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我们进入新阶段的时候,要对自己过去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从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大一近代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队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历史任务: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强。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手段:
(1)军事侵略: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④迫签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2)zz控制:①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政。②享有领事裁判权。③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④扶植和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③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④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①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3、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瓜分中国、要灭中国。
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坏: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技术落后: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5、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 答:美国。
7、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后签订的条约:《马关条约》
8、太平天国运动:
(1)金田起义时间:1851年1月 天京事变:1856年9月
(2)失败原因:①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力的代表,无法克服小农阶级局限性 。②指导思想不是科学理论思想 。③未能全面正确对待儒学 。④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9、洋务运动:
(1)定义:在当时被称之为“同治中兴”“同光新政”,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引进枪炮,科技,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和新式海军等学习西方的运动。
(2)失败原因:①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管理具有腐朽性。
10、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人:冯桂芬。
11、维新运动:
(1)论战内容: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维新派局限性: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③远离人民群众。
12、辛亥革命:
(1)保路运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
(2)临时约法内容: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3)历史意义:①推翻了封建势力的zz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④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14、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15、新文化运动:(1)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口号:民主和科学。(3)内容: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两大旗帜。
16、五四运动:(1)历史特点:①反封帝反封建的彻底性。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人民大众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以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李大钊
1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1)历史特点:①成立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②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2)意义:①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
有坚强的革命性。②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19、大革命失败原因及主要斗争形式:
(1)失败的原因: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统一战线剧烈分化。
(2)主要斗争形式:革命战争
20、1921年到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zz力量及其建国方案
答:(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主张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坚持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1、八一南昌起义的特殊意义:中共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22、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3、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即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答:①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提议相继失败,表明城市中心论道路走不通。
②八七会议提出了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为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指明方向。 ③毛泽东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24、1930年1月,毛泽东近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的文章:《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25、八七会议、遵义会议
答:(1)八七会议:1972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翟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zz局。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zz上大大前进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2)遵义会议:指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zz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否定了从第四次反围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军事负责人。
26、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 :台儿庄战役。
27、红军三大主力师长征会师地点:甘肃会宁
2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9、抗日战争 :
(1)全面爆发时间:1937年7月7日
(2)胜利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等会议。 (5)三大战略:①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②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③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30、新中国成立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31、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答:(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恐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3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间:1956年。
33、文化大革命开始时间:1966年 3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1)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2)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3)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35、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的原因
答:由中国的当时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1)帝国主义不容许。他们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自己的国家,而不是为了使中国独立,富强,并且不愿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2)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运动。①经济力量软弱: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形式。b 、. 工业资本所占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c 、民族资本严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官僚资本。②zz力量软弱:a 、. 不敢发动农民,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无法动员农民这个最广大的群众。b 、不敢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 ,根本不掌握军队,因此在zz上没有很大的分量。③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阶级斗争尖锐激烈,使得任何改良的中间性的zz方案都失去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