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少年儿童热点文化现象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23 12:07:33
团市委少年部 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内容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领域也出现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种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现象。为把握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以“多元文化与儿童发展”为主题,认真研究各类文化在与少年儿童不断互动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少年儿童群体中存在的热点文化现象,分析文化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并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的背景与方法(一)研究背景1、和谐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基本前提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促进少年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渗入其间,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2、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环境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使少年儿童每天都在迅速地接触各类资讯,视域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全球化视野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未成年人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媒体影响和争夺的主要对象。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空间,如何应对文化渗透,保持文化的主体性,成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3、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是上海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在全面与系统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生活状况与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研究的时代性和导向性。(二)研究方法本课题选择7-15周岁的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705份,回收有效问卷1705份,有效率为100%。按照年级段、区域、学校类型等为分类依据随机抽取样本,同时考虑到包含一定数量的特殊群体(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一)当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基本状况与热点文化现象1、少先队文化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锻炼自主能力,培养民主意识少先队文化是由少先队性质决定的,是一种反映少年儿童心声特点的特殊文化,它融入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少先队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表现方式,是少年儿童健康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少先队文化发展使少先队所倡导的一切理念、一切价值的综合形成一种“影响场”,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少先队文化对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使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留下深刻的印记。在少先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队员的自主能力不断增强,民主意识也不断得到强化。 ★热点文化现象:少先队红领巾小社团发展势头强劲上海市少工委于XX年4-5月开展的普查显示:大多数红领巾社团是在XX年之后建立,很大一部分社团的成立时间为2-3年,可见近年来红领巾社团数量增加比较明显。红领巾社团在社区少先队中也有所发展。红领巾社团在活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兴趣爱好型、文体娱乐型、专业学术型、社会公益型等,所占比例分别为%、%、%、%。少先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参与度非常高。调查显示,%的少先队员表示自己“参加过学校或社区的红领巾社团”,其中,%参加过学校的社团,%参加过社区的社团,%两者都参加过;队员参加红领巾社团的最主要目的依次是:学习更多知识(33%),获得快乐(31%),锻炼、表现自己(%),老师或家长安排自己参加(%),交朋友(%)。调查还显示,有%的队员表示自己喜欢社团的活动;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作用认识依次为“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开阔视野”(%)、“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提高素质”(%)、“学习社会交往”(%)。调查中,队员反映红领巾社团的问题依次为:“活动新颖度还不够”、“队员自主性不够”、“与社会联系度不高”、“活动经费不足”等。队员的改进建议主要有:“走出校园,联系社会”、“活动内容和方式上更新”、“活动时间上增加”、“能有更大的自主权利”、“能得到更多指导”等。2、学校教育主导儿童发展:素质教育继续推进,全面发展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学校提供有效载体,鼓励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各展其能,发展个性。体验教育活动在学校大力开展,引导少先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一种本领,培养一种习惯,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尽管面临一定的课业负担,但广大队员仍乐于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和红领巾小社团活动,在认真完成基础学科学习的同时,努力培养广泛的兴趣与健康的爱好,不断丰富自身精神生活。