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支书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4-08-15 10:06:06
“**变了,原来村里哪配得上叫花枝,顶多说得上是个枯枝,现在才真真伸出了花枝。”6月中旬,在**市**乡**村采访,村民们说起村里的变化,一脸幸福的笑,他们说这一切全靠村里的**支书——**。
**村距离州城仅有15公里左右的路程,但地势陡峭,土地贫瘠,村民们形容是,“出门二面坡、背篓滚下河”。全村4个村民小组,287户1009人,绝大部分村民住在山上。
**年村级换届选举,**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在**土生土长的他,立志改变家乡贫落后的面貌,带领本村村民致富。风风雨雨六年过去后,**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开始向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迈进。
(一)
农民要富裕,村里要发展,产业发展是基础。**深知只有通过产业发展才能改变**贫穷的面貌,**年上任以后,他结合本村实际,提出了“稳定粮食、养殖业这两个基础产业,突出抓好茶叶这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
**村属于沙壤土,适宜发展茶叶,早在20世纪80年代村里出产的花枝茶曾在省里拿过金奖。“我们不仅要保住花枝茶这块牌子,还要把花枝茶发展壮大。”**与村支两委一班人商定除带头发展茶叶外,每一名干部必须帮扶一户农户,共推茶叶产业大发展。
**夫妻二人眼睛残疾,是村里的特困户。**主动提出联系**家,几年来,除了为其担保贷款外,**四亩茶每年400多元钱肥料钱都是**无偿提供的,茶叶剪枝也是他包了的,现在**的4亩茶已开始获收,**也慢慢富起来了。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发展茶叶积极性高潮,在全村1400多亩耕地上发展了茶叶860亩,建成大坪、大园子、恩渝公路沿线三个茶叶样板基地,并已全部实现受益,原来守着二面坡受穷的**村终于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
**说,今年,村里除计划引资修建花枝村茶厂外,还计划另发展茶园600亩。
在抓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还引导村民投身到“生态家园”建设中,全村80%的农户都进行了“五改三建”,85%的农民用上了沼气;通过争取项目与“一事一议”筹得资金25万元,组织义务工600个修建经济断头路公里,维修组级公路18公里,结束了4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的历史。
(二)
新时期的村干部是“服务型”村干部,关注民生,引导村民构建和谐新村是关键。在发展产业、引导村民致富之余,**根据村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开始进行了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思考。
第一件事便是交通安全问题。“出面二面坡,背篓滚下河”足以证明**村交通环境的恶劣。组组通公路以后,村民三轮车、狗娃儿车买回来了,出门方便了,但方便的同时埋下了交通安全的隐患。
如何让村民们既能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又能幸福安全的生活。**动起了脑筋,在辖区内建立健全了车辆、驾驶员管理台帐,在全乡乃至全市首创了村民红白喜事用车报告制。
村里凡是过红白喜事都要向中心户长、村里报告,什么时间要用什么样的车、用谁的车?**说,实行报告制的好处是我们能根据车辆、驾驶员管理台账掌握相关情况,知道哪个地方哪种车辆去不去得,哪个驾驶员技术怎样?可以把许多潜在不安全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刚开始实行这个制度时,村民们认为他**一班人管得宽,几年下来,全村零交通事故的记录让村民们逐渐理解了这种“管得宽”,现在村里凡是有红白喜事,他们除主动报告外,还请村干部帮忙告知来的客人,那些车辆上去不得。过过硬的管理,从**年以来,村里实现了全村交通安全零事故。**年州、市还在**村召开了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现场会。
第二件事是狠刹整无事酒的风气。针对整无事酒成风的现象,**从**年就开始下决心狠刹这个不正之风。
通过召开村支两委的会议、党员干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不准整“无事酒”的相关制度,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相关规定。
村里老党员陈某整了一个六十多岁的酒,村里知道后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对其作出处理决定,陈某除在支部大会上作检讨外,还自己将检讨书张贴到主要路段,提醒其他党员干部。
通过严格管理,文明乡风正在**村形成。
(三)
“一个共产党员,时时刻刻都得增强角色意识、宗旨意识,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间。”这是写在**笔记本上第一页的话。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村里,**在制定帮扶特困户、带动帮扶对象脱贫的方案时,制定了每个党员负责一户、支部书记负责两户的方案,并要求党员们每年必须为帮扶户解决一到两件实实在在的困难。
老党员张世奎是**联系户,今年70多岁了,身体多病,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每年都会多方协调资金、粮油,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切切实实把温暖与关心送到老人家中。
村民肖友光,夫妻二人加上儿子都是腿残疾,家庭极为困难。除了支持肖友光发展养殖业、种茶外,**还通过自己的亲戚关系,将肖友光的儿子介绍到福建一家鞋厂当门卫,每个月1500元的收入。
其实象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但**说他做这些事,只是认真贯彻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其目的是想让村里人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因为这些成绩,今年**被**乡上报为全州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
