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中数学方法总结
数学的乐趣类似于下棋,是思考之乐、挑战之乐,数学能给人震撼感、力量感和解放感。小编收集了张景中数学方法总结,欢迎阅读!
谈教学:
让数学更容易也更适合教学
张景中,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名誉院长、广州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数学教育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讲座一开场,张景中就以“九九乘法表”带领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规律。他通过图例形象直观地阐述数学知识,让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与师生们共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张景中在教学时就想着怎么改革初中的数学教学,让数学变得更容易学。后来他发现,国外的数学教育主要研究教学方法,而很少考虑数学内容,但如果数学本身太难的话,你用什么方法教他都感到困难。于是张景中就提出“要把数学变容易”,改进数学知识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方法,让它更容易学。为了教育,改造数学,他称之为“教育数学”。
2012年,在广州市科协“千师万苗”工程支持下,海珠实验中学进行了“教育数学”的教学实验,两个实验班共105名学生。入学测试时,其中一题是让学生画三角形的高,有些钝角三角形的高在外面,有2/3的学生被难倒了。授课的张东方老师将张景中的一本科普书的内容编成教案,设计了90多节课取代通用教材相应的内容,有些地方还改变了传统的定义。三年后的中考,这两个班的数学成绩优秀率达到了100%。
谈科普:
要让中学生看懂,也要让大学生觉得有新意
张景中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0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代表性科普作品有《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数学家的眼光》、《新概念几何》等。
一直以来,张景中致力于数学科普写作。令他高兴的是,科普书的一些内容后来进入数学教材,使更多学生受益。他曾说过,创作出好的科普作品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写科普作品要当成一个事业来做,这也是个不断地学习的过程。写科普作品很花心思,比如《数学家的眼光》,六万字写了五年。要让中学生能看懂,大学生研究生也觉得有新意,是要下功夫的。”
如何培养数学兴趣,让它学起来不那么枯燥?张景中建议同学们多读些好的数学科普书或者数学史。平常学习中掌握到的知识,在看科普书或与同学老师讨论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从而挖掘出数学的更多魅力。有条件可以用计算机做点数学实验,例如玩玩《超级画板》或《网络画板》。“总而言之,一是要多读数学科普书,另外要做一些有趣的数学小题目小实验。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也与现在的教学内容有关,教学内容把数学搞得太难了,有些知识系统性不够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未来改革。”张景中说。
谈方法:
注意整理知识架构和脉络
有同学提出,学好数学,是不是要疯狂刷题?对此,张景中表示,提高数学成绩,通过一定的题目训练是必要的,但不是以多为好。“做题时要进行分析,重点的一些题目可以反复思考,要注意整理知识架构和脉络,在做好题目之后可以反过来思考能否用更简单的、或是此前学习过的知识来解答。通过重点的题目来总结经验和方法,以此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他说。
张景中称,学好数学对其他学科帮助非常大,比如数学学得好,语文写作的逻辑性就更严谨,说起道理来就更明白。此外,物理、 化学、生物、计算机,甚至美术都是离不开数学的,数学是各种科学包括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学数学可以培养人思维的方式,锻炼人思考的毅力,培养人诚信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