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秘知识

夏令营之小组计划书

发布时间:2022-10-19 19:07:42

    小组背景

  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是中国本土的非盈利民间机构,专门从事中国孤儿和困境儿童救助。儿童希望最早的儿童救助工作可以追溯到1992年,自XX年组建正式队伍以来,通过与官方机构合作,帮助了7000多名残障孤儿和贫困家庭儿童,安排手术治疗为脑瘫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大龄孤儿进行职业培训、为在京治疗康复的孤儿提供寄养、并帮助上千名孤儿找到助养人。XX年5月及XX年4月在四川和青海地震灾区为孤儿和单亲儿童提供社工服务,XX以来儿童希望连续5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委员会上提交的议案和提案,在儿童福利和慈善领域率先呼吁建立全民儿童医疗保险和完善儿童权利保障制度和法规。

  儿童希望助养项目自XX年6月在河南山区农村开展以来,“上山下乡”走访农村贫困儿童家庭1000余户,已获帮助的有635名困境儿童。在“上山下乡”实地家访中,我们发现农村有这么一群生活在贫困中的特殊孩子,他们或失去父母,或家庭成员因患病、残疾而拖累其他劳动力无法从事养家糊口的劳动。他们的家庭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劳动力的缺失,由此导致家庭所能获得的生存、发展资源远远落后于当地正常家庭,甚至长期无法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需求。儿童作为社会和家庭中主要的依赖人口,首当其冲的成为贫困的牺牲品和最大受害者,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得知,他们在身心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堪忧。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当家”的他们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节衣缩食、处处俭省,在身体健康方面多数有营养不良的症状甚至体弱多病。农村贫困儿童和家长对学习成绩很看重,学习成绩也被孩子们看作是回报家人的一种手段,但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家长往往限于自身认识或忙于养家糊口,在孩子教育上只注重成绩,忽略与孩子的互动活动,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随着孩子的长大,可能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同时因为家庭的贫困、父母的伤残、服刑等原因,农村贫困家庭的儿童往往会非常内向,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获得亲情心理、情感方面的关注非常少,同其他孩子一样,农村贫困儿童在情感上需要呵护与关爱,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

  随着河南助养项目的发展,在物质帮助的基础上如何开展针对孩子们心理成长需求方面的帮助活动成为了当务之急,在借鉴团体辅导活动在四川助养项目成功开展的经验基础上,我们根据河南助养项目受助孩子们的具体情况,筹备了“希望·梦想”夏令营活动,并尝试将社工的小组活动融入其中,以期能够更好的帮助处于青春期的农村贫困儿童走出心理困境,促进健康成长。

  目标及目的

  目标:增进组员的自我认知,提升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目的:

  1、让组员认识自我,了解从各方面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以期有更好的自我定位和对未来道路的期望。

  2、体察人际交往中的偏差,把握人际交往的心态和方法,获得友谊支持

  3、体验团队协作达成共同目标的过程,学习团队协作过程中的重要沟通技巧。

  服务对象

  23名11-15岁、来自方城县柳河、清河、四里店三个乡的农村的贫困家庭儿童。

  小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4大节

  3、日期:XX年8月2日至5日

  4、时间:19:30--21:30

  5、地点:夏令营住宿宾馆会议室、绿博园共2页,当前第1页12

  6、人数:24人(分2个小组同步)

  前期需求评估

  在8月2日从方城县至郑州市途中对每位组员进行需求评估

  (附录a “希望·梦想”夏令营需求评估表)

  每节活动计划

  附录b 第一节小组活动

  附录c 第二节小组活动

  附录d 第四节小组活动

  附录e 第五节小组活动

  附录f 夏令营结束评估内容

共2页,当前第2页12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