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1-09-04 22:13:3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近期,我们深入信息产业有关部门、企业,了解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信息产业发展历史
聊城市电子工业始于1968年。1973年,全市有电子企业35家、产品20种。1974—1977年,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盲目上马的企业因产品无销路而渐次被淘汰,电子企业减少到13家。
1978年开始,电子工业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快发展,至1985年,产品有5大类39个品种,年产值150万元;至1996年,产品有45种,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76万元,实现利税217万元。1998年至XX年,阳谷电缆集团的光纤拉丝、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项目,高唐蓝山集团的液晶显示器、电极板项目,高唐天海电装项目、冠洲集团的稀士钕铁硼等一批电子信息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标志着聊城市电子信息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XX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XX年,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资产总额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通信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3亿元,信息产业总收入完成16亿元。信息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有规模较大的科技市场3家,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达4100余人。XX年计算机服务业实现销售额超过1亿元。全市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数字集群、卫星和微波通信为辅,集程控化、数字化交换为一体的高速通信网络。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有效融合,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地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近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信息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基础性作用日益强化;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一)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XX年以来,全市信息产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明显提升。截止到XX年底,全市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46家,比XX年底增加8家。XX年全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列全省第3位。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通信业亿元,同比增长33%;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亿元,同比增长43%;计算机服务业7900万元,同比增长32%;软件业2800万元,同比增长12%。随着光纤预制棒、光纤拉丝、汽车行驶记录仪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成,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全市信息产业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实现了“xxx”良好开局。
(二)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通信光缆2100公里,线路总长度达27452公里,城域网覆盖了全市所有城乡及85%以上行政村,近60%的行政村接通了光缆;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总用户达万;移动电话总用户达225万;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40万,入户率达35%;村村通有线电视和家家通电话工程正在紧张实施;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超过5g,互联网注册用户达20万,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增长。
(三)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聊城政务网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八个县(市、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绝大部分市直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政府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电子公文传输。今年7月1日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启动以来,实现了公文及时发送,缩短了公文运转周期,提高了公文运行效率;规范了政府工作行为,有效地避免了丢文、漏文现象,也有效地避免了越级行文、逆行文,使文件处理日益规范;降低了行政成本,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无纸化办公,预计当年可节约行政成本300多万元。三是网站信息发布再上新水平。今年上半年聊城政务网共发布各类图文信息5000多条,实现了XX市人大政协“两会”文字、图片、视频直播,“五一”文化旅游节图文直播,“聊城市双拥共建合唱汇演”图片、视频直播,在第二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比活动中荣获“特色与创新”提名奖。四是网上招商效果良好。XX年6月组织开展了网上招商活动,据统计,截止到今年7月份,通过网上洽谈,全市共落实项目202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人民币。
(四)信息技术扩大应用不断深入
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改造进展顺利。截止到XX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传统企业80%以上经过不同程度信息化改造,投入信息化改造资金超过了9亿元,主要用于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投入产出比平均在1∶5以上。通过信息化改造,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农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截止目前,已建设涉农信息服务站70余个,购置终端计算机近千台,投入资金近XX万元。今年上半年网通公司投资600余万元,为全市300余家中小企业建立了网站或网页。网通公司累计投资已达1600万元,主要提供包括网站或网页制作、企业内部局域网搭建、监控设备安装等服务,已惠及中小企业700多家。
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后发优势明显。信息技术现已普及到旅游、销售、住宿、金融、保险、物流、房地产等行业,为业者带来诸如市场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分析、财务管理、库存管理、安全管理等诸多便利。其中昌润大酒店的信息化应用项目——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获得了省内专家的一致好评,被信息产业厅立项并予以资金支持,现已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
(五)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稳步推进
在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信息化应用系统已覆盖全市财政、工商、税收、公安、社保、教育、金融等20多个领域,12个行业的“金字”工程全面启动;完成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初步建立;各行业银行的金融网络实现了同城或全省的通存通兑以及不同区域的资金结算,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电力系统已建设了供电公司营销mis(管理信息系统)。“金盾工程”进展顺利,市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用于“金盾工程”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110、119、122”报警三台合一,大大提高了多警种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
(六)信息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加强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二是加强了政策规章体系建设;三是加强了信息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对全市信息化培训机构进行了评审、登记和备案;四是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及时有效地监控了影响我市稳定和形象的有害信息。
三、当前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当前,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乏力。全市在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上,存在“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弊端,与集约、高效的信息化距离较大。二是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引进再创新及体制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四是县(市、区)之间、不同领域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五是信息资源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推进“1142”(即力推“数字聊城”建设;夯实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抓好信息化带动文化旅游业,信息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息化带动服务业,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化发展战略,促进全市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市信息产业发展历史
