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反思
XX年的寒假,杭州外国语学校和杭州其他各大中学一样组织高二的学生走出家门,利用假期空闲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旨在督促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立足于社会的各种核心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以及今后走上社会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zz、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概括起来有三点:①
(一)它是一种教育活动,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它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以学生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的特殊教育形式。
(三)它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是教育实践环节的必要补充。
以上是较为正式的说法。那么,一个寒假下来,在同学们的眼中,社会实践又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是如何完成各自的社会实践任务的?带着这些疑问,我着手开展了一些调查。
数据收集及整理
针对如何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我在XX年2月20日至21日通过qq、电话和面对面询问等手段开展调查,调查对象全部为杭州外国语学校现高二年级学生。截至21晚23:40,有63人给予了我答复。
我的问题是:“你的社会实践怎么弄的?到底是托关系然后饱食终日,还是托关系然后干?具体干了些什么?”
而对于得到的答复,我把它们归为如下几类:
毫无疑问,这张表格中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最直观的,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有关系但实干”和“有关系且饱食终日”这两类人的总数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别的人数,后者最多,高占总人数63人的%。稍经加工后不难发现,调查结果中实干的有27人,只占总人数的%,也就是不到一半,但如果换一种加法,统计那些自食其力的实践者,我得出一个%的尴尬数据,同时托了各种关系的人却一共有40人,高达的百分比!
我不敢怠慢,继续整理余下的细节信息。接下来的工作,我按照具体工作的种类分别统计了调查对象们在企业单位和社区的表现:
解释一下各个类别的具体含义:
服务招待:主要指餐馆、店铺、书店等营业性场所担当的服务生。
抄写文书:主要指不需要脑力劳动的写字台工作,换句话说,干活儿的工具是笔和键盘。
体力打杂:主要指清洁打扫等,泛指各类打杂;也包括可能存在的较为繁重的体力活。
实验探究:高度需要脑力劳动的工作,如做实验、做调查报告等。
组织作陪:主要指临时代管小孩类,社区活动则指组织主持老年人活动的任务。
饱食终日:不用多解释了。
其他:由于反馈信息不充分或个人隐私导致的资料不全,全部归为“其他”类别。
大家能不能看清楚,两张扇形图左下角那两块面积最大的区域指代的是哪四个字?
这真的就是一个寒假下来各位同学在寒假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吗?那么所谓社会实践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后续分析
应该说,增加社会实践这样一项特殊的“作业”,其本质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却使我沉思。在与各位调查对象的交谈中,诸如“我就去我爸单位要个章”、“随便写两句”等敷衍了事的只言片语屡见不鲜,更有甚者直接假造,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捏造出天衣无缝的实践经历。
社会实践据说是和学分直接挂钩的,这样的设定本来是为了突出强调其重要性,现在却形成了为拿学分而盖图章,为盖图章而托关系的无奈路线。这样的变了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同学们匆匆应付的背后,是否还有其他不可忽视的真相?除了完成任务的学生,是否还有别的人群需要为此而反思?
我把所有调查对象按条形图分类,一遍一遍地研究大家的留言,又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在“有关系且饱食终日”的群体中,我见到了如下的对话:
问:你的社会实践怎么弄的?到底是托关系然后饱食终日,还是托关系然后干?具体干了些什么?
答:托关系然后想干,但是那人不给我干,我就要了盖章就走了。
问:你的社会实践怎么弄的?到底是托关系然后饱食终日,还是托关系然后干?具体干了些什么?
答:我是在北京找了个公司盖了个章,谁有空干啊!
问:他们就给你盖了?!
答:废话认识的喽…哪里会有馅饼…
问:你的社会实践怎么弄的?
答:还没弄...打算今天下午去我爸公司盖个章...
问:饱食终日……?
答:好吧...那还能怎么办...其他单位又不收你的...
问:你的社会实践怎么弄的?到底是托关系然后饱食终日,还是托关系然后干?具体干了些什么?
答:我是到我爸朋友的单位里做的。。。
问:到底有没有实干啊。。。
答:实干了两个半天。。
问:具体干了些什么呢
答:我到我们这的购书中心做导购员。。。就搬搬书擦擦书。。然后那个阿姨就让我自己看书好了。。。
可以看出来的是,在这些一个个看上去都坐享其成的人群中,仍然有不少的人,他们或是不知道可以去哪里实践,或是找不到可以收纳他们的场所,等到时间所剩无几,只好回头求助于父母。而父母能做的,除了给他们一个公司单位的公章,还能有什么呢?于是,在有些记录表的“单位全称”一栏中我们就看到了诸如“财政”、“保险”等等金碧辉煌的字眼,在“活动岗位”一栏中也赫然填着“***助理”云云,其实真正做过的事情不过是看了一天报纸,顶多打扫打扫办公室罢了。我很疑惑,难道各位身居要职的家长们就能够允许自己的孩子如此弄虚作假?
我继续翻阅其他收回的调查资料,在“有关系但实干”的群体中又发现了另外几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问:你的社会实践怎么弄的?
答:找个店,干个两三天。
问:什么店?
答:花店。
问:你干了些什么?
答:搬搬东西,卖卖东西,组组东西。我是真的想去干点事情的,本来没有社会实践,我也要去的。
问:还被你干成了?强。
答:那个店我爸管的..
问:弄了半天……
答:不然肯收的啊,哪里敢收不认识的人的啊。
问:诶。
答:现实点就去社区敲个章就好了。
问:你的社会实践怎么弄的?到底是托关系然后饱食终日,还是托关系然后干?具体干了些什么?
答:肯定托过关系的咯,不然谁会同意你去工作这么几天就走人的。
应该说,能够在父母的庇护下真正做点事情的实干家们是幸福的——当然,对于那些没有靠关系却能够端盘子洗碗的同学我更是敬佩得无以复加,因为他们不仅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确实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学到了那一点异常珍贵的知识和经验,那才是记录表以外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相比于其他人找工作般的艰辛,他们无疑是幸福的。《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