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70后毕业赠言
23年前的今天,也是这样一个晴朗的夏日,不知是挽留还是欢送,那天的知了们叫得格外卖力。记得那天的日程很多:领毕业证书,全班合影,各个县的同学合影,校长讲话,毕业晚会……但同学们一改以往的拖拉,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化作风。
晚上6点,同学们齐刷刷地进了教室,等待任课老师的到来——开毕业晚会。教室还是原来的教室,同学们依然各就各位。但稍稍留心,便会发现有些细微的变化:黑板比以前干净了,是几个平时不爱劳动的男生特地用清水洗过的;地板还留有清香的洗衣粉的味道,是女生们精心冲涮过的;课桌的抽屉已经空空如也,感觉比以往整洁了不少。大家进了教室后,班长也没有点名。这些“进步”,没有给人带来赏心悦目愉快,倒是平添了几缕离别前夕的沉重。再过几小时,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同窗就要各奔东西,此后再没机会坐在同一间教室。此时此刻,彼此该有多少话要说!可是,教室里却安静得出奇,一大半同学眼睛发红,7名女生全都用手绢一遍遍轻轻擦着眼泪。这时,我猛然想起应该请同学们留个通信地址,连队忙跑到宿舍,拿来了一个绿色的塑料皮笔记本。这是3个月前实习结束时,那所学校的校长送给我的纪念品,一直没舍得用。当我将“姓名”、“地址”、“赠言”写下,让同学填写时,他们才如梦初醒,纷纷到宿舍拿本子效仿。有的只写下了姓名和地址,第二天才补上赠言。
今天重新看到当年的《毕业留言册》,明显感觉到时代的落差。比如“地址”一栏,家在农村的同学全都是“xx县xx公社xx大队x生产队”。而城镇的同学的地址则是五花八门:“xx县东方红大街尽朝晖胡同向阳大院x号”,“x市反帝路x号”,“x县革委大院‘摘掉右派帽子办公室’转”……显然,现在这些地址都已没用,只能作为一种纪念了。
不知是那时的同学水平有限,还是时仓促,今天看来,同学当年的“留言”实在泛味,如“学生是树苗,教师是水库——要时时为你的树苗浇水。”,“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要准备一缸水!”在我们那个吃水贵于油的地方,这样用水也太浪费了点;有的简直像领导人题词:“希望你终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人师表!”。还有一位干脆将叶帅的诗抄给来了“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这首绝句自粉*“四人帮”后,便风靡全国,当年哪个学生没背过!还有一位喜欢标新立异的家伙,竟然抄了一句领袖诗句给我——“待到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至今看来,还是不得要领。是他将自己比作斗霜傲雪的腊梅呢,还是对我的鼓励?另一位的留言简直称得上狂妄——“世界是我们的!!”前几年曾见到过此兄,灰头土脑的,落魄得和我差不多。如果再让他看看当年给我的赠言,不知又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