各学校也普遍重视体卫艺科工作,加大投入,鼓励冒尖,涌现出一批体、卫、艺、科方面的特色学校(或学校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学有所长的队员。 ★热点文化现象:阳光体育锻炼积极开展据调查,上海少先队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时段依次为“体育课”、“双休日和节假日”、“放学后”、“课间与午休”、“早晨”。其中体育课是队员参加锻炼的最主要的时间段,而课间与午休并没有被队员充分地用于体育锻炼。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一些小学已经开始尝试推迟上学时间,并把上课之前的一段时间用于学生晨练。对于体育锻炼,家长和辅导员老师均表示赞成和支持,绝大多数队员也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表示十分欢迎。%的队员表示愿意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自己的认识,认为“参加锻炼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科学的生活习惯”、“紧张的学习生活使自己腰酸背疼,适量运动能放松心情、增强体质。”调查中,也有个别队员表示自己不愿意参加运动,理由为:“没有时间,要学习”、“不喜欢运动”、“就是不想动”、“学校里没什么好玩的”、“在学校体育锻炼,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等。调查显示,最受队员喜爱的10种运动项目依次为:羽毛球、跑步、踢毽子、篮球、跳绳、足球、乒乓球、骑自行车、溜冰和各种游戏。可见,球类项目和轻巧方便的休闲运动项目颇受队员喜爱。男女生在喜爱的运动内容方面有差异。男生最喜爱的5项运动依次为:足球、篮球、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而女生则是踢毽子、羽毛球、跳绳、跑步和乒乓球。3、传统文化与儿童道德成长:汲取传统文化养料,传承优良道德品质传统文化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文化根基。少先队重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开展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引导队员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热点文化现象:受“洋节日”冲击挑战下的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的产生、流传、演变等,有着民族心理和文化形态的背景,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一段生动可感的历史,无疑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精神传承教育的最好教材。调查显示,除了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之外,传统节日和“洋节日”一起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在问及“你最喜欢什么节日”时,%选择“六一国际儿童节”,%选择“春节”,%选择“国庆节”,%选择“圣诞节”,%选择“中秋节”。至于喜欢的理由,选择“热闹”的为%,选择“可以放假”的为%,选择“家人和朋友都很重视”的为%,选择“洋气,外国人都过”的为%,这说明少年儿童虽然重视一些传统节日,但普遍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4、流行文化与儿童的成长认同:媒介影响日益加大,流行文化认同显著流行文化在青少年成长各个阶段发挥着心理暗示与情绪模仿等作用。流行文化具有轻松娱乐、释放压力、发泄情绪、排解烦恼等作用,与之相适应,对娱乐的追求正是少年儿童作为社会主体的一种天然需求与权利。然而,面对在新媒介技术背景下的日益丰富复杂、形式多样的流行文化,处于成长与发育之中的少年儿童,世界观与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处理流行文化、大众媒介、青少年儿童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思路之一,有助于让少年儿童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与认知能力,正确认识与对待大众媒介及其广泛传播与制造的流行文化。 ★热点文化现象:从“超级女声”到“好男儿” 从XX年的“超级女声”到XX年的“加油,好男儿”,都受到了多数上海少年儿童的喜爱。调查显示,表示“非常喜欢”的占66%,表示“无所谓”的占%,表示“不喜欢”的占%。少年儿童喜欢“超女”和“好男儿”的原因主要为满足个性表现、自我表达以及公平参与等。此外,选手、节目主持人、评委、pk环节、美女帅哥组合等也是吸引少年儿童眼球的重要因素。调查还显示,少年儿童对“超女”和“好男儿”的评价也趋理性和客观。在问及你评判心目中的“好男儿”的标准时,选择“心地善良等优秀品质”的为%,选择“积极向上”的为%,选择“歌唱得好,舞跳得好”的为%,选择“形象亮丽”的为%,说明少年儿童更看中的是“好男儿”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值得少年儿童学习的优秀精神品质。5、网络环境下的儿童发展:不可抗拒的影响力量互联网在上海少年儿童中已经有了极高的普及率,网络已经深入了少年儿童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少年儿童也在互联网信息的充分运用中悄然改变着学习方式,这些信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方便了他们对知识的搜寻、吸收,甚至缩短了他们与长辈之间知识量的距离。面对正经受网络大潮影响的少年儿童,团队组织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教会队员正确认识互联网、正确使用互联网,让网络为他们服务,而不是成为网络的奴隶。 ★热点文化现象:网络信息依赖情况加剧据中国少年雏鹰网调查显示:“在完成各种拓展性、研究性作业的时候,队员的信息获得方式”主要为“网上搜寻”(%),明显高于“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老师、家长”(%)和“自己实地调查、采访”(%)。当问及“布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时,%的队员表示“完全由自己思考完成”,%表示“借助网络,但大部分依靠自己完成”,%表示“大部分内容借助网上信息完成”,另有3%承认“很多时候网上直接剪切下来就行”。网上信息有数量众多、内容广泛、搜寻便利、节省时间等特点,方便了少年儿童的知识获取,但同时也存在信息重复率高、缺少新意、权威性差等缺点。长期依赖网络搜寻信息,会削弱少年儿童的思考和研究能力,制约他们的发散思维训练,需要引起家长、学校与社会的重视。