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思路计划
发布时间:2024-08-19 17:11:43
本局各科、室、队、站:
2011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为“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年份,也是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之年。为此,2011年昆山统计工作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追求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坚持以服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基本要求,促进调查体系进一步健全,统计基础进一步扎实,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和谐统计取得新成效,为昆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抓重点,着力提高统计服务发展的能力
统计工作必须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统计职能作用,实现从有为到有位的转化。为此,要紧紧围绕我市“保增速、促转型、上水平、抓特色、强队伍”的工作主线,围绕结构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十条产业链”等中心工作,加大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统计调查体系,全面反映昆山发展情况。
1.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立现代化指标监测制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工作,为此,我局将根据市委制定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纲要》,对于现代化指标体系建立起相应的监测制度,真实反映我市现代化进程。一是成立现代化体系监测领导小组,明确现代化指标监测的责任单位、责任人;二是建立监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建立部分监测指标的统计调查制度;四是建立定期监测报告发布制度;五是建立定期分析机制,对现代化指标数据的薄弱环节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围绕全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建立产业转型升级监测体系。联合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全面构建反映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进度、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特别要加强对新显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环保产业的统计工作,注意对指标数据的搜集、审核和公布,密切关注、及时反映市委、市政府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成效。
3.围绕形势发展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扩大统计调查领域,充实调查内容。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经济统计,不断完善服务业、能源、科技、外经、服务外包、ppi指数等一系列统计调查制度,重点研究制定总部经济调查制度。另一方面,重视做好社会领域的统计工作,建立完善人口、生态环境、文化、体育、民生福利等统计调查制度,努力使统计工作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充分体现我市科学发展的成果。
二、围绕数据求质量,着力增强统计准确反映的能力
1.强化行为规范。各专业规范数据采集、整理、汇总、上报等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完善服务业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制度;加强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以及有资质的房地产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2.完善基础台帐。组织科室之间基础工作互查互学,督促各专业之间台帐登录、数据质量审核记录等;完善区镇台帐设置,督促基层做好年度台帐、月度台帐的登录;按照信息化要求,逐步推广完善企业台帐建设,确保源头数据准确性。
3.加强质量控制。完善专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和控制办法,确保统计数据阳光评估;加强基础数据审核记录台帐建设,确保数出有据;完善区镇上报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区镇统计数据“数出一门”。
4.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一要提高工作效率,对现行网络系统进行整合、拓展,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数据备份系统,做好防火墙安全保障工作,建设一个安全有效的统计网络,支持网上直报和宏观数据库查询系统的高效运行。二要完善企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及时便捷、可持续的企业基本信息网上报送,建立为统计调查提供完整样本框的企业数据库。
5.强化部门统计管理。要努力形成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职责明晰、沟通顺畅、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要严格执行《部门统计数据管理制度》,明确部门上报内容、上报时间;二要加强部门网络建设,确保及时收集部门相关资料。
6.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深化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2011年统计工作全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各项制度进行有效整合,对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建立起管理科学、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质量管理机制,通过流程化的管理,实现统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三、围绕服务促提升,着力拓展统计咨询决策的能力
1.抓调研。一要制度化调研。落实局领导挂钩联系区镇制度,深入基层了解区镇发展情况,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为开展分析提供依据;二要深入化调研。通过调研,深入挖掘统计数据内涵,深刻剖析统计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做到透过数据看情况,通过情况讲数据;三要重点化调研。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真实情况。
2.抓专题。一要找准专题。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调整、产业和行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重点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经营环境、社情舆情等六个重大变化,筛选8—10项专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二要落实专题。每个专题成立课题组,发挥集体智慧,深层次挖掘分析,提供决策依据。三要拓展专题。结合区镇联系制度,根据区镇需求,确定1—2个课题,由市局与区镇联合开展调研分析,为区镇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3.抓时效。一要继续完善统计信息快报制度和按旬简报制度,随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反映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二要建立专业分析应急小组,注重资料搜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发情况和领导急需掌握的有关情况开展快速分析,及时向领导提供。
4.抓分析。密切关注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运行态势,开展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多角度、全方位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要把握宏观,了解国家宏观政策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二要了解微观,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密切关注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密切关注投资环境变化情况,密切关注社情舆论;三要研究特征,从复杂的情况中找出经济运行规律;四要层层解剖,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进行分析,解析经济增长要素;五要拓宽思路,纵向横向比较,注重数据关联度分析;六要充分利用部门资料。「1」 「2」 「3」 「4」 「5」