**村距离州城仅有15公里左右的路程,但地势陡峭,土地贫瘠,村民们形容是,“出门二面坡、背篓滚下河”。全村4个村民小组,287户1009人,绝大部分村民住在山上。
**年村级换届选举,**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在**土生土长的他,立志改变家乡贫落后的面貌,带领本村村民致富。风风雨雨六年过去后,**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开始向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迈进。
(一)
农民要富裕,村里要发展,产业发展是基础。**深知只有通过产业发展才能改变**贫穷的面貌,**年上任以后,他结合本村实际,提出了“稳定粮食、养殖业这两个基础产业,突出抓好茶叶这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
**村属于沙壤土,适宜发展茶叶,早在20世纪80年代村里出产的花枝茶曾在省里拿过金奖。“我们不仅要保住花枝茶这块牌子,还要把花枝茶发展壮大。”**与村支两委一班人商定除带头发展茶叶外,每一名干部必须帮扶一户农户,共推茶叶产业大发展。
**夫妻二人眼睛残疾,是村里的特困户。**主动提出联系**家,几年来,除了为其担保贷款外,**四亩茶每年400多元钱肥料钱都是**无偿提供的,茶叶剪枝也是他包了的,现在**的4亩茶已开始获收,**也慢慢富起来了。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发展茶叶积极性高潮,在全村1400多亩耕地上发展了茶叶860亩,建成大坪、大园子、恩渝公路沿线三个茶叶样板基地,并已全部实现受益,原来守着二面坡受穷的**村终于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
**说,今年,村里除计划引资修建花枝村茶厂外,还计划另发展茶园600亩。
在抓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还引导村民投身到“生态家园”建设中,全村80%的农户都进行了“五改三建”,85%的农民用上了沼气;通过争取项目与“一事一议”筹得资金25万元,组织义务工600个修建经济断头路公里,维修组级公路18公里,结束了4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的历史。
(二)
新时期的村干部是“服务型”村干部,关注民生,引导村民构建和谐新村是关键。在发展产业、引导村民致富之余,**根据村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开始进行了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思考。
第一件事便是交通安全问题。“出面二面坡,背篓滚下河”足以证明**村交通环境的恶劣。组组通公路以后,村民三轮车、狗娃儿车买回来了,出门方便了,但方便的同时埋下了交通安全的隐患。
如何让村民们既能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又能幸福安全的生活。**动起了脑筋,在辖区内建立健全了车辆、驾驶员管理台帐,在全乡乃至全市首创了村民红白喜事用车报告制。
村里凡是过红白喜事都要向中心户长、村里报告,什么时间要用什么样的车、用谁的车?**说,实行报告制的好处是我们能根据车辆、驾驶员管理台账掌握相关情况,知道哪个地方哪种车辆去不去得,哪个驾驶员技术怎样?可以把许多潜在不安全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刚开始实行这个制度时,村民们认为他**一班人管得宽,几年下来,全村零交通事故的记录让村民们逐渐理解了这种“管得宽”,现在村里凡是有红白喜事,他们除主动报告外,还请村干部帮忙告知来的客人,那些车辆上去不得。过过硬的管理,从**年以来,村里实现了全村交通安全零事故。**年州、市还在**村召开了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现场会。
第二件事是狠刹整无事酒的风气。针对整无事酒成风的现象,**从**年就开始下决心狠刹这个不正之风。
通过召开村支两委的会议、党员干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不准整“无事酒”的相关制度,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相关规定。
村里老党员陈某整了一个六十多岁的酒,村里知道后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对其作出处理决定,陈某除在支部大会上作检讨外,还自己将检讨书张贴到主要路段,提醒其他党员干部。
通过严格管理,文明乡风正在**村形成。
(三)
“一个共产党员,时时刻刻都得增强角色意识、宗旨意识,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间。”这是写在**笔记本上第一页的话。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村里,**在制定帮扶特困户、带动帮扶对象脱贫的方案时,制定了每个党员负责一户、支部书记负责两户的方案,并要求党员们每年必须为帮扶户解决一到两件实实在在的困难。
老党员张世奎是**联系户,今年70多岁了,身体多病,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每年都会多方协调资金、粮油,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切切实实把温暖与关心送到老人家中。
村民肖友光,夫妻二人加上儿子都是腿残疾,家庭极为困难。除了支持肖友光发展养殖业、种茶外,**还通过自己的亲戚关系,将肖友光的儿子介绍到福建一家鞋厂当门卫,每个月1500元的收入。
其实象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但**说他做这些事,只是认真贯彻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其目的是想让村里人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因为这些成绩,今年**被**乡上报为全州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