6、儿童文化参与:发挥主动力量,儿童影响长辈多元文化和少年儿童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一方面多元文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少年儿童又是社会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元文化的自身发展需要少年儿童各种形式的积极参与,少年儿童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儿童表达、儿童自主设计活动、儿童消费和儿童对成人世界的影响均是儿童对于文化积极参与的表现。在中队活动的策划中,中队辅导员直接做主的情况大约有10%,师生共同策划的达到%,这说明队员的主体意识增强并得到尊重。 ★热点文化现象:儿童文化反哺日益凸显少年儿童有自身的主体意识,他们不但希望有决定自身事务的能力,同样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被长辈接受。他们不断表达的观点对家庭的生活方式、成人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判断均产生了或是明显或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情况被称为“文化反哺”现象。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少年儿童“经常”或者“有时”要求父母读他们喜爱的书、听他们喜爱的音乐。有%的少年儿童会“经常”或者“有时”与父母交流一些自己熟悉的流行事物,如哈里波特、“超级女声”。有超过六成的队员家长承认他们在一些方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及孩子,近86%的父母“经常”或者“有时”会主动向孩子询问一些他们不明白的事物。少年儿童在家庭消费上有重大影响力。将近90%的少年儿童表示,父母在购买商品的时候“经常”或“有时”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对父母和老师的价值判断、为人处世等方面,少年儿童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超过2/3的孩子表示,在不同意父母与老师的观点时,他们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们”,有%的孩子会采取较为激烈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的孩子表示“自己看到父母、老师有缺点时会勇敢地指出”,%表示“有时候会指出长辈的不足”,只有%表示自己从来不会去批评长辈,表达自己的观点。调查还显示,%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确影响了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例如,孩子会在父母不经意乱穿马路或随手扔弃食品外包装时对父母提出质疑。孩子在这些社会行为规范上的表现甚至经常能够成为父母长辈的榜样,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触动。(二)主要特点1、多样形式,多重影响在多元文化中,少年儿童文化也呈现出多样的发展形式,这其中有多重影响因素的作用。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与自身的成长规律密切相关,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求新好奇,有自主自动的强烈愿望;但他们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多样化、时代化、更新、更积极的校园文化成为少年儿童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创造的动力。现代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更注重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听取孩子的建议。各种大众媒体越来越成为少年儿童接触各种信息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网络正在逐渐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同时,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2、重视参与,渴望表达少年儿童的文化发展充分反映出少年儿童自主参与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加。少年儿童要参与社会生活,首先要能够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全社会范围内已逐渐形成重视儿童表达、实现儿童表达的局面,并进一步推进了各种政策保障措施,为少年儿童发出自己的声音,说出自己的想法提供更有效的平台。家庭、学校、社会民主氛围有利于为少年儿童的自由表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将全面深入推进少年儿童文化发展。3、求新求奇,彰显个性无论是对好男儿的接受,还是社团文化的不断发展,或是反哺长辈的态势,均体现了当今少年儿童强调自身个性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多元文化的推动,少年儿童对各类新兴时尚文化的接受也体现出更多的包容性和吸纳力。少年儿童期望被关注、期望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得到认可,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文化发展热点现象充分体现了他们崇尚个性发展的要求。(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存在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从某种角度来看,社会层面的改革和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层面多元化的发展。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带有积极的价值,有效推动了文化发展模式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变迁,满足了不同群体丰富多样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多元共存的格局必然对我国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负面现象,更是对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特别对青少年生活有着深刻影响的流行文化,更是引导着功利化和世俗化的潮流。我们看到偶像崇拜正成为当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调查显示,72%的队员表示自己“有偶像”,近四成队员有“追星”经历,60%的队员对于周围伙伴追星不会“大惊小怪”。从偶像地域来看,72%的队员选择“港台明星”。从偶像类别来看,%的队员选择“影视明星”,%的队员选择“体育明星”。近年来随着“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娱乐节目的盛行,“超女”和“好男儿”成为队员们心目中的新的偶像代表。从崇拜偶像的方式来看,42%的队员表示,周围伙伴喜欢收集有关明星的照片和海报;45%的队员表示,课余时间和伙伴们谈论最多的是流行文化和明星。