聊城市电子工业始于1968年。1973年,全市有电子企业35家、产品20种。1974—1977年,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盲目上马的企业因产品无销路而渐次被淘汰,电子企业减少到13家。
1978年开始,电子工业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快发展,至1985年,产品有5大类39个品种,年产值150万元;至1996年,产品有45种,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76万元,实现利税217万元。1998年至XX年,阳谷电缆集团的光纤拉丝、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项目,高唐蓝山集团的液晶显示器、电极板项目,高唐天海电装项目、冠洲集团的稀士钕铁硼等一批电子信息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标志着聊城市电子信息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XX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XX年,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资产总额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通信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3亿元,信息产业总收入完成16亿元。信息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有规模较大的科技市场3家,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达4100余人。XX年计算机服务业实现销售额超过1亿元。全市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数字集群、卫星和微波通信为辅,集程控化、数字化交换为一体的高速通信网络。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有效融合,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地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近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信息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基础性作用日益强化;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一)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XX年以来,全市信息产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明显提升。截止到XX年底,全市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46家,比XX年底增加8家。XX年全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列全省第3位。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通信业亿元,同比增长33%;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亿元,同比增长43%;计算机服务业7900万元,同比增长32%;软件业2800万元,同比增长12%。随着光纤预制棒、光纤拉丝、汽车行驶记录仪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成,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全市信息产业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实现了“xxx”良好开局。
(二)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通信光缆2100公里,线路总长度达27452公里,城域网覆盖了全市所有城乡及85%以上行政村,近60%的行政村接通了光缆;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总用户达万;移动电话总用户达225万;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40万,入户率达35%;村村通有线电视和家家通电话工程正在紧张实施;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超过5g,互联网注册用户达20万,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增长。
(三)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聊城政务网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八个县(市、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绝大部分市直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政府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电子公文传输。今年7月1日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启动以来,实现了公文及时发送,缩短了公文运转周期,提高了公文运行效率;规范了政府工作行为,有效地避免了丢文、漏文现象,也有效地避免了越级行文、逆行文,使文件处理日益规范;降低了行政成本,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无纸化办公,预计当年可节约行政成本300多万元。三是网站信息发布再上新水平。今年上半年聊城政务网共发布各类图文信息5000多条,实现了XX市人大政协“两会”文字、图片、视频直播,“五一”文化旅游节图文直播,“聊城市双拥共建合唱汇演”图片、视频直播,在第二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比活动中荣获“特色与创新”提名奖。四是网上招商效果良好。XX年6月组织开展了网上招商活动,据统计,截止到今年7月份,通过网上洽谈,全市共落实项目202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人民币。
(四)信息技术扩大应用不断深入
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改造进展顺利。截止到XX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传统企业80%以上经过不同程度信息化改造,投入信息化改造资金超过了9亿元,主要用于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投入产出比平均在1∶5以上。通过信息化改造,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农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截止目前,已建设涉农信息服务站70余个,购置终端计算机近千台,投入资金近XX万元。今年上半年网通公司投资600余万元,为全市300余家中小企业建立了网站或网页。网通公司累计投资已达1600万元,主要提供包括网站或网页制作、企业内部局域网搭建、监控设备安装等服务,已惠及中小企业700多家。
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后发优势明显。信息技术现已普及到旅游、销售、住宿、金融、保险、物流、房地产等行业,为业者带来诸如市场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分析、财务管理、库存管理、安全管理等诸多便利。其中昌润大酒店的信息化应用项目——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获得了省内专家的一致好评,被信息产业厅立项并予以资金支持,现已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
(五)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稳步推进
在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信息化应用系统已覆盖全市财政、工商、税收、公安、社保、教育、金融等20多个领域,12个行业的“金字”工程全面启动;完成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初步建立;各行业银行的金融网络实现了同城或全省的通存通兑以及不同区域的资金结算,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电力系统已建设了供电公司营销mis(管理信息系统)。“金盾工程”进展顺利,市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用于“金盾工程”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110、119、122”报警三台合一,大大提高了多警种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
(六)信息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加强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二是加强了政策规章体系建设;三是加强了信息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对全市信息化培训机构进行了评审、登记和备案;四是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及时有效地监控了影响我市稳定和形象的有害信息。
三、当前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当前,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乏力。全市在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上,存在“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弊端,与集约、高效的信息化距离较大。二是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引进再创新及体制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四是县(市、区)之间、不同领域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五是信息资源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推进“1142”(即力推“数字聊城”建设;夯实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抓好信息化带动文化旅游业,信息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息化带动服务业,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化发展战略,促进全市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