2011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为“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年份,也是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之年。为此,2011年昆山统计工作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追求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坚持以服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基本要求,促进调查体系进一步健全,统计基础进一步扎实,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和谐统计取得新成效,为昆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抓重点,着力提高统计服务发展的能力
统计工作必须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统计职能作用,实现从有为到有位的转化。为此,要紧紧围绕我市“保增速、促转型、上水平、抓特色、强队伍”的工作主线,围绕结构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十条产业链”等中心工作,加大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统计调查体系,全面反映昆山发展情况。
1.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立现代化指标监测制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工作,为此,我局将根据市委制定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纲要》,对于现代化指标体系建立起相应的监测制度,真实反映我市现代化进程。一是成立现代化体系监测领导小组,明确现代化指标监测的责任单位、责任人;二是建立监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建立部分监测指标的统计调查制度;四是建立定期监测报告发布制度;五是建立定期分析机制,对现代化指标数据的薄弱环节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围绕全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建立产业转型升级监测体系。联合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全面构建反映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进度、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特别要加强对新显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环保产业的统计工作,注意对指标数据的搜集、审核和公布,密切关注、及时反映市委、市政府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成效。
3.围绕形势发展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扩大统计调查领域,充实调查内容。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经济统计,不断完善服务业、能源、科技、外经、服务外包、ppi指数等一系列统计调查制度,重点研究制定总部经济调查制度。另一方面,重视做好社会领域的统计工作,建立完善人口、生态环境、文化、体育、民生福利等统计调查制度,努力使统计工作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充分体现我市科学发展的成果。
二、围绕数据求质量,着力增强统计准确反映的能力
1.强化行为规范。各专业规范数据采集、整理、汇总、上报等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完善服务业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制度;加强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以及有资质的房地产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2.完善基础台帐。组织科室之间基础工作互查互学,督促各专业之间台帐登录、数据质量审核记录等;完善区镇台帐设置,督促基层做好年度台帐、月度台帐的登录;按照信息化要求,逐步推广完善企业台帐建设,确保源头数据准确性。
3.加强质量控制。完善专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和控制办法,确保统计数据阳光评估;加强基础数据审核记录台帐建设,确保数出有据;完善区镇上报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区镇统计数据“数出一门”。
4.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一要提高工作效率,对现行网络系统进行整合、拓展,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数据备份系统,做好防火墙安全保障工作,建设一个安全有效的统计网络,支持网上直报和宏观数据库查询系统的高效运行。二要完善企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及时便捷、可持续的企业基本信息网上报送,建立为统计调查提供完整样本框的企业数据库。
5.强化部门统计管理。要努力形成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职责明晰、沟通顺畅、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要严格执行《部门统计数据管理制度》,明确部门上报内容、上报时间;二要加强部门网络建设,确保及时收集部门相关资料。
6.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深化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2011年统计工作全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各项制度进行有效整合,对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建立起管理科学、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质量管理机制,通过流程化的管理,实现统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三、围绕服务促提升,着力拓展统计咨询决策的能力
1.抓调研。一要制度化调研。落实局领导挂钩联系区镇制度,深入基层了解区镇发展情况,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为开展分析提供依据;二要深入化调研。通过调研,深入挖掘统计数据内涵,深刻剖析统计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做到透过数据看情况,通过情况讲数据;三要重点化调研。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真实情况。
2.抓专题。一要找准专题。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调整、产业和行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重点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经营环境、社情舆情等六个重大变化,筛选8—10项专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二要落实专题。每个专题成立课题组,发挥集体智慧,深层次挖掘分析,提供决策依据。三要拓展专题。结合区镇联系制度,根据区镇需求,确定1—2个课题,由市局与区镇联合开展调研分析,为区镇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3.抓时效。一要继续完善统计信息快报制度和按旬简报制度,随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反映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二要建立专业分析应急小组,注重资料搜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发情况和领导急需掌握的有关情况开展快速分析,及时向领导提供。
4.抓分析。密切关注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运行态势,开展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多角度、全方位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要把握宏观,了解国家宏观政策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二要了解微观,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密切关注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密切关注投资环境变化情况,密切关注社情舆论;三要研究特征,从复杂的情况中找出经济运行规律;四要层层解剖,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进行分析,解析经济增长要素;五要拓宽思路,纵向横向比较,注重数据关联度分析;六要充分利用部门资料。「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