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的少年》的观后感
其实我觉得,应该是在毕业聚餐过后,大家三三两两穿着学士服走在不大的鱼山校园里,集中拍了两天的照之后,这篇文章才该饱满地横空出世的。
可是事情往往不能按照计划。比如我用了三天时间,在实验零碎的时间里,第三次看完了《此间的少年》。不过和前两次不同的是,在这第三次之前,我看了江南的原著。
一次此间,哈哈大笑;两次此间,唏嘘感情;三次此间,是因为我要毕业了。
或许我原本就不是一个深刻的人。太深刻的片子我反而会觉得昏昏然枯燥得只剩下喝水,然后盯着进度条祈祷它能够快点。反而看这种没有什么特效处理的片子,然后听着它被各种人各种批判,说将原著改得面目全非说这哪算什么电影这不就是学生作业吗北大怎么了,这种时候反而不太注重影评了。你的我的此间,注定不相同。
可能真的临近毕业了。经常在做实验间隙等离心结束或者等反应终止的时候怔怔地发呆,想一些小儿科的问题。我大四下学期了。在2008年入学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也会大四,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毕业。可是当包子发飞信征集毕业晚会节目的时候,在这边做着毕业论文的我竟然还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次,不是做观众,是要做演员,是我们的舞台。
是否这样,就代表我将要离开我最无忧无虑的四年?
我没有遇到过此间里的那些可笑或者可爱的桥段。没有过舞会,没有过做班长,甚至也没有过考试让别人代写纸条。现在让我闭上眼睛想,竟然完全想不起来什么太深刻的事情。
大一,上课,爬山,海边。
大二,上课,恋爱,认识ceramide。
大三,上课,分手,ceramide恋爱。
大四,上每周只有一节的课,复习考研,保研,来到西南。
好像四月十一号是分手一年整了。说来无奈,现在我完全忘记了当时一直放在心里的那个人,就算努力回想也回想不起哪怕一点点的毛边剪影。无奈地笑。所以时间是什么。
已经过了那个发个短信就能有人出来陪你一路逛街一路听你笑闹的日子了。而且,以后再也不会有。感谢这四年里有三年都有她在。也许以后我和她会离很远,但是我还是自私地希望她在。
朋友比恋人总是要靠谱一些。
所以,我的此间里上演了一出什么样的戏剧,乱七八糟还是苍白平淡,作为演员和导演的我自己竟然无法描述。所以我只有看别人的此间,然后无语凝噎。
关于穆念慈和杨康擦肩而过的爱情,关于那本蓝色的日记,关于乔峰和康敏说不出道不明的纠缠,关于那场一醉方休。
我的过往,没有摇摆的裙袂,没有翩翩白衣的少年。我二十岁前后的四年,究竟包含了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开,可能,需要再过一个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