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万到百万要多久》读后感
当我才读到一段,我就武断地认定这是好小说。是没有小说概念束缚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小说。也就一段,让我看到了小说林子里的一个全新的景致。欣喜之余,我怕我因与渔火者是同事而感情用事,当即便去翻电话号码本,想找一个好编辑看看,想验证一下我的看法是否偏颇。其时天色已晚,觉得找年轻编辑好。本子从头往后翻,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小说编辑龙冬最先跃入眼帘,正好此君爱熬夜。电话接通了。以后的事便是他们之间的事。龙冬马上便盯住了渔火者,其时约是乙酉仲春,渔火者还在一段段给网友讲故事。中青社很是看好,自盯上作者到书出来,不到半年光景。
渔火者写小说,连走捷径——处女作是长长的,出版社是大大的,出书是快快的。渔火者从小说的“一万”猛的一下赚到“百万”。
书名是窗口,《从一万到百万要多久》,不似小说标题更似小说标题,是个打破了方圆规矩的窗口,是会吸引着阅读者不由自主要往内面探头的窗口。
渔火者是个不好动的人,可以和年轻人一样整天趴在电脑上。于是研究股市也成必然,日久打磨成专家也是必然。这本小说以“股”为线串故事,竟撩得诸多网友差不多要寄钱委托他炒股。看来今后的小说,有此等极为专业的社会生活作料的渗透,将会更具有时代特征,成为武装小说的更加鲜活的景致。看来许多为小说而小说的小说将会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寂寞。
四十几岁才写小说有四十几岁的好处,渔火者比年轻人多出许多对世事的观察、剖析和把握,因而书中人的百般表演和矛盾,便显得纷繁复杂有重量,处理安排也能具备成年人的沉稳得体,足可令人回味咀嚼。小说不管如何玩,这份景致不能玩,是压台的东西。
当初龙冬初读渔火者的小说,问我:作者是不是才二十多岁。龙冬的判断来自渔火者的语言。我当初之所以能将渔火者的初稿看下去,也全是叙述语言的引诱。我至今说不出这是怎样的语言,我只能说这不是我经验中的通常意义上的小说语言;是语言年龄中活泼青春有如二十多岁却又滤去了火性的语言;是不按套路出拳却能打败武林高手的语言。而就是这样一种无章法可言的语言,将一个十几万字的故事讲得起伏有致,妙味横生。当初渔火者只要一天不写,等着看的网友便急。
掩卷之余,再想,感慨是:小说也能这么写呵;小说并不是如人所言边缘了呵不景气了呵,还有无穷无尽的好景致和好风光有待我等去找寻呢;渔火者现象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小说不再是小说家的专利,60岁80岁做小说新郎都不会成为奇事,而这才是中国小说最壮美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