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9-03 19:26:37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建设富有朝气活力、广有社会美誉的省五星级普通高中——
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大力推进新课程的今天,学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也遇到了夹缝生存中难得的机遇,瓶颈发展中难得的空间。我校近几年发展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态势,但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不能裹足不前,必须锐意改革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必须倡导创新为学校赢得发展机遇。为此,我们要遵循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方针,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新课程理念,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富有朝气活力、广有社会美誉的省五星级普通高中。
一、以推进新课程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学校工作,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校自我突破的要求,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我校要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育人模式、学校管理等,创新学校制度,促使我校在根植于新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体制,优化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
(一)深化和改革学校德育
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打好知识的基础,而且要打好做人的基础。我校要努力构建具有省前中特色的德育体系。
1、以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重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加强校训——“诚”的教育,发扬“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的常州市民精神,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公民。
3、构建省前中德育课程体系。结合时代发展、学生实际,分年级,分类型,分专题进行研究,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能高瞻远瞩,防患于未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克服零散德育的弱点,围绕德育内容,整合zz理论、社会实践、社会活动、行为规范、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德育着落点形成合力,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4、完善德育队伍,全员参与消除盲点。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让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参与德育,要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校长室、党总支、工会、zz处、年级部、团委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根据工作不同要求,充分发挥班主任、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三支德育队伍的作用,形成处处有人管的局面,消除德育的盲点。同时继续加强“以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学校为主阵地,课堂为主渠道”的德育网络建设。
5、以争创“周恩来班”为契机,灵活开展德育活动。继续开展以“学伟人风采,做世纪新人”为主体的“周恩来班”争创活动,积极开展“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同时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6、发挥学校网络优势,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建立学校德育网站,设立德育法规、德育资源库、德育成果展示和学校德育动态等栏目,使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
7、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深入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意识。
8、加强德育评价,优化评价方法。围绕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计划、具体措施、实施情况等,加强对学校、年级部、zz处、班级、班主任等不同层面德育工作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我们要优化评价方法,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构建灵活、弹性、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我校要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完成我校《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制订和实验,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发和建设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创建校本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新经验。
1、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校长、教务处和教科室的负责人、各年级部负责人、各学科负责人等组成。组建以本学科任课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学科课程小组。
2、实施具有个性化的学生课表。各学科课程小组提出开课方案,课程指导委员会应及时对各学科课程小组上交的开课方案进行汇总和调整,在此基础上列出和公布下一学期供学生选择的所有课程的总清单,并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排出课程方案与课程表,尔后学生依据学校课表确认和调整自己所选的课程,制定自己的课表。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小组要会同教务处、学术委员会编制课程设置说明和《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供学生参考。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采用“导师制”的方式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是一个国家规定课名、课时和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我校将遵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原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学分认定。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建立更多的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
4、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开设的安排,我校将围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深度研究等几个方面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兴趣性活动课程:它包括科技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各学科兴趣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陶冶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体育、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的热情,促进学生形成完美的主体人格。
拓展性课程:它是以发展学生特长为目的的课程,包括学科特长型课程和兴趣特长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精神和研究方法。
提高性课程:它是为培养各学科的尖子人才,满足学生“冒尖成才”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如数、理、化、生、信息学、英语等学科的竞赛培训。我校学科竞赛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校要继续巩固学科竞赛的优势,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塑造具有个性特长的,对学科学、用科学具有高度热情的学生。“领先江苏,走向世界,摘取国际奥赛金牌”是我校学科竞赛奋斗目标。我们要积极创设条件,给予政策扶持,适当减轻竞赛教练员的课务工作量,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要培养一批竞赛教练员,形成一些特色学科;要创新培训模式,提高竞赛实效,采取分年级、分学科的主教练负责制;要完善竞赛管理体制,制订《省前中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提高辅导效率。
高一年级以必修的基础性课程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高一学年全体学生必修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每周一课时,得2个学分。高一和高二学年四个学期开设由学生选修的校本课程,每门课程18课时教学内容,学生每学期选一门,得1个学分。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校教育改革
1、建设国际部,为学生成才开辟新的途径征地40亩,融国外、民间、学校教师资金于一体,以股份制的形式,共同筹建省前中国际部。
2、继续办好SAM课程,办学规模争取能扩大到每届4个班80名学生。继续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联系,为SAM班学生创造更多申请就读的机会。
3、办好国外学生(主要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学生)中文学习班。通过对外籍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中文培训扩大我校在国际上的影响。
4、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鲜活的课程,从而促进我校教学内容、育人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外籍教师的合作共事,为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建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制度
为了让新课程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必须重建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让有效的评价引导、指导教师贯彻新课标。评价的标准应该体现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1、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能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实施教学,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活动客体、活动手段、活动方式的选择,对活动目的、步骤和计划的确定,活动诸环节之间的调节,活动过程的控制等,均需要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参与。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视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主阵地。
