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调查汇报
发布时间:2022-12-14 15:07:50
一、我市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生产流通环节的分工,我市以运输、仓储、配送和流通加工等为主的物流行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截止目前,市货运企业达到3000余户,拥有营运货车18000余辆,物流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约128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我市涌现出千千佳物流、正大物流、中邮物流、宇通物流、铁力货运等一批骨干物流企业,时风集团、信发集团、祥光铜业等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随着我市物流中心的建设以及现有商业集团的壮大、商贸集中区域的形成和专业批发市场辐射力的明显增强,我市作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二、我市发展物流业的优势
1、区位优势独特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是鲁近年来,随着全西乃至进军中原地区的“桥头堡”。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物流产业也迅速发展壮大。周边没有辐射性强的一线城市。为此我市加快了物流中心建设,力争使我市物流中心成为鲁西区域物流服务功能最强、服务竞争优势最大、服务品牌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枢纽。
2、交通优势显著
我市是京九铁路、济邯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黄金十字架的交汇点,青银高速公路和104、105、106、308、309等5条国道以及9条省道相连接,济聊馆高速公路与京沪、京福、济青高速公路相连接,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
3、产业优势较强
多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形成门类齐全,产品独具的工业产业体系。目前,电力及有色金属、汽车及机械设备、化工、生物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电解铝、铜冶炼、客车等重点产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0余家,利税超过千万元的企业240余家、过亿元的企业20余家。目前,韩国希杰、香港华润、四川希望、中冶集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入住。同时我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每年有大量的农副产品资源需要外运。
三、我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我市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还比较低,结构不合理、层次低、理念落后,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完善
物流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由于物流行业投入大、回收期长,且要建设一定面积的仓储设施,因此,对物流业的发展要予以足够的政策支持,以推动物流业的起步发展。从我市整体情况来看,缺乏系统性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尤其在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产业政策、税收等方面没有明确具体的扶持政策。尚未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政府与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方式尚未有效对接,物流服务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成本难以降低。
2、物流企业规模小,档次较低
调查表明,我市近3000家交通运输仓储企业中,真正上规模、上档次、能够开展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企业占少数,能够提供特色服务的物流企业则更少,尤其缺乏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多数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大多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货物代理等低层次服务上,而增值空间较大的包装、加工、供应链服务等业务则开展的相对较少;物流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上明显偏低。其经营和管理多数属于粗放型,与现代物流所要求的高效率、低成本不相适应,在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个性化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不足,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的距离相差甚远。
3、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滞后
一方面,受观念的制约和信任机制缺失的影响,大多数工商企业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少数企业即使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也只是把部分物流服务业务进行外包,导致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不多,主导市场发展的大型运输企业和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缺乏。另外,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储运能力明显不足。
4、物流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四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目前已将物流专业人才列为十大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市物流企业人才缺乏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发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更是奇缺。“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物流专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员已经成为我市物流发展的“硬伤”。据统计,我市目前还无人拥有高级物流师资格,拥有物流师资格的人员也仅有30人左右。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中应用程度还较低,多数物流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甚至个别企业开展业务的通讯手段还停留在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上。
四、物流业中长期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1、发展思路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挥综合交通优势为切入点,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商品的流通和提高综合服务质量为中心,加快构建我市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
2、目标任务
XX至2015年,重点建设信发物流园区、鲁西田园农产品冷链物流、鲁西国际现代物流园、鲁西煤炭储备配送基地、鲁西物流中心等7处物流园区,培育发展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的物流企业。创建2—3个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服务品牌,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初步建立以为物流枢纽,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为载体,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生产流通环节的分工,我市以运输、仓储、配送和流通加工等为主的物流行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截止目前,市货运企业达到3000余户,拥有营运货车18000余辆,物流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约128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我市涌现出千千佳物流、正大物流、中邮物流、宇通物流、铁力货运等一批骨干物流企业,时风集团、信发集团、祥光铜业等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随着我市物流中心的建设以及现有商业集团的壮大、商贸集中区域的形成和专业批发市场辐射力的明显增强,我市作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二、我市发展物流业的优势
1、区位优势独特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是鲁近年来,随着全西乃至进军中原地区的“桥头堡”。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物流产业也迅速发展壮大。周边没有辐射性强的一线城市。为此我市加快了物流中心建设,力争使我市物流中心成为鲁西区域物流服务功能最强、服务竞争优势最大、服务品牌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枢纽。
2、交通优势显著
我市是京九铁路、济邯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黄金十字架的交汇点,青银高速公路和104、105、106、308、309等5条国道以及9条省道相连接,济聊馆高速公路与京沪、京福、济青高速公路相连接,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
3、产业优势较强
多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形成门类齐全,产品独具的工业产业体系。目前,电力及有色金属、汽车及机械设备、化工、生物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电解铝、铜冶炼、客车等重点产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0余家,利税超过千万元的企业240余家、过亿元的企业20余家。目前,韩国希杰、香港华润、四川希望、中冶集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入住。同时我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每年有大量的农副产品资源需要外运。
三、我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我市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还比较低,结构不合理、层次低、理念落后,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完善
物流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由于物流行业投入大、回收期长,且要建设一定面积的仓储设施,因此,对物流业的发展要予以足够的政策支持,以推动物流业的起步发展。从我市整体情况来看,缺乏系统性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尤其在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产业政策、税收等方面没有明确具体的扶持政策。尚未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政府与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方式尚未有效对接,物流服务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成本难以降低。
2、物流企业规模小,档次较低
调查表明,我市近3000家交通运输仓储企业中,真正上规模、上档次、能够开展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企业占少数,能够提供特色服务的物流企业则更少,尤其缺乏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多数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大多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货物代理等低层次服务上,而增值空间较大的包装、加工、供应链服务等业务则开展的相对较少;物流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上明显偏低。其经营和管理多数属于粗放型,与现代物流所要求的高效率、低成本不相适应,在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个性化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不足,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的距离相差甚远。
3、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滞后
一方面,受观念的制约和信任机制缺失的影响,大多数工商企业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少数企业即使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也只是把部分物流服务业务进行外包,导致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不多,主导市场发展的大型运输企业和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缺乏。另外,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储运能力明显不足。
4、物流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四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目前已将物流专业人才列为十大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市物流企业人才缺乏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发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更是奇缺。“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物流专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员已经成为我市物流发展的“硬伤”。据统计,我市目前还无人拥有高级物流师资格,拥有物流师资格的人员也仅有30人左右。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中应用程度还较低,多数物流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甚至个别企业开展业务的通讯手段还停留在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上。
四、物流业中长期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1、发展思路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挥综合交通优势为切入点,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商品的流通和提高综合服务质量为中心,加快构建我市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
2、目标任务
XX至2015年,重点建设信发物流园区、鲁西田园农产品冷链物流、鲁西国际现代物流园、鲁西煤炭储备配送基地、鲁西物流中心等7处物流园区,培育发展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的物流企业。创建2—3个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服务品牌,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初步建立以为物流枢纽,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为载体,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