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容易使少年儿童产生偶像迷恋。要对少年儿童偶像崇拜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少年儿童更加关注偶像身上所具有的某种优秀的精神特质,如敬业精神,责任感等,进而推进少年儿童健康发展。2、受制于少年儿童年龄层次和心智等要素,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有着更多的文化表达上的自发性文化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我们研究少年儿童文化,更侧重狭义角度的少年儿童的文化参与和文化生产。但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产物。我们在对少年儿童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受制于少年儿童年龄和心智尚处于成长发展之中等原因,少年儿童的文化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如一度风靡的少儿博客,成为少年儿童文化参与和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少年儿童更多地是在网上写自己的经历,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发泄一些对老师的不满,还有对压力、朋友以及成长的反思,表现出表达和参与的自发性。另外如小学生毕业留言现象,一些不文明的、另类的留言成为一些小学生的追求的“时尚”,但这更多地反应了小学阶段少年儿童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奇好玩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对语言等也都有着很强的模仿,但这种模仿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自发状况。在少年儿童文化参与上,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文化参与的引导,让少年儿童以更自觉的状态参加健康、积极的少年儿童文化。3、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存在家庭和学校的交互影响家庭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影响到少年儿童个体的价值认同和追求,进而从长远意义上来讲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广大少年儿童而言,生活中相对多的时间是和父母共处,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父母的一些错误观念影响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中自私、利己等扭曲的观念通过家庭向少年儿童渗透,让少年儿童在价值选择上面临两难困境。现在我们也在倡导文化反哺,希望少年儿童文化选择对家庭文化氛围能起到积极的反作用。从另外层面来看,学校在少年儿童文化选择上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少先队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积极的角度影响着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相互受同伴的影响,使少年儿童在文化参与和文化选择上也容易产生负向的“同伴效应”。4、受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影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中存在着快餐化和虚拟化的现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将整个世界更深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也深刻地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文化选择。根据调查,%的少年儿童以“网上聊天”为上网目的,%以“打游戏”为上网初衷。网络等现代传媒影响着少年儿童文化选择,使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出现快餐化和虚拟化的倾向。少年儿童倾向选择文化快餐,周杰伦、、twins、刘翔、姚明、小罗纳尔多等是许多少年儿童嘴边的热门话题。网络通过影响价值观念对少年儿童行为方式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容易弱化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形成不良行为方式。少年儿童中“网瘾”现象的存在,让沉溺于网络的少年儿童更倾向于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构筑个体行为方式。
三、对策和建议(一)发挥少年儿童自主性,促进文化参与和文化选择的自觉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少年儿童的文化参与和文化选择。要进一步发挥少年儿童的自主性,积极促进少年儿童文化参与和文化选择的自觉。仅仅被动的消费文化成果是不够的,因为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根本价值,不仅体现在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的成果中,还体现在少年儿童主动的参与当中,要引导少年儿童在主动的参与过程中,积极感受文化熏陶,获得文化体验。(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少先队组织一直积极参与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创造,倡导“人人都平等的文化、人人都是主人的文化、人人都探究的文化、人人都创造的文化、人人都追求美好的文化”,就是要让少先队文化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到积极健康的推动作用。要在少先队活动中不断增强少先队组织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让少先队员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少先队文化的先进性和儿童性。要巩固和发展少先队文化,不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养料,不断关注时尚文化中的健康元素,使之更受少先队员欢迎和喜爱。