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
根据部机关安排,5月18日至20日,我们一行三人深入*镇和*乡两个乡镇及19个行政村,对农村两委班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这两个乡镇,首先听取了党委书记关于本乡镇农村两委班子的整体情况汇报,之后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村通过与两委班子成员座谈和实地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经过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乡14个行政村中8个村连选连任,“一肩挑”的达到13个村;*镇38个行政村中26个村实现了“一肩挑”,9个村连选连任。通过调研,两个乡镇党委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比较重视,能够及时处理农村班子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可以说,两个乡镇的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了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zz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个别村存在干部不作为现象。一是“不想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连续担任村主干长达二十余年,思想疲软,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停留在上传下达、敷衍应付的基点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经济上没有大的贡献。二是“无能为力”。*村全村800余口人,常住人口仅300余人,61岁老支书*,担任书记27年,一心想搞好村里工作,提高农民收入,却受地理位置限制,只好当老百姓的邮递员、修理员。*村,全村280余口人,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仅有30多位老人常住在村,由于地理位置偏高,连最基本的吃水问题都难以解决。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面对该村的自然条件和现实情况显得“无能为力”。三是“有力难为”。*村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是*公司总经理,平时忙于经营企业,没有太多精力考虑村里的事情,甚至连最基本的农村日常事务也不能及时办理,影响了该村的发展。还有一些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常年在外打工,难以参与该村的事务管理。
3、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这一点普遍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的重视,有些村在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及时为班子输入新鲜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书记*已经67岁,*村党支部书记*现已64岁,这两个村的两委干部都在50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年轻党员zz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村40岁以下的党员大都出门在外,不参与村里事务。四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
4、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对村里事情基本不管,支部对村委工作不支持,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5、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普遍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一课三会”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坚持制度最好的*村,在以前坚持每月三次党员例会,后来变成每年召开四次党员大会,现在感觉到组织一次党员大会都非常困难。
6、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运行不规范。个别村会计出纳形同虚设,没有规范的账目,财务收支只是一个笔记本;部分村“两委”主干法律观念淡薄,素质相对较低,认为只要给村里办了事就行,不用向村民公开太多;个别村干部怕麻烦,长时间不向群众公布账目,致使村民对村干部产生猜忌和误解,随即出现上访告状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村干部选拔范围变窄,年轻党员培养发展困难;同时受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化。
2、乡镇党委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重视不够。乡镇对农村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只注重经济建设,轻视党的组织建设,甚至以经济建设替代组织建设,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部分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教育方式方法单一,难以取得实效,致使部分干部新当选不久,便问题不断,在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通过对这两个乡镇的调查,只有郭家庄镇的郑家庄村有集体收入,其余村的集体收入几乎是空白。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4、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薪酬待遇低、难兑现。目前我县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的月工资报酬一般在100元左右,村“两委”成员月工资只有几十元。有的村连干部工资也不能及时发放,只好挂在账上。村干部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不自己垫钱。还有一些老干部,一心扎在农村干了20年、30年以上,如今自身生活难以保障,感觉到心灰意冷,影响了村干部的积极性。二是卸任后生活难保障。卸任村干部生活贫困的现象较为普遍,卸任村干部每年虽然享受一定的补贴,但数额有限,难以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卸任村干部的待遇不如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和特困企业下岗职工。
5、农村干部开展工作阻力较大。一是卸职老干部“不服气”。个别卸任村干部不是利用威信高、经验丰富的优势为村集体发展出谋划策,而是暗地较劲,寻找麻烦影响新班子工作,致使个别新老班子之间矛盾尖锐。二是离退休老干部“不满意”。个别回村离退休老干部只讲组织原则,不讲村里实际,工作中“指手画脚”,不做实际贡献。三是部分群众“乱告状”。村干部频频接受纪检、审计部门审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背上了思想包袱,影响了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