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1-08-31 13:43:23
本人于4月担任中共县委书记。任现职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大力实施“人文增动力”发展思路,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对照有关考核指标,现就本人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文化之乡,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广大群众对办好教育、办强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作为县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中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列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一是组织领导优先保证。平时,本人亲自带队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开展教育专题调研,亲自主持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亲自参加教育工作、高考备考等会议,还经常在全县性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人才”的思想,深化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虑,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倍加重视。同时,进一步健全党政班子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形成县委常委会议定期议教、县党政领导联教和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定期视察教育,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教育法律法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对镇、村及有关部门全面实行以防流控流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目标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积极营造重教兴学的社会氛围。二是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把《县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规划》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年总体规划。同时,对教育部门提出的问题优先考虑和安排解决。比如在虎山中学扩建的问题上,县委、县政府把改制后的原县农机厂、县电机厂近4万平方米土地无偿划拔给学校,并筹集资金3500多万元用于新校区建设,使虎山中学校园面积和学生规模均扩大了一倍,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督导验收。另外,对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防流控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教育重大决策,都是先由教育部门讨论、提出可行性方案,再经县党政班子讨论形成决定性意见。去年我县出台了《加强县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今年还把基础教育工作列入各镇场绩效考核范围,有力地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三是教育投入优先安排。重视教育,首先要在经费上优先保障。近年来,我县努力克服财政困难,树立“投资于教育,就是投资于人民,投资于未来”的思想,坚持“以县为主”,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预算教育经费。
二、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注重机制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以激活教育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推动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突出抓好三大创新:
1、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按照“把握重点,主攻难点,整体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以“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一是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两相当”。,我县教师人均月工资1635元,公务员人均月工资1479元,符合广东省关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的工作要求。另外,尽力为教师办好事实事,一次性解决了全县教职工医保问题。二是落实“以县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规定,免费义务教育补助资金专户管理,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学校,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同时,明确生均经费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确保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全部投入教育。三是落实“以县为主”的人事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分级办学、分级负责的体制,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加大县、镇两级的教育规划和管理统筹权,强化对教育的依法管理;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办学模式,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严格按照省的教师定编要求配齐教师,全县不存在“有编不进”的现象。同时,出台《县城学校挂扶农村学校实施意见》,建立校长、教师流动制度,鼓励超编地区的优秀教师到边远缺编乡镇任教,实行城乡对口支援,有计划地促进教师的交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创新用人机制。逐步完善校长竞聘上岗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打破职务终身制,切实把教学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老师推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形成积极向上、竞争有序,有利于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坚持以教绩论英雄,对校风不好、管理不到位、学生家长意见大、社会反响不好的校长敢于撤换和调整,以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支好队伍,带出一个好学校,也带出一个地方尊师重教的好氛围。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无所事事、事业心不强,工作能力差的教师加强教育甚至淘汰,增强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3、创新分配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并在zz上和经济上多关心优秀老师,通过采取“以奖代补”、特殊津贴等形式,奖励补贴教学质量好、教育水平高、教学成绩优的教师,拉开与教绩平平的教师之间的收入距离,使优秀教师在zz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体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
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采取“向上争取、财政配套、部门支持”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特别是在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以来,共投入资金5300多万元,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危房改造、校园环境美化建设、虎山中学新校区第二期、家炳职校培训中心和“新装备”第一轮配套工程建设,并为边远山区学校配套教学办公电脑,使全县各中小学硬件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扎实抓好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筹集资金近万元,拆除全县19间学校d级危房15073平方米,维修17间学校c级危房平方米,在16间学校新建校舍12603平方米,按省政府要求如期完成学校危房改造任务,进一步优化了办学条件。
四、不断提升办学效益
一是提高“普九”工作水平。加大新《义务教育法》宣传力度,通过法律法规、乡规民约和发放《义务教育督促入学通知书》等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如期入学;认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困难家庭生活费补助政策,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全面落实镇、村、学校等各级防流控流责任,进一步巩固提高了“普九”成果,确保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符合上级要求。在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上,本人带头并要求班子成员捐资助学,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以来,共筹集万元,资助1889位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全县没出现学生因贫失学的现象。二是调整学校布局。坚持将布局调整与改造薄弱学校、创建规范化学校以及教育强县建设结合起来,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两年来,撤并初级中学1间,撤销17间完小和4个教学点,撤并17间完小的高年级部,夯实了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基础。三是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虎山中学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家炳职校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中的复查,实验中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一级学校,家炳一中被评为市一级学校。目前,全县市一级以上学校有20间,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中1间,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间,省一级学校3间,市一级学校15间,全县高中100达到优质学位。四是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为满足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结合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的目标,不断增加高中阶段教育投入,创新办学思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3,比高1个百分点。同时,坚持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在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来,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家炳职校实训中心和“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并创新办学方式,出台学生就读优惠政策,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全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特色日益鲜明,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近名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五是加快创建省教育强县步伐。去年初我县全面启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成立由本人担任组长的县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大会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努力,去年底,湖寮、百侯镇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导评估验收,是梅州市首批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的镇。