(三)推动良好社会氛围营造,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外部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少年儿童文化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少年儿童主动地参与和创造,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当中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要充分发挥少先队文化在少年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鲜明的组织特性实施有效的文化引导;要充分关注家庭文化氛围环节,让家庭文化的和谐之风吹开少年儿童的心灵之花;要积极推动社会层面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和谐的多元文化格局中发挥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一、研究的背景与方法(一)研究背景1、和谐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基本前提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促进少年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渗入其间,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2、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环境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使少年儿童每天都在迅速地接触各类资讯,视域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全球化视野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未成年人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媒体影响和争夺的主要对象。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空间,如何应对文化渗透,保持文化的主体性,成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3、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是上海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在全面与系统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生活状况与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研究的时代性和导向性。(二)研究方法本课题选择7-15周岁的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705份,回收有效问卷1705份,有效率为100%。按照年级段、区域、学校类型等为分类依据随机抽取样本,同时考虑到包含一定数量的特殊群体(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一)当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基本状况与热点文化现象1、少先队文化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锻炼自主能力,培养民主意识少先队文化是由少先队性质决定的,是一种反映少年儿童心声特点的特殊文化,它融入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少先队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表现方式,是少年儿童健康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少先队文化发展使少先队所倡导的一切理念、一切价值的综合形成一种“影响场”,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少先队文化对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使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留下深刻的印记。在少先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队员的自主能力不断增强,民主意识也不断得到强化。 ★热点文化现象:少先队红领巾小社团发展势头强劲上海市少工委于XX年4-5月开展的普查显示:大多数红领巾社团是在XX年之后建立,很大一部分社团的成立时间为2-3年,可见近年来红领巾社团数量增加比较明显。红领巾社团在社区少先队中也有所发展。红领巾社团在活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兴趣爱好型、文体娱乐型、专业学术型、社会公益型等,所占比例分别为%、%、%、%。少先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参与度非常高。调查显示,%的少先队员表示自己“参加过学校或社区的红领巾社团”,其中,%参加过学校的社团,%参加过社区的社团,%两者都参加过;队员参加红领巾社团的最主要目的依次是:学习更多知识(33%),获得快乐(31%),锻炼、表现自己(%),老师或家长安排自己参加(%),交朋友(%)。调查还显示,有%的队员表示自己喜欢社团的活动;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作用认识依次为“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开阔视野”(%)、“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提高素质”(%)、“学习社会交往”(%)。调查中,队员反映红领巾社团的问题依次为:“活动新颖度还不够”、“队员自主性不够”、“与社会联系度不高”、“活动经费不足”等。队员的改进建议主要有:“走出校园,联系社会”、“活动内容和方式上更新”、“活动时间上增加”、“能有更大的自主权利”、“能得到更多指导”等。2、学校教育主导儿童发展:素质教育继续推进,全面发展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学校提供有效载体,鼓励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各展其能,发展个性。体验教育活动在学校大力开展,引导少先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一种本领,培养一种习惯,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尽管面临一定的课业负担,但广大队员仍乐于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和红领巾小社团活动,在认真完成基础学科学习的同时,努力培养广泛的兴趣与健康的爱好,不断丰富自身精神生活。各学校也普遍重视体卫艺科工作,加大投入,鼓励冒尖,涌现出一批体、卫、艺、科方面的特色学校(或学校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学有所长的队员。 ★热点文化现象:阳光体育锻炼积极开展据调查,上海少先队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时段依次为“体育课”、“双休日和节假日”、“放学后”、“课间与午休”、“早晨”。其中体育课是队员参加锻炼的最主要的时间段,而课间与午休并没有被队员充分地用于体育锻炼。