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科技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8-18 17:30:47
XX年是认真贯彻市八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起点,增创新优势,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起步之年,也是深入落实全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全面启动“xxx”科技发展规划,建设创新贵阳的关键之年。提高认识、把握大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推进全市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 XX 年的各项科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全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环节,坚持“合作创新、重点转化、率先突破、引领跨越”的总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切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技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突出抓好合作创新与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建设创新贵阳、实力贵阳、和谐贵阳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目标:1、发挥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实施市级重点科技项目100 个,引导企业、社会等方面投入科技资金3亿元以上。实施高新技术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50 个,年新增产值10 亿元;实施农业科技项目30 个,解决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实施科技联合攻关项目15个。2、做好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的各项协调服务工作,协议引进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20 家,3、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攻克关键共性技术15项。4、启动5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家,以企业为主体,新建公共技术产业化实验室和中试基地4个。5、以 haccp 体系认证为切入点,建立食品安全体系示范企业2家。6、抓好新农村科技示范点建设,建立农信息化试点12个。7、做好 XX 至 XX 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的迎检工作,争取再获好成绩。8、继续实施“金筑科技英才培训工程”,培养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0名,制造业信息化专业人才300 名,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0000 人。三、主要措施(一)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全面分解落实市“xxx”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十大科技工程”,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整合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进程。强力推进纳米改性及聚合物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重点扶持“低成本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完成20 吨太阳能多晶硅技术攻关,“生物调节因子产业化攻关项目” 完成100 克生物调节因子生产,“神经生长因子产业化攻关项目”完成20 万支的生产,抓好回转窑生产高强度陶粒支撑剂产业化生产。深入推进以磷煤化工为重点的循环经济进程,继续支持黄磷制甲酸的技术攻关,启动1至2家“半水法”制黄磷的技术改造示范,支持中化开磷集团磷渣切块和轻质墙体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抓好公交车油改气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双燃料发动机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以新药研发为重点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抓好一批新药新剂型的开发应用,加强指纹图谱、超临界提取等高新技术在现代中药研发生产中的应用。坚持以制造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大中型企业继续推进 erp 等集成系统的应用,实施3个制造业信息化重大项目,在众多中小企业广泛推广使用信息化单元技术。继续抓好应用软件开发与集成、光电机一体化等产业技术攻关。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以贵阳国家农业园区及乌当、白云、花溪三个示范园区为龙头,以10 个“三农”专家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农畜新品种选育、引进为重点,加强适用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20 个。以 haccp 体系认证为切入点,加强食品生产龙头企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完成5家企业的 haccp 体系认证,实施2个以上特色食品的开发。继续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工作,结合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的实际,大力培育蔬菜新甜椒、莲藕及秋锦梨等新型产业,发展家禽养殖,建设规范清洁的养殖小区,为全市新农村建设作好示范。巩固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成果,继续推进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启动12个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继续抓好贫困农村农技培训工作,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0 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400 人以上。3、切实加强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围绕生态与环境质量、污水和垃圾处理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为目标,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监测体系。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卫生及安全、药品食品安全,加大重大疾病、地方病防治及流行性传染病、重大动物疫病等预警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力度。针对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提升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等突发事件的技术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二)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调整科技工作方向,将构建具有贵阳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服务体系,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基础。
1、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家以上。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高分子生物材料、多晶硅、激光产业和乳品研发等4个公共技术产业化实验室和中试基地。不断完善各类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管理办法、扶持办法,规范各类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选择5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拥有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成为创新型企业。2、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知识创新力能。以平台建设和产学研项目为抓手,继续深化与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药固体制造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大院大所的合作,建立贵州大学贵阳研究院,启动与中科院、南京药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财经学院的合作。建立科技项目成果对接会制度,启动建设贵阳市成果转化基地,搭建起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创新的桥梁。
3、提高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贵阳生产力促进中龙头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诊断、技术咨询、科技项目及企业孵化、项目申报、共性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培训、风险投资等服务水平。加大对县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专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指导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科技服务规范发展。对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吸引国内投资机构和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格局。加快制定鼓励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培训和交流,扩大技术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活跃技术市场,年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金额增长20以上。4、大力抓好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以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为龙头,加快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聚集整合资金、人才、项目、技术,增创高新技术发展的新优势。一是抓好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着手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入驻工作,通过媒体宣传、召开专题对接会、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面向全国,面向发达地区,全面推介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争取到年内协议引进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20 家。二是进一步完善贵阳科技大厦孵化平台功能,做好引进开发工作。贵阳软件园要加大引进力度,实现全面入驻,并争取中科院成都计算机所在此设立研发机构。继续支持春晖博士园入驻企业的技术开发,大力引进归国留学人员到此投资创业。