3、采取多种评价渠道。1)建立由校领导、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及外聘专家组成的教师课堂教学评议小组。评议小组成员每学期至少听10节课,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接受评议小组的评议,同时也必须接受同教研组教师的评议。2)建立学生对课堂教学评议反馈制度。每班设立班级、学校联系册,联系册每周上交一次,保证各班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意见可以及时地反馈到学校,以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程度。3)建立学校领导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议制度。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后,按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及师德、师风方面的意见。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大力推进新课程的今天,学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也遇到了夹缝生存中难得的机遇,瓶颈发展中难得的空间。我校近几年发展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态势,但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不能裹足不前,必须锐意改革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必须倡导创新为学校赢得发展机遇。为此,我们要遵循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方针,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新课程理念,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富有朝气活力、广有社会美誉的省五星级普通高中。
一、以推进新课程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学校工作,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校自我突破的要求,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我校要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育人模式、学校管理等,创新学校制度,促使我校在根植于新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体制,优化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
(一)深化和改革学校德育
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打好知识的基础,而且要打好做人的基础。我校要努力构建具有省前中特色的德育体系。
1、以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重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加强校训——“诚”的教育,发扬“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的常州市民精神,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公民。
3、构建省前中德育课程体系。结合时代发展、学生实际,分年级,分类型,分专题进行研究,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能高瞻远瞩,防患于未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克服零散德育的弱点,围绕德育内容,整合zz理论、社会实践、社会活动、行为规范、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德育着落点形成合力,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4、完善德育队伍,全员参与消除盲点。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让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参与德育,要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校长室、党总支、工会、zz处、年级部、团委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根据工作不同要求,充分发挥班主任、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三支德育队伍的作用,形成处处有人管的局面,消除德育的盲点。同时继续加强“以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学校为主阵地,课堂为主渠道”的德育网络建设。
5、以争创“周恩来班”为契机,灵活开展德育活动。继续开展以“学伟人风采,做世纪新人”为主体的“周恩来班”争创活动,积极开展“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同时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6、发挥学校网络优势,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建立学校德育网站,设立德育法规、德育资源库、德育成果展示和学校德育动态等栏目,使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
7、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深入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意识。
8、加强德育评价,优化评价方法。围绕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计划、具体措施、实施情况等,加强对学校、年级部、zz处、班级、班主任等不同层面德育工作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我们要优化评价方法,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构建灵活、弹性、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我校要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完成我校《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制订和实验,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发和建设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创建校本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新经验。
1、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校长、教务处和教科室的负责人、各年级部负责人、各学科负责人等组成。组建以本学科任课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学科课程小组。
2、实施具有个性化的学生课表。各学科课程小组提出开课方案,课程指导委员会应及时对各学科课程小组上交的开课方案进行汇总和调整,在此基础上列出和公布下一学期供学生选择的所有课程的总清单,并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排出课程方案与课程表,尔后学生依据学校课表确认和调整自己所选的课程,制定自己的课表。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小组要会同教务处、学术委员会编制课程设置说明和《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供学生参考。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采用“导师制”的方式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是一个国家规定课名、课时和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我校将遵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原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学分认定。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建立更多的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
4、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开设的安排,我校将围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深度研究等几个方面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兴趣性活动课程:它包括科技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各学科兴趣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陶冶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体育、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的热情,促进学生形成完美的主体人格。
拓展性课程:它是以发展学生特长为目的的课程,包括学科特长型课程和兴趣特长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精神和研究方法。
提高性课程:它是为培养各学科的尖子人才,满足学生“冒尖成才”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如数、理、化、生、信息学、英语等学科的竞赛培训。我校学科竞赛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校要继续巩固学科竞赛的优势,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塑造具有个性特长的,对学科学、用科学具有高度热情的学生。“领先江苏,走向世界,摘取国际奥赛金牌”是我校学科竞赛奋斗目标。我们要积极创设条件,给予政策扶持,适当减轻竞赛教练员的课务工作量,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要培养一批竞赛教练员,形成一些特色学科;要创新培训模式,提高竞赛实效,采取分年级、分学科的主教练负责制;要完善竞赛管理体制,制订《省前中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提高辅导效率。
高一年级以必修的基础性课程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高一学年全体学生必修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每周一课时,得2个学分。高一和高二学年四个学期开设由学生选修的校本课程,每门课程18课时教学内容,学生每学期选一门,得1个学分。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校教育改革
1、建设国际部,为学生成才开辟新的途径征地40亩,融国外、民间、学校教师资金于一体,以股份制的形式,共同筹建省前中国际部。
2、继续办好SAM课程,办学规模争取能扩大到每届4个班80名学生。继续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联系,为SAM班学生创造更多申请就读的机会。
3、办好国外学生(主要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学生)中文学习班。通过对外籍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中文培训扩大我校在国际上的影响。
4、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鲜活的课程,从而促进我校教学内容、育人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外籍教师的合作共事,为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建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制度
为了让新课程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必须重建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让有效的评价引导、指导教师贯彻新课标。评价的标准应该体现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1、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能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实施教学,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活动客体、活动手段、活动方式的选择,对活动目的、步骤和计划的确定,活动诸环节之间的调节,活动过程的控制等,均需要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参与。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视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主阵地。
3、采取多种评价渠道。1)建立由校领导、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及外聘专家组成的教师课堂教学评议小组。评议小组成员每学期至少听10节课,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接受评议小组的评议,同时也必须接受同教研组教师的评议。2)建立学生对课堂教学评议反馈制度。每班设立班级、学校联系册,联系册每周上交一次,保证各班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意见可以及时地反馈到学校,以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程度。3)建立学校领导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议制度。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后,按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及师德、师风方面的意见。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