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自我鉴定

六学一体,小组评价

发布时间:2019-08-30 15:12:23

      素质教育开创了我国教育的新纪元。“学校教育应由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国家教委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整体、个体、主体”的三体课堂教学要求,全国教育工作者,正以百倍的信心和热忱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开创了我国生机勃勃、百花争妍的素质教育春天。

  传统教育时代走到了尽头,“高分状元”渐渐销声匿迹,老师的课堂“权威”动摇了……然而,素质教育作为一场伟大的教育变革实践,目前毕竟还是转型时期,诸多方面尚未完形,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各方面少有现成可取的经验和模式,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求索。究竟如何把客体的社会文化转化主体的素质结构,把外在的影响和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究竟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一句话,课堂教学如何真正体现“三体”教学要求呢?致力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地寻求活新的素质教育经验,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不可回避的职责。据多年的探索实践,本人认为,采用“六学一体,小组评价”课堂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知情意行诸方面品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本人笔下的“六学一体,小组评价”教学模式,要求把一堂课分成六个学习环节,设计成一个比赛性活动整体,且以小组为单位,以评价激励为线索,让学生在具体的比赛活动中,强化学习意识,实施学习行为,养成学习习惯,习得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目标。

  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包含着三方面重点内容,即“六学”——六个学习环节;“一体”—— 一个活动整体;“小组评价”—— 一条评价线索。

  一、精心设计六学,确保主体教学。

  在该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六学”即六个学习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内容和形式,需要认真组织和管理。“六学”按教学程序便是:激情备学、独立自学、小组研学、质疑评学、精练赛学、总结说学。“六学”体现了素质教育“三体”教学要求,体现教以人为本,人以学为本,学以质为本教育思想。

  “六学”间,相互联系,逐层深化,然各自具有独立性。

  (一)激情备学

  美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有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教学伊始,教师就应该创设情境,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活动念想和参与意识,并且使其严阵以待,严格要求,规范上课行为,这便是教学一第一步——起点教学,亦即激情备学。这一环节,教师应讲清课堂整体要求,活动基本要求,并对学生已发生的课堂行为以小组进行小结评价。 《1》《2》《3》《4》《5》

  实现激情备学一般作法是:

  1、抛展精典内容,激起学生注意力。这里的精典内容指精典故事、精典声像画面或课件等。

  2、检查课前预习,激发学生主动性;

  3、严格上课常规,激起学生意志力;

  (二)独立自学

  当代西方优质教育学派——自由主义学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有效地培养个人行为,强调人为独立个体,学校提供学生知识及能力,使他们具有自学能力。”我国当代教学法之一——学导式教学法主张“激发学生求知欲,首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主动探索,产生兴趣。”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把自学引入课堂,不但是一种特别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勤思善思,独见独创等个性品质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这一环节教学应遵从以下几点:

  1、放手让学生自学,不作定向问题提示。主体教育思想主张学习的方向来自学生,不是来自教师。教学时,应让学生在已有学法,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教材,钻研教材,实现自我内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讲究自学的独立性。“教学是通过学生自己产生和解决问题达到对经验意义的理解”(美教育家罗杰期)。自发地独立学习,同学间之不询问、不研讨,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独立的思考、分析、判断,也有利于规范课堂行为。

  3、指导学生做好自学笔记,填写好“重大疑难表”(此表交给小组长在下一环节组织小组研讨)。

  4、注重老师的组织性和辅导性,老师应很好地组织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行为优劣表现。

  (三)小组研学

  这一环节就是针对上一环节产生的疑难问题,由小组负责人组织小组研究讨论,这实际上属于小组自学。

  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专注《学记》中也早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研学,同学彼此间进行讨论交流,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研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主持人,有规范的程序,不能“胡言乱语”;

  2、要有明确的来自学生方面讨论内容(一般以“疑难表为准”);

  3、要鼓励全员参与,各抒己见;

  4、要做好讨论记录,填写好“小组研学记录表”;

  讨论过后,要做好自学、研学汇报,汇报时一般由小组代表和个人代表两个进行,汇报重点应放在学习过程和学会了什么这两方面。

  对自学、研学两环节的评价应重在参与过程和“两表”质量、研讨情况、汇报情况四方面,以定性评价为主。

  这里必须强调两个问题。一是教学观、知识观问题。因为这样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难免会给许多老师带来一些担心:学生“烧野火”、“不着边际”怎么办?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一堂好课。本人认为,一堂课并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教会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教学目的决不仅是字、词、句段等纯知识性的,而应是多元化的,包括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只要学生积极投入,认真参与,这个实践性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知识,“会烧野火”岂非本领?“不着边际”,终有着处。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问题。德国教育家盖期多德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发现他们"。杜威也提出:“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教材,善于从教材中找到主要和主导的思想”。“烧野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只会烧野火。教师要精心设计学法,认真指导、训练学法,让学生心有成法、学有得法、课课得法。例如本人教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人的文章时就教给学生用一种“纲举目张”法来学习。“纲”即纲领,主要要求学生抓住三个问题:主要人物是谁?人物特点怎样?所写事实为何?“目”即细节,主要要求学生抓住分析四个方面:①肖像描写;②语言描写;③动作行为描写;④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心中本有“纲”“目”,自学时自然会“纲举目张”,岂会“烧野火”、“不着边际”呢?当然,学法指导要依据教材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要体现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的规律。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