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引领、支撑功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贵阳循环经济研究院正式启动研发工作,选择一批磷煤化工重点项目进行攻关;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中心贵阳民族药研究室在继续做好新药研发项目的同时,围绕我市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开展制药工程技术研究;贵阳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切实肩负起引领“xxx”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职责,做好 asp 共性技术研究与推广;贵阳电子信息平台以贵州省软件评测中心品牌拉动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公共计算机网络中心、erp 公共实验室、综合测试实验室、软件检测中心、信息化工程安全评估中心、演示交流培训室、共性软件服务平台等功能设置,为软件产业和信息化推广提供优质服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全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环节,坚持“合作创新、重点转化、率先突破、引领跨越”的总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切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技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突出抓好合作创新与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建设创新贵阳、实力贵阳、和谐贵阳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目标:1、发挥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实施市级重点科技项目100 个,引导企业、社会等方面投入科技资金3亿元以上。实施高新技术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50 个,年新增产值10 亿元;实施农业科技项目30 个,解决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实施科技联合攻关项目15个。2、做好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的各项协调服务工作,协议引进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20 家,3、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攻克关键共性技术15项。4、启动5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家,以企业为主体,新建公共技术产业化实验室和中试基地4个。5、以 haccp 体系认证为切入点,建立食品安全体系示范企业2家。6、抓好新农村科技示范点建设,建立农信息化试点12个。7、做好 XX 至 XX 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的迎检工作,争取再获好成绩。8、继续实施“金筑科技英才培训工程”,培养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0名,制造业信息化专业人才300 名,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0000 人。三、主要措施(一)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全面分解落实市“xxx”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十大科技工程”,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整合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进程。强力推进纳米改性及聚合物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重点扶持“低成本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完成20 吨太阳能多晶硅技术攻关,“生物调节因子产业化攻关项目” 完成100 克生物调节因子生产,“神经生长因子产业化攻关项目”完成20 万支的生产,抓好回转窑生产高强度陶粒支撑剂产业化生产。深入推进以磷煤化工为重点的循环经济进程,继续支持黄磷制甲酸的技术攻关,启动1至2家“半水法”制黄磷的技术改造示范,支持中化开磷集团磷渣切块和轻质墙体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抓好公交车油改气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双燃料发动机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以新药研发为重点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抓好一批新药新剂型的开发应用,加强指纹图谱、超临界提取等高新技术在现代中药研发生产中的应用。坚持以制造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大中型企业继续推进 erp 等集成系统的应用,实施3个制造业信息化重大项目,在众多中小企业广泛推广使用信息化单元技术。继续抓好应用软件开发与集成、光电机一体化等产业技术攻关。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以贵阳国家农业园区及乌当、白云、花溪三个示范园区为龙头,以10 个“三农”专家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农畜新品种选育、引进为重点,加强适用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20 个。以 haccp 体系认证为切入点,加强食品生产龙头企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完成5家企业的 haccp 体系认证,实施2个以上特色食品的开发。继续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工作,结合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的实际,大力培育蔬菜新甜椒、莲藕及秋锦梨等新型产业,发展家禽养殖,建设规范清洁的养殖小区,为全市新农村建设作好示范。巩固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成果,继续推进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启动12个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继续抓好贫困农村农技培训工作,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0 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400 人以上。3、切实加强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围绕生态与环境质量、污水和垃圾处理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为目标,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监测体系。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卫生及安全、药品食品安全,加大重大疾病、地方病防治及流行性传染病、重大动物疫病等预警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力度。针对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提升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等突发事件的技术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二)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调整科技工作方向,将构建具有贵阳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服务体系,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基础。
1、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家以上。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高分子生物材料、多晶硅、激光产业和乳品研发等4个公共技术产业化实验室和中试基地。不断完善各类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管理办法、扶持办法,规范各类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选择5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拥有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成为创新型企业。2、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知识创新力能。以平台建设和产学研项目为抓手,继续深化与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药固体制造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大院大所的合作,建立贵州大学贵阳研究院,启动与中科院、南京药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财经学院的合作。建立科技项目成果对接会制度,启动建设贵阳市成果转化基地,搭建起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创新的桥梁。
3、提高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贵阳生产力促进中龙头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诊断、技术咨询、科技项目及企业孵化、项目申报、共性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培训、风险投资等服务水平。加大对县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专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指导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科技服务规范发展。对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吸引国内投资机构和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格局。加快制定鼓励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培训和交流,扩大技术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活跃技术市场,年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金额增长20以上。4、大力抓好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以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为龙头,加快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聚集整合资金、人才、项目、技术,增创高新技术发展的新优势。一是抓好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着手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入驻工作,通过媒体宣传、召开专题对接会、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面向全国,面向发达地区,全面推介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争取到年内协议引进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20 家。二是进一步完善贵阳科技大厦孵化平台功能,做好引进开发工作。贵阳软件园要加大引进力度,实现全面入驻,并争取中科院成都计算机所在此设立研发机构。继续支持春晖博士园入驻企业的技术开发,大力引进归国留学人员到此投资创业。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引领、支撑功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贵阳循环经济研究院正式启动研发工作,选择一批磷煤化工重点项目进行攻关;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中心贵阳民族药研究室在继续做好新药研发项目的同时,围绕我市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开展制药工程技术研究;贵阳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切实肩负起引领“xxx”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职责,做好 asp 共性技术研究与推广;贵阳电子信息平台以贵州省软件评测中心品牌拉动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公共计算机网络中心、erp 公共实验室、综合测试实验室、软件检测中心、信息化工程安全评估中心、演示交流培训室、共性软件服务平台等功能设置,为软件产业和信息化推广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