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文化之乡,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广大群众对办好教育、办强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作为县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中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列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一是组织领导优先保证。平时,本人亲自带队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开展教育专题调研,亲自主持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亲自参加教育工作、高考备考等会议,还经常在全县性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人才”的思想,深化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虑,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倍加重视。同时,进一步健全党政班子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形成县委常委会议定期议教、县党政领导联教和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定期视察教育,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教育法律法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对镇、村及有关部门全面实行以防流控流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目标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积极营造重教兴学的社会氛围。二是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把《县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规划》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年总体规划。同时,对教育部门提出的问题优先考虑和安排解决。比如在虎山中学扩建的问题上,县委、县政府把改制后的原县农机厂、县电机厂近4万平方米土地无偿划拔给学校,并筹集资金3500多万元用于新校区建设,使虎山中学校园面积和学生规模均扩大了一倍,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督导验收。另外,对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防流控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教育重大决策,都是先由教育部门讨论、提出可行性方案,再经县党政班子讨论形成决定性意见。去年我县出台了《加强县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今年还把基础教育工作列入各镇场绩效考核范围,有力地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三是教育投入优先安排。重视教育,首先要在经费上优先保障。近年来,我县努力克服财政困难,树立“投资于教育,就是投资于人民,投资于未来”的思想,坚持“以县为主”,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预算教育经费。
二、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注重机制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以激活教育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推动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突出抓好三大创新:
1、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按照“把握重点,主攻难点,整体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以“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一是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两相当”。,我县教师人均月工资1635元,公务员人均月工资1479元,符合广东省关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的工作要求。另外,尽力为教师办好事实事,一次性解决了全县教职工医保问题。二是落实“以县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规定,免费义务教育补助资金专户管理,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学校,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同时,明确生均经费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确保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全部投入教育。三是落实“以县为主”的人事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分级办学、分级负责的体制,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加大县、镇两级的教育规划和管理统筹权,强化对教育的依法管理;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办学模式,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严格按照省的教师定编要求配齐教师,全县不存在“有编不进”的现象。同时,出台《县城学校挂扶农村学校实施意见》,建立校长、教师流动制度,鼓励超编地区的优秀教师到边远缺编乡镇任教,实行城乡对口支援,有计划地促进教师的交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创新用人机制。逐步完善校长竞聘上岗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打破职务终身制,切实把教学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老师推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形成积极向上、竞争有序,有利于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坚持以教绩论英雄,对校风不好、管理不到位、学生家长意见大、社会反响不好的校长敢于撤换和调整,以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支好队伍,带出一个好学校,也带出一个地方尊师重教的好氛围。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无所事事、事业心不强,工作能力差的教师加强教育甚至淘汰,增强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3、创新分配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并在zz上和经济上多关心优秀老师,通过采取“以奖代补”、特殊津贴等形式,奖励补贴教学质量好、教育水平高、教学成绩优的教师,拉开与教绩平平的教师之间的收入距离,使优秀教师在zz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体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
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采取“向上争取、财政配套、部门支持”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特别是在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以来,共投入资金5300多万元,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危房改造、校园环境美化建设、虎山中学新校区第二期、家炳职校培训中心和“新装备”第一轮配套工程建设,并为边远山区学校配套教学办公电脑,使全县各中小学硬件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扎实抓好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筹集资金近万元,拆除全县19间学校d级危房15073平方米,维修17间学校c级危房平方米,在16间学校新建校舍12603平方米,按省政府要求如期完成学校危房改造任务,进一步优化了办学条件。
四、不断提升办学效益
一是提高“普九”工作水平。加大新《义务教育法》宣传力度,通过法律法规、乡规民约和发放《义务教育督促入学通知书》等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如期入学;认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困难家庭生活费补助政策,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全面落实镇、村、学校等各级防流控流责任,进一步巩固提高了“普九”成果,确保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符合上级要求。在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上,本人带头并要求班子成员捐资助学,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以来,共筹集万元,资助1889位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全县没出现学生因贫失学的现象。二是调整学校布局。坚持将布局调整与改造薄弱学校、创建规范化学校以及教育强县建设结合起来,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两年来,撤并初级中学1间,撤销17间完小和4个教学点,撤并17间完小的高年级部,夯实了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基础。三是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虎山中学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家炳职校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中的复查,实验中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一级学校,家炳一中被评为市一级学校。目前,全县市一级以上学校有20间,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中1间,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间,省一级学校3间,市一级学校15间,全县高中100达到优质学位。四是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为满足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结合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的目标,不断增加高中阶段教育投入,创新办学思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3,比高1个百分点。同时,坚持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在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来,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家炳职校实训中心和“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并创新办学方式,出台学生就读优惠政策,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全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特色日益鲜明,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近名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五是加快创建省教育强县步伐。去年初我县全面启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成立由本人担任组长的县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大会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努力,去年底,湖寮、百侯镇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导评估验收,是梅州市首批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