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把椅子》读后感
一个形容憔悴,失魂落魄的瘦子,奔走在苏维埃辽阔的疆土上,像鬼打墙一样团团转,这就是前首席贵族伊波利特·沃洛比亚尼诺夫;在他的身旁坚定地走着一个英姿勃勃的年轻人,他是伟大的谋士奥斯塔普·宾杰尔,一个值得信赖的旅伴和合伙人,具有第一流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江湖骗子。这就是《十二把椅子》的两个主人公。自从在外省的一间气味不佳的门房里相遇,不管首席贵族是否乐意,反正他就变成了伟大谋士的仆从和受庇护者。
据前首席贵族的岳母临终前透露,她曾经把一包价值七万卢布的钻石藏在一把红木椅子里,仓皇出逃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取出。一听说这件事,窜伏于某外省小城,当了户籍登记处办事员,对自己的余生已经认命的前首席贵族,突然像吃了强力兴奋剂,二话不说,就踏上伟大的冒险征程。椅子总共十二把,已经在乱世中四散,但他不管不顾,一定要找回他的椅子,找回他的财宝,找回与苏维埃国家的现实图景迥异的生活。
几经周折,两个合伙人在外省和莫斯科一无所获,于是他们追随着拥有两把椅子的剧团,沿伏尔加河顺流而下。从此故事变得有一点惊险刺激的味道。在证实了被他们所猎取到的十一把椅子当中都没有传说中的财宝之后,伟大的谋士反而无比兴奋:因为他现在100%地知道财宝的所在了。“会议继续进行!”每当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会听到伟大谋士爽朗的声音。不过,和他们的先驱乞乞科夫一样,两个冒险家的美梦最终彻底破产了:小说以新社会对私有财产的合法剥夺而告终,将邪恶的财富化为一座光芒四射的铁路工人俱乐部。
在寻宝的伟大探险征途上,两个合伙人各擅其能,不离不弃。要不是首席贵族在得知财宝最后下落的时候心生邪念,竟然卑鄙地把他的朋友杀掉,以便独吞财宝,这两个人几乎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友谊”。不过,读者们无论如何也不愿和伟大的谋士永别,强烈要求他奇迹般地复活,继续他在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上(确切地说,是苏维埃的土地上)的冒险生涯……于是便有了《十二把椅子》的姐妹篇《金牛犊》。
也许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流浪与冒险的冲动。而对于摆脱凡俗生活的梦想,寻求宝藏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坏蛋性格中自有庸碌的良民望尘莫及之处。像伟大谋士这样的家伙,虽然干着坑蒙拐骗,巧取豪夺的勾当,却有着超脱于凡夫俗子的冒险家气质:雄心勃勃、胆大妄为、随机应变、乐观坚定,从不怨天尤人,绝无悲苦嘴脸。他是一个被紧紧锁在人们心底的小魔鬼,作者开了一个小门,他得以化作一道青烟溜了出来,在兴风作浪一阵以后,又被一只宝葫芦收了回去。可能这就是读者认可甚至喜爱这个“反面人物”的原因。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他尽管不受道德的羁绊,倒显得一派天真坦荡;虽然做的全是坏事,但从未穷凶极恶地把事情做绝。
其实,这部小说讽刺的对象并不止“没落贵族”、“市侩”、“小市民”这些上个世纪的反面人物,它对全社会图景的描绘没有一笔不是带“刺儿”的。《十二把椅子》与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复原历史原貌的意义上,两部小说简直可以互相印证;在讽刺的尖刻,想象的怪诞,以及对人性弱点进行无情嘲弄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十二把椅子》出奇地幸运,在“拉普”主宰文坛的上世纪二十年代竟得以一纸风行,而且几十年来时有刊印,直到今天还拥有广大的读者。当然,不得已的涂涂抹抹还是在所难免,曾经有不同的版本,故事的取舍和增减也带有时代的印记。我国在1980年代已经翻译出版过这部小说,人文社的这本《十二把椅子》所依照的是“国家文学艺术出版社”1961年的版本。这个版本最接近这部小说的原初形态,故事和语言都很精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作为文学的纯度。
与《大师与玛格丽特》相比,《十二把椅子》毕竟近于通俗文学,缺少宗教的终极关怀和悲怆情绪。滑稽是这部小说的底色,大概这正是它能被网开一面的原因。但通俗文学自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它能够慰藉芸芸众生,使人不会耿耿于怀,块垒丛生。
巧合的是,《十二把椅子》的作者也是两个合伙人,像伟大谋士一样,他们也是奥德萨人。他们两人的珠联璧合不比首席贵族和伟大谋士的狼狈为奸,这是一个高尚的劳动组合,其产物便是我们今天看起来仍然很过瘾好玩的几部小说。两个很有才华的作家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于疾病和战争,使得那个时代难得的笑声也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