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节日庆典

余姚清明节民风民俗

发布时间:2024-08-14 21:34:40

  社会民俗,在国际上又称“民间社会传承”。我国古代《周礼》、《仪礼》和《礼记》是研究社会习俗的经典之作,汉代应邵的《风俗通义》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民俗专著。社会民俗是世代传承下来的社会集团结合,交往过程中各种关系间形成的习俗惯制,深刻地支配着社会生活和事务,直接关系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千古绝唱余姚腔

  余姚腔是中国古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与浙江海盐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合称中国四大戏曲古腔,是产生最早,影响深远,成为各种戏曲新兴声腔所吸收的古腔,曾风靡全国。

  余姚腔因产生于余姚而形成得名,宋元时期,余姚戏曲昌盛,姚城、浒山、梁弄、马渚皆有戏台,正月十三灯节,庙台演戏,宗祠张灯结彩,杂奏音乐;四月赛神,大演甲戏;九月十二,姚城、慈城、丰惠三县城互迎城隍神演戏;冬至各乡村祠堂,鼓乐演剧,大兴堂会,现在鹿亭始建于宋朝的仙圣庙戏台,演戏酬神,庆典活动,已成时尚,涌现出了一批“戏文弟子”,至明朝,余姚梨园弟子,遍及长江南北,名闻遐迩,明朝《词谑》一书介绍:余姚名伶董鸾“长于歌”,“做工尤佳”;自宋到明的四百年间,余姚腔在本土形成。据史料载:最早定名“余姚腔”,出现于明朝陆蓉《菽园杂记》和祝允明(字枝山)的《猥谈》之书,称“所谓南戏盛行,…今遍满四方,妄名余姚腔…之类”,此时余姚腔已盛行大江南北;徐渭(字文长)《南词叙录》说:“今日之家,…称余姚腔,出于会稽(绍兴)之余姚”早已在江苏、安徽、江西等南方省份流行。余姚腔在明朝初年已经流传各地,到了清朝中叶依然演出不缀。

  吴哥杂曲,并出江南;越声调曲,并出余姚。余姚腔声调,产生的土壤有二种:一方面,源于余姚乡村地方的曲调、谣曲,承传了六朝时期“新乐府”民歌的影子,吸收了市井民众文化,江南农村“唱山歌”、“唱小调”的声调,由于俚词肤曲,杂白混唱,以曲代言,使百姓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吸收了北方音乐和法曲曲调,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说:“平阳音乐随都尉,留滞三年在浙东”,都尉即唐皇驸马于季友,曾在明州(宁波)任职,带来北方音乐,特别是法曲在浙东的流传,形成“道士腔”,余姚腔大量吸收了法曲的精华,创新调腔。同时随着明代戏剧家高明在宁波栎社创作的《琵琶记》在全国的流行,所使用的余姚腔也随之流传,当时余姚腔在浙东被尊为“越调”、“江南越曲”,由于地方官员把《琵琶记》呈入宫廷,明太祖朱元璋看了大为高兴,余姚腔从浙江一隅进入京华,从北京流向全国的戏曲声腔地位确定;同时,又由于余姚庵东盐场盛产食盐,“余姚官盐”占浙省三分之二,长江诸省盐商往来频繁,本地盐商往往带戏班从之,余姚腔盛行江淮南北。

  河姆渡原始音乐

  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骨哨、埙以及木筒,是我国目前年代最早的远古音乐器(文物杂志),哨是原始时代出现的吹奏乐,埙也如此。

  七千年前的余姚先民,在这块依山傍水襟海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创造了世界是最早、最辉煌的稻作文化。据河姆渡遗址两期科学发掘出的7000多件文物证明,先民不仅在吃(以稻米为主食,山上水里丰富的动植物为菜肴),穿(用原始织物制衣),住(有数十米长的干栏式榫卯结构的木屋),行(用舟与桨在水面上航行),而且在饰(许多造型精美、雕刻细腻的骨、牙、玉、石、木的装饰品)、玩(有许多小玩具和陀螺等实物),养(已盆栽花草和驯养小动物)等方面有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在乐(有世界是最早的骨笛、陶埙和木筒等乐器)方面成为原始音乐的先河。

  先说骨哨。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哨共有160件,有一件出土时内腔另插有一根大型禽类肢骨,近似现代儿童乐器竹哨。浙江省博物馆藏品的河姆渡骨哨,据专家认定,部分骨哨,至今仍可吹奏简单的音调,与鸟鸣相象,可能是先民利用骨哨发出的鸟鸣声诱捕各种飞禽的。

  骨哨在河姆渡时期,可能是助猎工具,也是后世箫笛类吹奏乐的远祖,在中华的文化缔造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再说木筒。据中国《文物》杂志“河姆渡第二期发掘报告”,河姆渡出土木筒有20多件,属于首次发现,有18件基本完好,这是一套远古典型打击乐器。经中国艺术院测试和仿制,已经奠定了五声(宫商角徵羽)音阶的基础。河姆渡编筒既是我国商周时代编磬的前奏,又与后来的编钟有许多相似之处,成为东方远古原始编筒音乐的鼻祖。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