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一些小学已经开始尝试推迟上学时间,并把上课之前的一段时间用于学生晨练。对于体育锻炼,家长和辅导员老师均表示赞成和支持,绝大多数队员也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表示十分欢迎。%的队员表示愿意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自己的认识,认为“参加锻炼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科学的生活习惯”、“紧张的学习生活使自己腰酸背疼,适量运动能放松心情、增强体质。”调查中,也有个别队员表示自己不愿意参加运动,理由为:“没有时间,要学习”、“不喜欢运动”、“就是不想动”、“学校里没什么好玩的”、“在学校体育锻炼,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等。调查显示,最受队员喜爱的10种运动项目依次为:羽毛球、跑步、踢毽子、篮球、跳绳、足球、乒乓球、骑自行车、溜冰和各种游戏。可见,球类项目和轻巧方便的休闲运动项目颇受队员喜爱。男女生在喜爱的运动内容方面有差异。男生最喜爱的5项运动依次为:足球、篮球、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而女生则是踢毽子、羽毛球、跳绳、跑步和乒乓球。3、传统文化与儿童道德成长:汲取传统文化养料,传承优良道德品质传统文化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文化根基。少先队重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开展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引导队员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热点文化现象:受“洋节日”冲击挑战下的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的产生、流传、演变等,有着民族心理和文化形态的背景,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一段生动可感的历史,无疑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精神传承教育的最好教材。调查显示,除了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之外,传统节日和“洋节日”一起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在问及“你最喜欢什么节日”时,%选择“六一国际儿童节”,%选择“春节”,%选择“国庆节”,%选择“圣诞节”,%选择“中秋节”。至于喜欢的理由,选择“热闹”的为%,选择“可以放假”的为%,选择“家人和朋友都很重视”的为%,选择“洋气,外国人都过”的为%,这说明少年儿童虽然重视一些传统节日,但普遍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4、流行文化与儿童的成长认同:媒介影响日益加大,流行文化认同显著流行文化在青少年成长各个阶段发挥着心理暗示与情绪模仿等作用。流行文化具有轻松娱乐、释放压力、发泄情绪、排解烦恼等作用,与之相适应,对娱乐的追求正是少年儿童作为社会主体的一种天然需求与权利。然而,面对在新媒介技术背景下的日益丰富复杂、形式多样的流行文化,处于成长与发育之中的少年儿童,世界观与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处理流行文化、大众媒介、青少年儿童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思路之一,有助于让少年儿童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与认知能力,正确认识与对待大众媒介及其广泛传播与制造的流行文化。 ★热点文化现象:从“超级女声”到“好男儿” 从XX年的“超级女声”到XX年的“加油,好男儿”,都受到了多数上海少年儿童的喜爱。调查显示,表示“非常喜欢”的占66%,表示“无所谓”的占%,表示“不喜欢”的占%。少年儿童喜欢“超女”和“好男儿”的原因主要为满足个性表现、自我表达以及公平参与等。此外,选手、节目主持人、评委、pk环节、美女帅哥组合等也是吸引少年儿童眼球的重要因素。调查还显示,少年儿童对“超女”和“好男儿”的评价也趋理性和客观。在问及你评判心目中的“好男儿”的标准时,选择“心地善良等优秀品质”的为%,选择“积极向上”的为%,选择“歌唱得好,舞跳得好”的为%,选择“形象亮丽”的为%,说明少年儿童更看中的是“好男儿”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值得少年儿童学习的优秀精神品质。5、网络环境下的儿童发展:不可抗拒的影响力量互联网在上海少年儿童中已经有了极高的普及率,网络已经深入了少年儿童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少年儿童也在互联网信息的充分运用中悄然改变着学习方式,这些信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方便了他们对知识的搜寻、吸收,甚至缩短了他们与长辈之间知识量的距离。面对正经受网络大潮影响的少年儿童,团队组织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教会队员正确认识互联网、正确使用互联网,让网络为他们服务,而不是成为网络的奴隶。 ★热点文化现象:网络信息依赖情况加剧据中国少年雏鹰网调查显示:“在完成各种拓展性、研究性作业的时候,队员的信息获得方式”主要为“网上搜寻”(%),明显高于“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老师、家长”(%)和“自己实地调查、采访”(%)。当问及“布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时,%的队员表示“完全由自己思考完成”,%表示“借助网络,但大部分依靠自己完成”,%表示“大部分内容借助网上信息完成”,另有3%承认“很多时候网上直接剪切下来就行”。网上信息有数量众多、内容广泛、搜寻便利、节省时间等特点,方便了少年儿童的知识获取,但同时也存在信息重复率高、缺少新意、权威性差等缺点。长期依赖网络搜寻信息,会削弱少年儿童的思考和研究能力,制约他们的发散思维训练,需要引起家长、学校与社会的重视。6、儿童文化参与:发挥主动力量,儿童影响长辈多元文化和少年儿童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一方面多元文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少年儿童又是社会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元文化的自身发展需要少年儿童各种形式的积极参与,少年儿童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儿童表达、儿童自主设计活动、儿童消费和儿童对成人世界的影响均是儿童对于文化积极参与的表现。在中队活动的策划中,中队辅导员直接做主的情况大约有10%,师生共同策划的达到%,这说明队员的主体意识增强并得到尊重。 ★热点文化现象:儿童文化反哺日益凸显少年儿童有自身的主体意识,他们不但希望有决定自身事务的能力,同样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被长辈接受。