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礼仪常识
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幼儿中班礼仪常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班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小班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礼仪交往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把幼儿礼仪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目的多途径地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礼仪启蒙。在实施过程中,我有效地运用了以下途径。
一、礼仪教学中,注重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每周我会按期初制订的小班礼仪培养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个礼仪教学活动。在礼仪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有:
1、故事法
以故事为载体,“富理于情、富教于乐”,使抽象的礼仪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如: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我借助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漏嘴巴,漏嘴巴为什么不好,在情景模拟中,老师表演大公鸡,幼儿表演吃饭的小弟弟,幼儿为了不让大公鸡吃到米粒,个个都专心用餐,看不到东张西望的坏样子,不知不觉中幼儿学会了正确的进餐礼仪:眼睛看着碗,一手扶着碗,一手舀米饭,张开大嘴巴,嚼呀嚼,咽下去。
2、儿歌法
如在“穿衣礼仪养成活动中”,在第一组幼儿(小班分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可是在活动中幼儿在伸衣袖的时候,总习惯性地把另一只小手放开,这样就造成手伸不到衣袖里,衣服始终穿不到身上,幼儿很无奈地又要寻求帮助。于是,我在第二组幼儿教学中,改变了教学策略,根据班级孩子喜欢朗诵儿歌的特点,创编了一首短小的儿歌,并且配上形象化的象声词,如呜呜开火车、拉拉、哈哈等,孩子们边学边记忆儿歌,很快解决了难点。
3、情景法
情景的合理设置,能给礼仪教学活动带来无限生机,能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发其内部情感,让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并达到行为上的认同。同时,使幼儿行为习惯能自动化养成,礼仪交往的主动性、持久性得到提高。
如在礼仪教学活动“学好样”中,当出示受偶小兔向幼儿问好时,幼儿会高兴地向小兔问好,当长颈鹿帮助了小兔,在老师的暗示下幼儿就会主动学说小兔和长颈鹿的对话“谢谢你,长颈鹿阿姨。”“不用谢。”当活动结束时,我会有意识地和幼儿互说“再见”,幼儿也会跟小兔和长颈鹿说“再见”。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幼儿礼貌用语和文明礼貌的习惯。
二、不同领域中,注重礼仪的渗透性。
在实施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生活化中,我不仅在逐周计划表中有具体的礼仪行为养成要求与教学内容,在实施其它各领域教育过程中,能密切联系,有机渗透。如语言活动“我要自己走”中,通过老师的手偶情景表演,对比来园时小朋友的正反事例,让幼儿不但学会了朗诵儿歌,更是体验到自己独立行走的自豪,从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养成教育上达到“知情行合一”;歌唱活动“滑滑梯”中,幼儿不仅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玩滑滑梯的愉快情绪,还增强了要排队滑滑梯、慢慢上、不推也不挤的礼仪意识;健康活动“我的牙齿用处大”中,通过有声资料,幼儿除了解了牙齿的用处外,还初步习得保护牙齿的基本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