一堂学生自主学习课、音乐文学欣赏课、探究课,同时,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透过阅读超多资源来自主学习了解黄河的礼貌、文化和“母亲河”的灾难史以及现状,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探究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