他们不断表达的观点对家庭的生活方式、成人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判断均产生了或是明显或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情况被称为“文化反哺”现象。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少年儿童“经常”或者“有时”要求父母读他们喜爱的书、听他们喜爱的音乐。有%的少年儿童会“经常”或者“有时”与父母交流一些自己熟悉的流行事物,如哈里波特、“超级女声”。有超过六成的队员家长承认他们在一些方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及孩子,近86%的父母“经常”或者“有时”会主动向孩子询问一些他们不明白的事物。少年儿童在家庭消费上有重大影响力。将近90%的少年儿童表示,父母在购买商品的时候“经常”或“有时”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对父母和老师的价值判断、为人处世等方面,少年儿童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超过2/3的孩子表示,在不同意父母与老师的观点时,他们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们”,有%的孩子会采取较为激烈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的孩子表示“自己看到父母、老师有缺点时会勇敢地指出”,%表示“有时候会指出长辈的不足”,只有%表示自己从来不会去批评长辈,表达自己的观点。调查还显示,%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确影响了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例如,孩子会在父母不经意乱穿马路或随手扔弃食品外包装时对父母提出质疑。孩子在这些社会行为规范上的表现甚至经常能够成为父母长辈的榜样,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触动。(二)主要特点1、多样形式,多重影响在多元文化中,少年儿童文化也呈现出多样的发展形式,这其中有多重影响因素的作用。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与自身的成长规律密切相关,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求新好奇,有自主自动的强烈愿望;但他们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多样化、时代化、更新、更积极的校园文化成为少年儿童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创造的动力。现代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更注重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听取孩子的建议。各种大众媒体越来越成为少年儿童接触各种信息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网络正在逐渐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同时,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2、重视参与,渴望表达少年儿童的文化发展充分反映出少年儿童自主参与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加。少年儿童要参与社会生活,首先要能够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全社会范围内已逐渐形成重视儿童表达、实现儿童表达的局面,并进一步推进了各种政策保障措施,为少年儿童发出自己的声音,说出自己的想法提供更有效的平台。家庭、学校、社会民主氛围有利于为少年儿童的自由表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将全面深入推进少年儿童文化发展。3、求新求奇,彰显个性无论是对好男儿的接受,还是社团文化的不断发展,或是反哺长辈的态势,均体现了当今少年儿童强调自身个性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多元文化的推动,少年儿童对各类新兴时尚文化的接受也体现出更多的包容性和吸纳力。少年儿童期望被关注、期望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得到认可,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文化发展热点现象充分体现了他们崇尚个性发展的要求。(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存在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从某种角度来看,社会层面的改革和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层面多元化的发展。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带有积极的价值,有效推动了文化发展模式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变迁,满足了不同群体丰富多样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多元共存的格局必然对我国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负面现象,更是对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特别对青少年生活有着深刻影响的流行文化,更是引导着功利化和世俗化的潮流。我们看到偶像崇拜正成为当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调查显示,72%的队员表示自己“有偶像”,近四成队员有“追星”经历,60%的队员对于周围伙伴追星不会“大惊小怪”。从偶像地域来看,72%的队员选择“港台明星”。从偶像类别来看,%的队员选择“影视明星”,%的队员选择“体育明星”。近年来随着“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娱乐节目的盛行,“超女”和“好男儿”成为队员们心目中的新的偶像代表。从崇拜偶像的方式来看,42%的队员表示,周围伙伴喜欢收集有关明星的照片和海报;45%的队员表示,课余时间和伙伴们谈论最多的是流行文化和明星。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容易使少年儿童产生偶像迷恋。要对少年儿童偶像崇拜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少年儿童更加关注偶像身上所具有的某种优秀的精神特质,如敬业精神,责任感等,进而推进少年儿童健康发展。2、受制于少年儿童年龄层次和心智等要素,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有着更多的文化表达上的自发性文化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我们研究少年儿童文化,更侧重狭义角度的少年儿童的文化参与和文化生产。