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模式》读后感
老师说,学文化科的人应该了解什么叫文化,历史上许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探索。从泰勒的“文化是个复杂的集合体(complexwhole)”到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是功能的”(有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雷蒙德《文化类型》等著作),然后又有以露丝·本尼迪克特(其著作《文化模式》)为代表的民族心里学派的“文化模式”概念,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做出了解释。功能学派对文化的解释主要考虑了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而露丝·本尼迪克特主要从历史和心理学的因素来考察文化。
总的来说,对文化的态度有两种:文化绝对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文化绝对主义的突出表现是西方中心主义,即在社会进化论的提倡下以西方作为所有文化的标准,把西方以外的文化作为边缘文化。文化绝对主义带来了战争、种族歧视等。功能学派和民族心里学派都支持文化相对主义,《菊与刀》以及其对美国解决日本投降后的问题的显著效果,初步体现了美国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成功运用。
本尼迪克特提出的文化模式概念是: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行为模式组合,追求不同的价值和目标。她开创性的运用团体心理学来探讨文化。她指出,“各种文化不能在一种伦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但却可以比拟为共存的和同等有效的生活模式”。这句话体现了不同文化有其追求的价值目标,一个民族的伦理标准不能强迫运用于其它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只能看作是各自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不能在道义上寻求借口。因此,民族与民族之间有文化的区别,而文化之间在本质上不可比的,文化是利己主义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有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互相道德指责的事情发生。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婆媳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许多婆婆都喜欢本地的媳妇呢?我想这是因为这样能减少文化的冲突。当婆媳之间争吵的时候,大家都诋毁对方的品格(其实这不关乎品格的事),最后大家都不甘心对方对自己所作的评价,误会永不能消退。
民族之间的差别不在生物结构上的差别,而在于文化的差别。本尼迪克特指出,人类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人类在大自然保护圈中失去的,却在较大的可塑性的优势中得到补偿。”例如,原始部落中的人们在遇到挫折后,可以通过巫术、宗教等途径来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安慰。
人类的可塑性是指人可以创造文化,又要接受文化的改造。本尼迪克特在文中有段话可以清楚说明这句话。“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以上话语说明,虽然我们创造文化,当我们又“必须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文化所设定的我们各自的框架之中”。
我们要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文化当中,这里就有一个“人性回归”及其可能性的问题。这个人类社会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当我们厌倦了自己所创造的社会时,我们是否能够回归到那个已给我们破坏的自然去呢?那个曾经的自然已经破坏了或改变了,又或者当我们重新回到自然时,我们已经不能适应自然了。共2页,当前第1页12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文明就是反自然,因此,人类只有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精心经营自己的文化,使文明与自然和谐,才不会出现同时被自然和文明抛弃的结果。
本尼迪克特在文中还讨论了个人与文化模式的关系,认为个体与文化之间并不对立。虽然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其自身的文化。个人对文化的态度有三种:适应、不适应但努力适应、天生对立。对于那些不能适应自身文化的人来说,“对文化行为的强调就是对个人意志的否定”。所以对于这些人,要采取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保持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的文革使多少人蒙受精神的打击。在努力减少差异的同时,不能够害怕差异,害怕差异会给人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记得有一部电影中,一个人不肯承认自己会听动物说话,从而保持自己与“普通人”毫无差别,我觉得这样只能让自己非常的痛苦,这太过于害怕差异了。
以上是我读这本书所能理解的内容,但其中的深意我还需要好些时日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这本书是京华出版社出版的,我觉得其中的翻译还是很有“英语”的味道,句子好长啊!以后有机会我希望能够重读这一本书,最好是不同版本的。我把读书心得放在空间上,主要是为了鼓励自己多些读书心得,同时还希望与大家交流交流。本文开头的那句话我也很喜欢,觉得本尼迪克特把它放在文章前面实在是太秒了,这句话的深意我将在以后更加积极地思考。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