但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产物。我们在对少年儿童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受制于少年儿童年龄和心智尚处于成长发展之中等原因,少年儿童的文化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如一度风靡的少儿博客,成为少年儿童文化参与和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少年儿童更多地是在网上写自己的经历,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发泄一些对老师的不满,还有对压力、朋友以及成长的反思,表现出表达和参与的自发性。另外如小学生毕业留言现象,一些不文明的、另类的留言成为一些小学生的追求的“时尚”,但这更多地反应了小学阶段少年儿童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奇好玩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对语言等也都有着很强的模仿,但这种模仿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自发状况。在少年儿童文化参与上,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文化参与的引导,让少年儿童以更自觉的状态参加健康、积极的少年儿童文化。3、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存在家庭和学校的交互影响家庭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影响到少年儿童个体的价值认同和追求,进而从长远意义上来讲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广大少年儿童而言,生活中相对多的时间是和父母共处,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父母的一些错误观念影响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中自私、利己等扭曲的观念通过家庭向少年儿童渗透,让少年儿童在价值选择上面临两难困境。现在我们也在倡导文化反哺,希望少年儿童文化选择对家庭文化氛围能起到积极的反作用。从另外层面来看,学校在少年儿童文化选择上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少先队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积极的角度影响着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相互受同伴的影响,使少年儿童在文化参与和文化选择上也容易产生负向的“同伴效应”。4、受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影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中存在着快餐化和虚拟化的现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将整个世界更深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也深刻地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文化选择。根据调查,%的少年儿童以“网上聊天”为上网目的,%以“打游戏”为上网初衷。网络等现代传媒影响着少年儿童文化选择,使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出现快餐化和虚拟化的倾向。少年儿童倾向选择文化快餐,周杰伦、、twins、刘翔、姚明、小罗纳尔多等是许多少年儿童嘴边的热门话题。网络通过影响价值观念对少年儿童行为方式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容易弱化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形成不良行为方式。少年儿童中“网瘾”现象的存在,让沉溺于网络的少年儿童更倾向于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构筑个体行为方式。
三、对策和建议(一)发挥少年儿童自主性,促进文化参与和文化选择的自觉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少年儿童的文化参与和文化选择。要进一步发挥少年儿童的自主性,积极促进少年儿童文化参与和文化选择的自觉。仅仅被动的消费文化成果是不够的,因为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根本价值,不仅体现在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的成果中,还体现在少年儿童主动的参与当中,要引导少年儿童在主动的参与过程中,积极感受文化熏陶,获得文化体验。(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少先队组织一直积极参与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创造,倡导“人人都平等的文化、人人都是主人的文化、人人都探究的文化、人人都创造的文化、人人都追求美好的文化”,就是要让少先队文化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到积极健康的推动作用。要在少先队活动中不断增强少先队组织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让少先队员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少先队文化的先进性和儿童性。要巩固和发展少先队文化,不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养料,不断关注时尚文化中的健康元素,使之更受少先队员欢迎和喜爱。(三)推动良好社会氛围营造,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外部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少年儿童文化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少年儿童主动地参与和创造,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当中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要充分发挥少先队文化在少年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鲜明的组织特性实施有效的文化引导;要充分关注家庭文化氛围环节,让家庭文化的和谐之风吹开少年儿童的心灵之花;要积极推动社会层面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和谐的多元文化格局中发挥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